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條展開的人生軌跡,階層之外更有意味

14條展開的人生軌跡,階層之外更有意味

導讀:當你7歲時,能預料到56歲在幹嘛嗎?一部時間跨度十幾年的紀錄片,向觀眾展現了不同家境下十幾個7歲的小孩子逐漸長大、成家立業、又開始衰老的真實故事。他們的人生軌跡有的在意料之中,有的卻事與願違。幾十年的人生被壓縮在短短的紀錄片中,除了想象中階層的難以逾越,我們還能看到什麼?

文 | 多米

真實是紀錄片的底線,也是拳頭。真實的社會環境、文化現狀、人物群像……在各種各樣的主題下面,真實的力量往往使紀錄片具有區別於其他藝術形式的震撼力。

當人生軌跡跨越幾十年,除了新鮮感外,紀錄片帶來的更是一次價值觀的驗證。

1964年,邁克爾·艾普特為英國BBC電視臺拍攝了記錄片《人生七年(7 Up)》,選擇了十四個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七歲兒童,採訪並記錄他們的生活與思想,此後每隔七年都對他們進行回訪,並在BBC播放。

截止到2013年,紀錄片中的孩子已經有56歲,有人依舊孤零零地生活,有人過上了平淡幸福的日子,差別更大的還有他們的工作、生活狀態和自我評價。

14條展開的人生軌跡,階層之外更有意味

影像中有時間的巨大跨度、真實的人生話題、生活軌跡的極速分化,當畫面定格在一張張蒼老面容時,無論他們是欣慰、悔恨,還是幸福、平淡,這十幾段人生間都讓人思緒萬千又不知從何說起。

階層壁壘的存在

起初,導演邁克爾·艾普特是抱著驗證階層固化現象的預期開始拍攝的。通過當年的採訪畫面,在孩子們7歲時,我們就可以看到原生家庭的階層在他們身上留下的影子。

精英階層的三個男孩John、Andrew和Charles在青少年時期就顯示出比同齡人更加成熟的姿態,已經各自規劃好了未來的大學和專業,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定為目標。7歲時就開始每天閱讀《金融時報》的Andrew說:“我喜歡我的報紙,因為我有它的股份。”

14條展開的人生軌跡,階層之外更有意味

另一邊,來自倫敦東區平民家庭的sue、Jakie和Lynn笑著憧憬未來的婚姻,她們職業夢想看起來也與目前的階層非常匹配。而來自福利院的孩子Paul面對關於未來提問,卻在迷惑地問:“大學是什麼意思?”

14條展開的人生軌跡,階層之外更有意味

一轉眼,孩子們已經長大。未來的幾十年中,有些人當上了律師、大學教授,有些人當上了超市收銀員、圖書管理員,來自各個階層的14個孩子中,離開了原有階層的基本上只有Nick和Neil兩人。

出身農村的Nick從小刻苦學習,熱愛科研,21歲時已經考入牛津大學,之後到移民美國當上了物理教授,進入了更高的社會階層。而原本家境不差的Neil以大學輟學作為人生轉折點,人生軌跡一路走低,沒有找到自己適合的出路而流浪多年,長期生活在困頓和迷茫之中,直到中年當上地區議員。雖然工資不高,但是Neil在與人的交流中終於找到自我認同的支點。

如果從這樣的簡單概括來看,正像導演想要驗證的那樣,階層之間的壁壘確實影響了14個孩子的人生軌跡。除了少數的例外,大多數人都侷限在原本的社會階層中,難以實現流動。

然而,紀錄片進行到中途,很多人都能意識到,就算是帶著如此直白的驗證目的來拍攝,《人生7年》系列還是包含許多了遠超這條結論的意義。

哪些特質能決定人生?

年輕人憧憬未來時,階層不會是唯一的維度。紀錄片14個主人公在中老年時期的心態也並不是全由階層決定。每份人生本來就立體而獨特,難以評價。

精英階層的John有著令人羨慕的人生歷程。John在14歲就確定自己要從事法律工作,而後在牛津大學學習法律,再進入法庭工作。但他的生活並沒有觀眾想象的那樣輕易。John9歲時,父親去世,整個家庭的壓力突然增加,母親承擔著生活的擔子,而John通過“廢寢忘食、埋身書海”的努力才拿到牛津大學的獎學金。

14條展開的人生軌跡,階層之外更有意味

John並不是在優渥家境中輕輕鬆鬆的坐享其成,這也是他21歲時就非常誠懇地想要表達給觀眾的。成年後成功處理的法律案件背後是重複枯燥的工作時間,經歷了人生的種種,中年的John面對鏡頭更加平和,也沒有了那份意氣風發的面貌。

同樣家境優越的Bruce從小就立志幫助非洲同胞,之後的一生都在實踐著自己這份“最初的夢想”,從牛津大學畢業後開始當老師,去孟加拉國支教,參與教堂事務,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奉獻社會。相比於大多是精英階層的發展路線,Bruce的選擇更加純粹和快樂。

14條展開的人生軌跡,階層之外更有意味

倫敦東區平民家庭的三個女孩中“最有想法”的Sue,是三個女孩中結婚最晚的一個。幾十年的時間裡,Sue沒有抱怨自己的出身,而是樂觀地奮鬥,積極尋找適合自己的軌跡,終於成為了倫敦大學皇后瑪麗學院的一名行政人員,在她看來,相比於社會地位,幫助孩子們才是最能體現自身價值的事情。

14條展開的人生軌跡,階層之外更有意味

出身普通,從小就顯得非常快樂的Tony,在成年後的人生中也延續著這樣的幸福感。夢想當騎師或演員的Tony,在21歲發現夢想破滅時馬上改主意當了出租車司機,並對鏡頭說,哪怕是出租車司機,也要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厲害。35歲時,Tony依然因為自己曾與著名騎手Lester Piggot同場競技,因為自己曾經參演斯皮爾伯格的影片而感到滿足和快樂。就這樣,直到56歲,雖然沒有在階層上完成跨越,Tony卻是整部紀錄片中最樂觀、煩惱最少的一位。

14條展開的人生軌跡,階層之外更有意味

就像Andrew後來感悟到的,“你沒法給孩子任何實質的東西,但良好的教育會讓他們終身受用。”在孩子一生的旅程中,能夠讓他始終受益的“良好教育”,包括的不只是優越的家境環境以及要求自律、勤奮等特質的精英教育,還包括像Bruce一樣善良的品質、像Sue一樣的堅韌信念、像Tony一樣的快樂心態。

鏡頭不是透明的眼睛

對於紀錄片的主人公來說,這部歷時幾十年拍攝的紀錄片,一方面可以作為自己的人生紀念,另一方面,將真實的人生軌跡坦然示人卻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在幾十年的時間跨度中,不少主人公都曾經中斷甚至乾脆退出拍攝項目。在《人生七年》系列,有些人在鏡頭前極力維護自己的優良形象,有些人因提問開啟了新的思考,更有些人的生命軌跡受到了直接的影響。

因為精神疾病和種種坎坷經歷而流浪的Neil,在中年時期接受了由紀錄片結緣的Bruce的租房幫助,更因為紀錄片的影響力被更多人熟知,成功當上地區議員,享受著充實而愉快的工作,心理狀態也終於在低谷之後重新振奮。

14條展開的人生軌跡,階層之外更有意味

也有人認為紀錄片沒能很好地體現出自己本身的樣貌。精英階層的John在21歲時表示,這一系列紀錄片只是重複著人們的刻板印象。鏡頭簡單地拍攝出精英階層的小孩最終獲得成功的樣子,讓觀眾理所當然地認為他們的生活一帆風順,卻忽略了他們本身付出的努力。

其實,就算鏡頭已經拍攝下每個取得成就的主人公刻苦努力的畫面,也不能武斷地說這些影像就可以概括他們的人生,被拍攝對象在鏡頭面前不自覺的“表演”,和每隔七年才簡短拍攝一次的時間頻率,都直接導致紀錄片關於“真實”的誤差。

對此,導演邁克爾·艾普特有著不同的理解,當我們換一個角度,這部紀錄片的意義就會更加清晰——或許觀眾們不能通過紀錄片瞭解到十幾位主人公最真實的樣子,但是在斷斷續續的紀錄畫面中,人們已經可以看到時代下許許多多的生命和麵孔,看到自己的樣子,看到身邊其他人的樣子。

14條展開的人生軌跡,階層之外更有意味

無論是階層、教育、心態、還是健康,《人生七年》系列的紀錄片不加修飾地詮釋出這些因素對人生軌跡的影響。當看到曾經古靈精怪的Neil抑鬱而落魄的樣子,觀眾不是被作品打動,而是被真實世界的殘酷而震撼。

當看到因為幸福婚姻由叛逆轉向平和的Lynn,看到步入中年後身材依舊保持得優秀的精英階層,看到抱著樂觀心態克服各種難關的主人公們,觀眾由此對於“人生規律”的思考和信任也比觀看其他作品更強。

一部原本想要驗證階層固化問題的紀錄片,在“人生”話題和巨大的時間跨度之下,生髮了意料之外的更多意味。2020年,新的一期節目即將到來,14位主人公的人生走向也像我們自己一樣難以預料,或許這也是《人生七年》系列最令人期待和著迷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