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年薪百萬,35歲躋身百億財富圈,他是怎麼做到的?

25歲年薪百萬,35歲躋身百億財富圈,他是怎麼做到的?

【人物名片】戴科彬,獵聘網創始人兼CEO。

近日,獵聘網成功赴港上市,戴科彬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這位創業路上的追夢者,歷經7年奮戰,終於迎來了屬於他的登頂時刻。

追夢行動

從中山大學金融系畢業後,戴科彬進入寶潔做管理培訓生。短短5年時間,25歲的他就成為大中華區的品牌經理,年薪過百萬。

但是不久,他就進入了瓶頸期,“大公司循規蹈矩的發展模式,讓我感覺職業要有一個更大的提升很難”。他開始思考“怎樣的職業才算有意義”。

彼時,戴科彬的直屬上司要回國了,他跟戴科彬說,“以後我們可以在linkedin(領英)上聯繫。”linkedin是一家全球職業社交網站,目的是讓註冊用戶維護他們在商業交往中認識並信任的聯繫人。

戴科彬深受啟發,何不自己創建一個平臺,來解決職場人群的一些困惑呢?基於這個想法,他辭職創業,立志要打造一個為中國職業經理人提供求職信息諮詢服務的平臺。

“做事情就是兩點,首先是想不想,其次才是如何學。”

滿懷熱忱的他一口氣招來10位獵頭顧問,讓獵頭主動向精英推薦這些職業,並把主要精力放在人才的增值服務上,推出簡歷置頂、群發簡歷、私信聯繫獵頭等多項功能。

很快就有生意找上門來,“一筆單子就四五萬塊錢”,戴科彬非常興奮,繼續擴大規模,公司逐漸步入正軌。

25歲年薪百萬,35歲躋身百億財富圈,他是怎麼做到的?

化險為夷

然而,2008年金融風暴呼嘯而至,戴科彬的公司遭遇重創,員工走了一半,僅剩七八個人在苦撐。為了給員工發工資,他甚至把自己的愛車賣掉了。

面對困境,戴科彬沉心靜氣,尋找出路。他想,“能否依靠互聯網,把獵頭也做出規模化呢?”

2011年,主打年薪十萬元以上中高層收入人群的“獵聘網”正式改版上線。網站的特點是開放,戴科彬把求職者、企業、獵頭等所有資源全放到平臺上,由大家相互選擇。

他首先圈定了50位金牌獵頭,定向邀請他們入住獵聘網。獵頭一入駐,自然帶來成百上千的高端人才入駐。很快,數據庫達到10萬人。

與此同時,戴科彬通過多種方法保護用戶隱私。例如,求職者可以屏蔽掉某些公司,也可以隱藏自己的手機號,只顯示獵聘網的電話。

此外,他通過舉辦季度、年度峰會論壇、各種酒會、人才招聘專場等線下活動,讓企業、獵頭、個人三方彼此能夠看得見、看得清、看得透。

“這場危機迫使我們學會用低成本的方法運作一個公司,而當別人都在減少投入、收縮戰線的時候,我們卻進入市場,滲透到不同的公司裡。”

25歲年薪百萬,35歲躋身百億財富圈,他是怎麼做到的?

成功登頂

2012年,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戴科彬抓住風口,推出求職利器APP“獵聘秘書”,讓求職者可以通過移動終端與獵頭隨時進行互動、溝通。

“獵聘秘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基於大數據以及位置的應用,即系統會根據算法自動推薦距離求職者最近的職位,這使得網站用戶大量增加。

2014年,戴科彬推出了獵聘同道App,這是一款用於拓展人脈的社交應用。他說,“機會提供方不只是獵頭和人力這兩個中心,而應該是每一個人。”

但是將招聘功能開放給個人,無論從收入上,還是用戶管理上,都將面臨不少的困難。不過戴科彬信心十足,因為他要打造招聘交易閉環,“從賣流量,到賣服務,到賣結果。”

事實證明,他的戰略是正確的。截至2015年6月,獵聘網擁有超過2700萬的註冊會員,已服務超過50萬家企業,25萬名獵頭在獵聘網平臺上尋找核心崗位的候選人。

2018年6月29日,獵聘網正式登陸港交所,當日市值156.6億港元。戴科彬迎來了屬於他的登頂時刻。

“創業就是要有大的夢想,但是要找一個小的切入口,先進去,有現金流,讓公司活下來,之後想新的模式,這個過程中就要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