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各武術流派擂台爭鋒,太極高手被打得懷疑人生!

太極拳是中國武術拳法中最有知名度的一套,無論是大街小巷,還是公園路邊,總是有那麼一群人飄然若兮的舞動拳腳,他們就是太極拳的鐵桿用泵。太極拳確實是適合強身健體,而且老少皆宜,只不過在擂臺上的成績卻非常不佳。

民國時期各武術流派擂臺爭鋒,太極高手被打得懷疑人生!

這幾年號稱武林打假的徐曉東,不就是數次約戰太極高手,結果卻沒人能頂到第二回合嗎?其實在民國時期,太極拳在擂臺上的戰鬥力就非常一般,畢竟靠拳腳說話的擂臺上,溫文爾雅的太極拳總是給人一種不合時宜的感覺。1929年在杭州舉行的一次國術遊藝大會是由孫祿堂、杜心武、尚雲翔等武術權威人士組織的,這在民國時期堪稱是頂尖的武術比賽了。

民國時期各武術流派擂臺爭鋒,太極高手被打得懷疑人生!

可就算如此,太極拳門派安排到擂臺上的選手,同樣還是被人打得毫無還手之力,至於什麼四兩撥千斤的神功,根本就沒有在擂臺上出現過!一度讓人認為太極拳並不能學以致用。直到向愷然在經過深度研習之後,根據自己的體會得出結論,太極拳雖然很容易學會,但是學精太難了。

民國時期各武術流派擂臺爭鋒,太極高手被打得懷疑人生!

它的拳意就是由無數個圓圈連貫起來之後組成的拳法,舉手投足延綿不絕,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離不開這個圓,這對一般資質的人來說"根本就無法掌握"。所以,在民國時期,太極拳在擂臺上也是始終處於劣勢,即使是楊露禪的孫子楊澄甫也只能選擇默默忍受,沒有親自出手挑戰。

民國時期各武術流派擂臺爭鋒,太極高手被打得懷疑人生!

那麼在民國的武術擂臺上嶄露頭角的都是那些流派呢?民國第一屆國術冠軍是唐徽典,湖南長沙人,自幼學習的是巫家拳,後來又追隨李青雲學習了羅家槍,在馮甫卿處學會了巫家七步連針棍。武功大成之後,曾經擊敗過兩名英國水手而名噪一時。

民國時期各武術流派擂臺爭鋒,太極高手被打得懷疑人生!

不過第一屆武術大賽的規則相對比較簡單,不分類別,不分體重,只要將對手打倒就算勝利。唐徽典長得高大魁梧,能在這樣的比賽中取得冠軍,自然也是佔了身體上的一定優勢,但是功夫肯定也是不差的。梁朝偉在電影《一代宗師》中不是這樣說過,"功夫,就兩個字,一橫一豎;錯的,倒下;對的,站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