佩玉有五德,指的是哪五德?

中國玉器大約有著上萬年的歷史,源遠流長,持續不斷地發展著。而其中的和田玉一直被譽為“國玉”,並位於古代四大名玉之首,可見和田玉的價值和地位不容小覷。

佩玉有五德,指的是哪五德?

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這麼一句話: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它的含義是思念夫君人品好,性情像美玉一樣溫和。而孔子也提出了“君子比德與玉”的說法,意味著古人將玉人格化,並賦予它美和德兩重性格;“玉德”之說,則認為玉和君子一樣有十一德。

佩玉有五德,指的是哪五德?

關於玉德之說,很多古籍都有介紹,其中有十一德、九德、五德等各種說法。但古代史對於玉德最後的解釋,是來自東漢著名文學家許慎的《五德說》,接下來五柳將會為玉友們講述玉的“五德”。

佩玉有五德,指的是哪五德?

五德之一:“仁德”

許慎的這句“潤澤以溫,仁之方也”即是描述了玉額“仁德”,意為玉、色澤均勻,溫潤可人,光澤亮麗。終日帶上玉飾,就好似你身旁有個性情溫和,待人仁慈的君子,時刻感染著你,最終陶冶了你的情操,昇華了性情。

佩玉有五德,指的是哪五德?

五德之二:“義德”

“理之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這句話說明了玉光澤明亮、晶瑩剔透,很容易就能看到玉的裡面是否有雜質,這也是檢驗玉是否具有“忠義”的標準之一,同時還是古代君子必備的品質之一。正所謂“畫龍畫虎難話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透過現象認識本質是很難的,更說明想真正做到“忠義”,實屬不易。

佩玉有五德,指的是哪五德?

五德之三:“志德”

許慎的“其聲舒暢,專以遠聞,志者方也”意為當玉石被敲擊的時候,陣陣悅耳之聲傳來,隨風飄散到遠方。這一現象說明玉是有靈智的,並且擅長於傳達給附近的人。這體現了君子志在四方的道理。

佩玉有五德,指的是哪五德?

五德之四:“勇德”

玉雖硬度不算太高,但韌度在自然寶玉石中居首故玉有寧折斷而不彎曲,顯堅貞不屈的勇敢精神,即使折斷也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正是“不撓而折,勇之方也”的體現。玉的這一特點,也代表著君子超群的勇氣。

佩玉有五德,指的是哪五德?

五德之末:“潔德”

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中的廉即廉潔,清廉。忮即嫉恨。絮音潔。銳廉而不忮,指玉碎之後,斷口雖然銳利,有能力嫉恨報復於人,或求得好處,但玉能保持廉潔而不為之。這點與其他任何物質都不同,表明了君子潔身自好的特點。

佩玉有五德,指的是哪五德?

至此,玉不僅成為了謙謙君子的象徵和代名詞,作為一種聖潔之物,更是中國傳統美德的承載。

佩玉有五德,指的是哪五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