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今夏無眠

P2P今夏無眠

文|潘茂雪

在這六七月的盛夏,陣陣寒意不斷向P2P襲來,這個夏天對於P2P行業來說,有點冷。

“我們繼續進一步做工作,年內還不行,還得繼續加把力”。前段時間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提及網貸備案時的表態,讓七上八下的網貸行業久久不能將懸著的心安放。雖然延期為平臺留出了更多的時間整改,但另外一方面,誰都清楚,監管日趨緊縮是肯定,懸而不決,目前的等待也可以說是煎熬。

P2P今夏無眠

備案延期消息散開兩天後,唐小僧、聯璧金融為首的高返平臺爆發危機,公安部門介入調查,引起行業震盪。以此為起點,據不完全統計,自端午節以後,全國範圍內已經有幾近百家平臺“暴雷”。

對於風雨交加的P2P行業,無疑是雪上加霜。早些時候,P2P概念正火,融360聯合創始人葉大清,在談及自己為什麼不做P2P時,曾半開玩笑的說:“P2P公司的老闆,很多時候晚上是睡不著覺的。”一語成讖,曾經的戲言,成為如今最真實的寫照。當下,睡不著的不僅是很多P2P老闆們,還有平臺跑路後四處維權的受害者們。

P2P今夏無眠

自2015年年末,e租寶轟然崩塌,P2P瞬間變為了燙手的山芋。自此,P2P這個概念急速跌落神壇,變得越來越敏感,許多曾經對其百般討好的從業者態度陡轉,唯恐避之不及。

過去的半年時間,在中美“貿易戰”升級的大背景下,5月下旬起,一批投資人轉向P2P網貸市場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對於每況愈下的P2P行業,可以說是杯水車薪。

曾經那些依託著P2P的風口順勢而起的弄潮兒,歷經了怎樣的沉浮?面對早已轉向的風,又是如何繼續在互金行業攪弄風雲?

01

很多年以前,當時樂信集團創始人肖文傑還在財付通做產品。有一天,財付通內部做了一個關於P2P的專門研討會,最後的結論是,所有的領導覺得這個東西是違法的勾當,不能幹!拋開P2P後來的窘境,顯然,這個結論在幾年後被P2P叱吒的互金圈裡是多麼的荒誕可笑。

P2P今夏無眠

“互聯網時代幾乎所有的第一都是美國人的,但是第一個P2P平臺是屬於英國的”!2005年英國誕生世界上第一家P2P平臺ZOPA後,ZOPA曾非常自豪地如此宣稱。

兩年後,2007年6月,由顧少豐一行在上海成立拍拍貸為標誌,中國的P2P 正式上路了。直到2012年,P2P行業內的參與者和業務量都呈現出井噴式的增長,風口越來越近了。2013年6月13日橫空出世的餘額寶,就如同一聲春雷,伴著雨,乘著風,喚醒了互聯網金融這片土地上的新生命,振奮了正在野蠻生長的老玩家。

在餘額寶正式上線前夕,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市場上開始出現一批軟件開發公司,專門負責網貸平臺的網站搭建和APP開發工作。“註冊域名、辦公地點都不需要,一個人花個幾千元就把網站幹起來,幾乎沒有成本。”早在2013年的時候,曾有P2P高管這樣描述這個行業。

P2P今夏無眠

低門檻就決定了行業中魚龍混珠,此時,誰都可以登上這個臺子表演,P2P這臺戲也確實因各路角色的參演劇情“跌宕起伏”。

早期,P2P的老牌玩家們,基本都是運用信用貸款模式並且不少都嚐到了苦頭。互聯網金融的核心是金融,互聯網只是手段,金融的核心在於風控。用戶在平臺發佈資料後,由平臺審核後就會給予授信額度,對於資金用途、抵押物等方面的考察不足;另一方面以高息吸引投資人的方式簡單而奏效。在線下信用體系構建並不完善的條件下,這種純信用貸款導向的模式與金融的核心本身就是背道而馳的。

微貸網的創始人姚宏,抱著做網絡信用貸款的目標,自信滿滿踏上P2P這條路。然而,考驗人性的結果是自己受傷,微貸網成立第一年,淨虧損就達到600萬,姚宏本人因為壓力太大,患上了神經性耳炎,住了半個月醫院。

P2P今夏無眠

初期粗獷擴張帶來的大量壞賬,這是網貸行業的第一次陣痛。網貸平臺逐漸吸取發展初期盲目放貸的教訓,開始引入有專業背景、有從業經驗的力量,加強對借款人的審核。同時,將借款人“本土化”,重點發展平臺註冊地市場。

另外一邊,新面孔的入場浩浩湯湯。2014年1月人人貸獲得1.3億美元融資的消息刺激的不僅是從業者們,還有整個創投圈,投資人也在四處尋找借貸類的項目。大概是在當年三月份,光速中國在內部針對點融網、拍拍貸、積木盒子三個項目之間投誰而糾結。雖然最終在創始合夥人韓彥的力主之下投了其前同事顧少豐等人創辦的拍拍貸,但是當時上線僅半年左右的積木盒子已經可以與“前輩們”作為同一梯隊進入投資機構的視野。

02

在那個沒有監管的年代裡,P2P平臺們隨風飄搖,幸福得像花兒一樣,賺的盆滿缽滿。雖然在2014年,銀監會相關領導就多次提到了四條紅線,明確平臺的中介性質、平臺本身不得提供擔保、不得非法吸收公眾資金、不得搞資金池,但是並沒有相關細則約束,同時政府對互聯網金融總體持鼓勵的態度。

P2P今夏無眠

這是P2P最為熱鬧和滋潤的時候,根據零壹財經統計,2014年12月份,P2P行業新增平臺接近300家,達到歷史的單月最高值,當年末,全行業累計平臺數量達到2000家左右。

融資一直是撩動整個行業心絃的話題,2015年伊始,行業步入融資高峰期,這場風吹得太猛,那會兒風投就像今年年初的“撒幣大戰”一樣,一擁而上,2015年P2P業內融資總金額是2014年的近6倍,其中,點融網更是以2億美元的單筆融資刷新了人人貸1.3億美元的記錄。可以理解,畢竟,千金散去還復來,但風口過了就只能“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在這兩年拿到錢後的P2P平臺,主要分兩個方向發展,一方繼續在P2P的方向上走規模效應,雖然此時的獲客成本已經很高。另外一方在往互聯網金融的深處探索,尋找更大的想象空間。作為後起之秀的積木盒子是後者,拿到了來自小米系、天達集團等機構的資金後,接連孵化了釐米庫、方寸屋子、積木時代等板塊,分別對應車貸、房貸、小微經營貸。

P2P今夏無眠

2014年末,全球最大P2P平臺lending culb登陸紐交所的消息讓本已熱鬧非凡的P2P行業就更加沸騰了,上市首日行情火爆,漲幅達56%,收於23.43美元,之後市值更是一度超過百億美金。市場把這樣一個大餅畫在了前方,彷彿在告訴大家:lending culb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國內的P2P平臺們鉚足了勁兒地幹。

此時不乏也有清醒的人,2014年拍拍貸CEO張俊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時說:“未來95%的P2P公司都會死!”葉大清也曾預判,90%的P2P公司會死。

這場資本狂歡的盛宴背後,早已危機四伏。伴隨著P2P行業的興起,騙子們也入場了,深圳的元一創投,上線營運僅僅一天,平臺老闆就攜投資人的30萬元“潛逃”。台州的恆金貸更是刷新了世人對“跑路”的認知,恆金貸註冊資本為5000萬,2014年6月27日平臺開業,併發布公告稱將舉行連續三天的優惠活動,但當天下午,網站就打不開了。早期的這些跑路事件讓人啼笑皆非,不過,好似倒也無傷大雅。

P2P今夏無眠

深圳,號稱中國網貸第一城,擁有全國最多、最活躍也最激進的網貸平臺。作為深圳規模最大的P2P平臺紅嶺創投的創始人周世平,高中畢業的他,從一眾金融精英中脫穎,被尊稱為“南方網貸之父”,比起這個尊稱,大家更習慣親切地稱之為“老周”。

歷經過股市風雲的老周,在94年那會兒,拿著8000元進入股市,幾個月以後剩下300多塊錢的教訓讓他越挫越勇,再次將自己4萬元的積蓄投入股市,在股市反覆沉浮十幾載,投身P2P,成立紅嶺創投。

到2015年,紅嶺出現上億壞賬時,這位“南方網貸之父”,第一次公開表示:“不看好網貸行業”。此後,老周經常在各種場合說,自己是高中畢業,不懂網貸,也不看好網貸行業。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P2P概念隨著年末e租寶那場蔚為壯觀的崩塌,而逐漸冷卻了下來。

P2P今夏無眠

2015年12月9日,在旅客熙攘的上海虹橋機場,上演了一幕犯罪嫌疑人急於潛逃的戲碼。一位戴墨鏡的女士腳步尤其匆匆。這位女士便是e租寶的總裁張敏,她要搭乘最近的一班航班離開這個是非之地,但是還未來得過安檢,十多個警察就已經將她團團圍住。

此時P2P平臺已經在開始懷念,此前做寵兒的時期。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兩次提到“互聯網金融”,並將其表述為異軍突起,要求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在資本的追捧下,被拋得高高的,成為上市公司眼中的“香餑餑”,一家相對不錯的P2P控股權動輒吸引十幾家上市公司蜂擁而至。

“很多上市公司提出收購P2P之後,市值馬上就上去了。”當時網貸之家聯合創始人朱明春說。浩寧達收購團貸網後,股價一度上漲40%,按其股價市值升幅計算,至少提升了30億元,遠高於收購成本6.6億元。

P2P今夏無眠

12月16日,e租寶涉嫌非法集資罪被立案偵查。兩天後,對於兩次衝刺納斯達克未果後,終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圓夢,成為中國P2P第一股的宜人貸,人們已經無法全心全意地去聽其講述的故事,不安情緒已經湧上心頭。

事實證明,這種不安是有道理的。緊接著e租寶之後,昆明市公安宣佈對泛亞立案偵查,在此之前,泛亞暴露兌付危機,牽涉22萬戶投資者,共計430億元的資金。快鹿系接著應聲而倒,在《葉問3》上映後因“偷票房”事件引起社會關注,而後快鹿系控制的十多個互聯網金融平臺爆發危機。

城門失火,殃及的還有池魚。到了2016年10月份,《中國企業家》雜誌曾經報道一位業內人士的爆料,該人士所在的互聯網金融公司負責品牌推廣圈內有一個自己的微信群,裡面有一個在e租寶做公關的小姑娘,直到現在也沒有找到新工作。別人一聽說她是從e租寶出來的,就都不要她了。

03

眾所周知,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堪稱經濟學領域的開山大作,而它的副標題就顯得鮮為人知了,叫做《獻給女王的政治經濟學》,可見,經濟自誕生開始與政治就是血脈相連的,更何況是金融這個敏感的領域。

P2P今夏無眠

2015年7月18日,《互聯網金融指導意見》正式對外發布,自此,互聯網金融結束了一直以來“無監管、無門檻、無規則”的三無狀態。其中,該意見對P2P平臺的要求已變得十分明朗。P2P平臺只能做信息中介,僅提供信息撮合,不提供擔保,也不提供和信息撮合無關的服務。

隨著e租寶事件後,P2P行業的暴雷接連出現,監管步步緊逼,2016年4月份,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正式啟動。P2P平臺們,真的著急了。點融網堪稱其中的“耿直BOY”,在2016年5月,《新京報》頭版,和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的戶外,點融網“真的,不跑路”廣告標語頻繁出現。

當整個行業忙於應付監管和質疑的時候,一直因為不盈利問題飽受爭議的拍拍貸宣佈實現盈利了。拍拍貸雖然是中國P2P的鼻祖,但向來以慢在業內著稱,無數次被後來者超越。宣佈盈利後,拍拍貸也開始尋求“變”,推出消費分期平臺--拍分期,以3C產品切入藍領市場。

P2P今夏無眠

雖然在拍拍貸之前,很多P2P平臺已經開始做消費分期,此時,確實是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刻了。老牌網貸平臺宜信,在宜人貸剝離上市後,宜信推出了智能理財平臺“投米RA”。

在這次轉型的大軍中,上線較晚的積木盒子成為了領頭羊。成立了PINTEC集團,積木盒子成為集團旗下的子公司。PINTEC集團將自己定位成Fintech公司。在這次集團化之前,“積木體系”已經橫向孵化了璇璣、虹點基金、積木小貸,服務覆蓋智能投顧、互聯網小貸等。

積木盒子的集團化之路走的頗具心思,三個多月後,PINTEC集團宣佈重組。從PINTEC集團中拆分出重交易型的業務,歸屬到積木拼圖集團,剩下的留在原集團。對於一合一拆董駿曾表示,現在的兩大集團架構其實是我們在初次集團化時就想好了的,之所以分兩次,似乎讓市場知道我們的盤子裡到底有些什麼,然後再基於更本源的商業邏輯把相似業務做歸類。

P2P今夏無眠

在積木盒子之後,一眾網貸企業走上了集團化的道路,校園貸第一梯隊的分期樂、趣分期都分別化身為樂信集團和趣店集團,愛錢進更名凡普金科集團,PPmoney更名為萬惠集團。

點融網一面在輿論中心做搏鬥,另外一面,在梳理背後業務的同時開始涉足區塊鏈。科技傍身是近年P2P平臺們尋找生存的空間途徑,但是監管力度越來越緊,多地甚至出臺政策要求P2P平臺不能增長業務規模。

嚴防死守之下,行業往哪兒鑽,監管就在哪兒堵,面對如此境況,不久前一位P2P平臺負責人曾說:“現在真的是逼至牆角,呼吸都困難了。”

P2P今夏無眠

宜信的唐寧曾說,金融本身有很強的社會責任,具有風險外溢性,所以金融行業,必須要有“長跑心態”——提倡“唯快不破”是錯誤的。如果是長跑,短跑運動員就不應該參賽,過去一段時間的亂相,就源於太多短跑運動員進來參賽了。作為馬拉松愛好者,董駿也曾說:“金融就是一場馬拉松,還有90%賽程時用百米速度衝,就是不準備跑完。”

不少平臺當初在春雷中甦醒,如今卻在暴雷中毀滅,時間就是最優秀的“淘金人”。

對於不少互金行業從業者來說,他們成也P2P,敗也P2P。不可否認的是,P2P作為一個新型的金融行業,能在短短几年內取得蓬勃的發展,必然有其客觀的市場需求和內在的生命力。P2P更本質的是互聯網+民間借貸,雖然唱衰P2P的聲音很大,但是就目前我國傳統金融的服務面來講,市場少不了民間借貸,而以互聯網為橋樑的P2P,又有什麼理由被完全扼殺呢?

P2P今夏無眠

然而,就鹿鳴財經在暴雷中瞭解到的受害者,他們大部分對於風險是沒有足夠的意識的,並且對P2P平臺根本沒有一個定性的認識。以唐小僧平臺的一位浙江投資者為例,年前,在朋友的推薦下知道唐小僧,一看封閉期兩年的利息真高,於是就將30萬存了兩年的封閉期。在暴雷之前,該投資者還以為,把錢存在唐小僧除了收益高一些,其他就和存在銀行、支付寶沒兩樣。

在P2P這種點對點的借貸模式之下,對於投資者的專業素養要求較高,顯然,市場上有相當一部份投資者是不具備這個資質的,監管層的規範必不可少,並且任重而道遠。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正如同沒有一直吹得風口。雖然如今迷霧重重,但終有散盡的那一天,P2P起家的平臺,能在沉浮以後依然屹立鰲頭的應該是,始於P2P的風口,而終於的是金融科技的星辰大海 。

P2P今夏無眠

《王牌創業者:風口遊戲》中所說的:人生並不是打牌,人生是下圍棋,你執黑,我執白,而無論你是哪一方,都得小心敬慎地對待,因為這人生走過的每一步,都跟這棋子一樣,剛開始你看不清對方的棋路,覺得偌大的棋盤哪裡都可以讓你隨便落字,可等到時至中盤,你才漸漸發現,原來過去的每一著棋,都對將來有著深遠的影響。步步相連,環環相扣,你曾經走錯的任何一步,都可能導致你全軍覆沒。

當手中執第一顆棋子的時候,心中就有全局觀是不容易的,如今再回頭去看,在整個行業熱火朝天的時候,董駿顯得格外冷靜,“這只是一個資金和資產對接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沒有秘密的,也沒有足夠的壁壘,所以,我們需要向產業鏈的上下游拓展。”

P2P今夏無眠

事實上,早在2012年的時候,積木盒子上線一年前,董駿就和朋友做了一家叫企樂匯的公司,這是一家做企業盡職調查數據服務的平臺,積木盒子上線,從數據到交易,才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商業模式。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世界不會虧待每一個腳踏實地前行者。即便如今雷電交加,那又如何?無論電閃雷鳴,終有停止的一刻,它是擊不垮一直前進著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