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起,输不起,你我都一样

赢得起,输不起,你我都一样

有一期《最强大脑》国际挑战赛,中国队与意大利队对战,最终中国队以3∶1大胜意大利队。这原本是很令人兴奋的消息,然而电视机前的中国观众似乎并不买账,反而觉得“虽胜犹败”。这是因为,中国的天才少年李云龙竟然在比赛中扛不住压力和失败,当众崩溃大哭起来,甚至瘫软在座位上,站都站不起来。这引起人们的深思,为什么中国少年如此“输不起”。我们是不是也是如此,赢得起,输不起呢?

从古到今,“输不起”的现象在各个方面都屡见不鲜。古有项羽乌江自刎,今有“刘翔有伤”。大到国际大型比赛,小到平时的小考试小比赛,我们似乎都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比如每次奥运会结束之后,我们最看重的也只是获得金牌的运动员;而在股市中,赢得起,输不起的人大有人在,很多人陷入泥潭脱不开身就是这种“赢得起,输不起”的心理在作祟。

我们常常输不起。对我们很多人而言,对于胜负的观念和李云龙一样,只想赢而无法接受失败。我们太看重比赛的“赢”,长此以往,心理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斤斤计较、承受不了失败。

之所以有“输不起”的心理,很多时候不仅是我们不能接受失败的结果,还因为我们不能够接受失败后人们异样的眼光。一方面,“输不起”表明缺乏受挫教育,一旦有了暂时的挫折就萎靡不振。另一方面,这种“输不起”也是一种狭隘的思想,输不起的人不容许自己和别人失败。“输不起”的人往往无法接受批评,也拒绝接受不同的意见,即使他们知道自己错了,也不肯认错道歉,“闻过则怒,闻功则喜”。

相对而言,“输得起”的人往往有着开阔的胸襟和气度,通常能够容忍和包涵别人的错误,同时能够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向他们学习。

六国时期的秦穆公就是一个输得起的君王。当初他派遣三主将征伐郑国,却没有想到在崤山被晋军伏击,导致秦国全军覆没。战败之后,主张出兵的由余向秦穆公请求治罪,没想到秦穆公竟然说:“这个罪过只在寡人一个人身上,与爱卿有何关系呢?”然后,他穿上素服去哀悼阵亡将士,并亲自迎接被遣回的三主将,痛哭道:“是寡人使众将军身受战败的奇耻大辱,实在是寡人的罪过啊。”秦穆公能够坦承自己的失败,并没有因为面子而将这个失败归罪在将士身上,也正是如此了不起的胸襟,让他最终跻身于五霸之中。

在现实生活中,赢的机会只是少数,很多事情如果重在感受,那么我们将会得到比赢更为重要的东西。“只能赢不能输”和“赢得起,输不起”都是病态的、不健康的心理,如果不能正视这个问题,当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时,很多人会接受不了残酷的现实而无法自拔。既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坦然面对,胜固欣然败亦喜,闲观花开花落,坐看云起云落,才是人生的正确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