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分析:我茅台換格力的思路總結!

首先感謝最近給我啟發的兩位大佬!

最近和某幾位做公募、私募的牛人聊了不少,自覺對投資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本次調整倉位的操作,便是基於這個認知變化。

當然茅臺沒有問題,並沒有完全捨棄的理由,只是把1/3的茅臺換成格力罷了。

思路比較凌亂而且跳躍,現總結如下。

①行業與上市公司

不成熟的投資者經常犯一個錯誤,就是模糊的認為某行業是朝陽行業,是非常有發展前景的,所以我去買相關的上市公司,就一定能賺錢。比如環保、電影、房地產等。

行業和公司是兩個概念。比如電影產業蓬勃發展,但這其中鉅額的利潤都被影視明星攫取,反而流通渠道的上市公司過得苦哈哈。

公司和股票也是兩個概念,一個特別賺錢的公司,股價十年不動是很正常的。因為很多情況下公司賺的錢跟你一丁點關係都沒有。

②別跟市場講邏輯

跟市場講邏輯就成了博弈,市場邏輯一個月可以變好幾次,而且什麼時候變,往哪個方向變根本就沒有規律,我們只能看到以分析股票為生的大師們在時候津津樂道的總結“市場邏輯”的內在變化。

投資邏輯應該是很簡單、很純粹,不會發生頻繁變化的。所以不要總是去和市場談邏輯,跟市場談價格就可以。在符合自己投資邏輯的前提下,只要遇到了好價格,就可以買入。

③投資的邏輯

很簡單,就是追求股息回報的最大化。

長期來看,我們的回報率都是來源於股息。做過生意尤其合夥做過生意的人應該清楚,對小股東來說,衡量這筆投資是否划算的最主要標準就是分紅。

所以說,公司的利潤跟你沒關係,公司的自由現金流也跟你沒關係,唯一跟你有關係的就是分紅。

所以,如何讓你的賬戶在十年、二十年之後收到最多的(穩定可持續)的股息?二十年後,你每年的股息,可以頂得上幾個月、幾年的薪水,可以負擔全家幾次的出國旅行,可以買得起幾瓶救命的“格列寧”?

這是價值投資的正確思路,由此出發的對於行業與公司的研究,才是有意義的。

④估值

基於上一條,以股息為標準的估值更具參考價值。

有人罵茅臺耽誤科技發展,其實茅臺股東是最可愛的人,他們(被迫)犧牲自己的利益,讓國資委把錢摟到懷裡去搞基建搞扶貧。茅臺“有錢卻不分”的現狀是無解的,因為它要承擔太多的社會責任,分紅率基本難有大的提升。如果茅臺能像水井坊一樣維持90%以上的分紅,我敢保證一個月之內就幹到60PE,如果茅臺100%分紅,我願意在60PE的價格無腦買入。

外資不是傻子,水井坊炒這麼高,用動態的股息率來估值,依然比茅臺便宜。同理它們不斷的買入上海機場、長江電力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然後是一邊分紅一邊融資的銀行股。按照Mario的說法,即使他們撥備很高,壞賬減少,利潤回升,但跟小股東有什麼關係呢?明面上它們是5倍PE,好的10倍PE,但實際上起碼都要乘上3。

我預期格力長期的股息回報,要超過茅臺,一是價格便宜,二是分紅率更高,計算過程省略。

⑤啥時候分紅

企業需要資本開支,不是什麼時候都適合大比例分紅。

在企業確實有擴產能大額開支的時候,可以少分紅但不分紅;而企業有閒錢卻依然各種理由不分紅,一定是不能忍受的。一般來說,治理結構不錯的好公司,隨著逐漸發展,分紅比例都會提高。

格力今年要做的事情很多,建基地、擴產、買長園、搞芯片等。就我而言,比較認可這些資本開支的合理性。

公司有一大筆錢,如果不分紅拿去投資,能不能在未來給股東帶來更多的回報(更多的股息)?

機場是很好的,它修跑道、建航站樓雖然花錢,但收益率很高,建好投入使用就能讓利潤嘩嘩增長;

格力也是很好的,特別現在公司產能一直有問題,再加上對廠房流水線的智能化改造,會極大提升生產效率,降低費用率。

白酒是不好的,因為資本容量小,釀酒不需要花那麼多錢,所以理應大比例去分紅(因為把錢留在公司不划算)。

總結:如果公司是現金牛,那你的分紅比例必須要高;如果公司是在幹革命的階段,那投資的回報率要很高。

參考:悉尼機場和波音公司。

⑥分紅的持續性(公司競爭力)

公司為投資人提供股息回報的前提是,公司競爭力不斷提升。從生意角度來說,這兩家公司都是佼佼者,茅臺肯定還更勝一籌。

但格力的空調業務護城河也非常不錯,看大金的發展就知道,原因也有很多比如產業鏈、消費升級需求等。顯而易見的是對比大金,格力的優勢非常明顯,比如格力的主要市場在國內,無需大規模到國外建廠,另外格力的技術儲備也很充足。

在家用空調向中央空調升級的時候,格力的服務屬性可以凸顯,發展空間可以再看遠一點。

關於茅臺我仍然認為幾乎是無可挑剔的(除了價格相對格力挺貴的),但有大V提出了一點隱憂:與中國文化內涵相似的日韓,它們在經濟發展到達一定階段之後,面子消費都趨於衰落,比如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很像如今的中國,一切向錢看,買大房子好車子,孩子要當成貴族培養比著學鋼琴等等,而現在的情況就有很大變化,去過日本的都知道滿地都是一點幾排量的秀珍小汽車,很少有民眾再去熱衷於面子消費。所以即使下沉成為“中產酒”、“民酒”的茅臺,未來是否會受到這個影響?我不知道,但萬一有的話,這個價格、這個股息水平能否提供安全墊?起碼我覺得格力的安全墊是很厚的,它首先抗擊黑天鵝的能力要顯著強於茅臺、老闆、華帝等等。

⑦A股低估了嗎?

總有人說A股太低估了,你看5元以下的低價股已經多少多少個了,10PE以下的股票已經佔到百分之幾了,破淨的股票也有好多了。說白了PE和PB有個屁用。

那連續5年分紅80%以上的公司有幾家,連續3年股息率6%以上的公司有幾家?

市場偏好是個不靠譜的東西,它可以在年初把銀行地產推向天堂,也可以馬上把它踩下地獄。它有時候喜歡大票,有時候喜歡小票,有時候喜歡高增長,有時候喜歡低負債。但無論如何,穩定持續的分紅是最基本的,可以保證投資人收益的底線。

參考:上汽集團、長江電力。

⑧格力和美的

有人做過統計,按照一定的差價,在格力和美的上面來回搬磚,那麼收益是非常嚇人的。其實這種搬磚遊戲能玩下去的根本原因還是這兩家公司都非常優秀而且低估。如果你在格力和老闆之間,格力和樂視之間來回搬磚,現在估計早就腰斬、腳踝斬了,就像前兩年在銀行之間搬磚的,現在基本都套在了民生或者興業上面。

我曾經喜歡美的甚於格力,但出於第一更加喜歡的空調業務格力還是有優勢,第二長期來看估計美的分紅還是比不過格力,第三小家電競爭激烈不想買和小米短兵相接的公司,雖然現在是把格力往美的搬磚的好時機,我依然是隻買了格力。

⑨格力的管理層

沒什麼好說的,再多看幾遍上個月股東大會實錄,應該能得出結論。我認為董明珠是懂得價值的,也是值得信任的,而且下面的黃、譚,也都是持有不少格力股票的,未來管理層持股和員工持股應該會搞得不錯。

⑩股票的瑕疵

每隻股票都有瑕疵,比如茅臺生意模式極佳,風險非常小,但小股東必須承受被國資委佔便宜,犧牲自我造福社會的代價;格力雖然很便宜,但生意模式就差一些,管理層也相對不那麼讓人省心;恆瑞呢妥妥的醫藥老大,但真的很貴,而且(之前)還有人很在意夫妻店的事情;水井坊公司治理很棒、生意很棒、分紅靠譜,價格就是這個樣子。

所以弄明白自己的需求(長期股息最大化),做一個取捨就行。或者選擇好行業好公司好管理層,承受其他人不想接受的價格,放低預期收益,或者選擇好行業但不大靠譜的管理層,承受一定的風險。

當前中國股市還真不低估,並沒有撿黃金的情況,根本談不上all in賭國運,所以現階段更多的是平衡收益與風險,搞一下資產配置。於是賣一點白酒,買一點白電,再買一點機場,買一點保險,就是我近期調倉的思路總結。(作者:美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