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出生在貧民窟的小孩,如何成長爲市值5000億商業帝國的總裁?

一個出生在貧民窟的小孩,如何成長為市值5000億商業帝國的總裁?

6月26日,星巴克董事長、執行總裁霍華德·舒爾茨,正式退休。

他退休的消息一傳出,星巴克的股價大跌2.4%,市值蒸發了19.18億元(126億元)!

為什麼他的離去,能讓星巴克損失126億元?

舒爾茨1982年加入星巴克,1987年成為CEO,在他的帶領下,星巴克從美國擴張到77個國家,從4家門店拓展超過了28000家,市值超過768億美元(約5000億)!

也是在他的堅持下,星巴克從一家賣咖啡豆的小店,轉型成賣咖啡、喝咖啡的社交場景,奠定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星巴克文化”。

正因為如此,他被稱為“星巴克之父”——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星巴克,也沒有大家手裡喝的一杯杯咖啡!

比舒爾茨的經營之道更傳奇的,是他的成長史:

舒爾茨從小出生於貧民窟,只能住在紐約郊區的破廉租房裡;為了上大學,他做了各種兼職,甚至不惜去賣血!

所以,我們不由得好奇:

一個出生在貧民窟的小男孩,如何成長為後來市值5000億商業帝國的總裁?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霍華德·舒爾茨的成長故事。

一個出生在貧民窟的小孩,如何成長為市值5000億商業帝國的總裁?

貧民窟出生的窮小子

為了讀書不惜賣血

1952年,霍華德·舒爾茨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的貧民窟裡,父親只是個普通的藍領工人,靠賣力氣賺錢,一生窮困潦倒,沒有自己的房子,一家七口人蝸居在政府的廉租房裡。

出生在這種家庭,舒爾茨從小就知道什麼是貧富差距,他曾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談起自己的家時,只是說了一句:“鐵軌的另一邊。”

鐵軌的這一邊,是整潔有序的有錢人社區;鐵軌的那一邊,就是髒亂差的貧民窟。

舒爾茨從小隻能和兄弟姐妹擠在一張小床上,屋外地面髒亂不堪,在附近機場起落的飛機在天空上無情地吼叫。

舒爾茨後來自嘲:

其實小時候家裡窮得連“衣衫襤褸”都稱不上,因為家人根本沒幾件衣服可以穿。

更慘的是,在舒爾茨7歲那年,父親在工作時摔傷腳踝,因為沒有醫療保險,也沒有工傷賠償,母親也懷孕7個月,家庭失去了生活來源。

在那段時期,一家人的生活雪上加霜,餐桌上往往只有幾塊麵包和難以下嚥的苦澀咖啡。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舒爾茨度過了自己的童年,而且養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他從小就發誓,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

想要逆襲,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讀書,舒爾茨也很爭氣,從小到大成績都很好,考上了美國北密歇根大學,還獲得了一大筆獎學金。

為了上大學,他申請了助學貸款,還開始做各種兼職,包括當侍應生、去酒吧當酒保,甚至還去賣過血!

1975年,舒爾茨大學畢業,他先是在密歇根一家滑雪旅館工作了一年,之後又加入了一家公司的銷售培訓計劃。

在那家公司待了3年,舒爾茨成為了一個出色的銷售員,他隨後跳槽到一家瑞典家居用品公司的美國分公司,並在那裡晉升為副總裁和總經理。

那時候,舒爾茨還沒到30歲,就已經領導著一支優秀的銷售團隊,可謂前途一片光明。

沒過多久,公司派他去西雅圖出差,也正是在西雅圖,他第一次聽說星巴克的名字。

集資收購星巴克

見了242個人,被拒絕217次

在西雅圖,舒爾茨第一次知道星巴克,那時候的星巴克只有4家門店,只是專門銷售高質量的咖啡豆,從來沒有想過要提供飲料服務。

當舒爾茨第一次來到星巴克,他就愛上了這裡,他說:

“我來到這裡,首先聞到了咖啡的芬芳,完全是原汁原味的那種。我感覺它就像未成品的鑽石,而我則有能力把它切磨成璀璨的珠寶。”

1982年,舒爾茨放棄7.5萬美元的高額年薪,來到星巴克擔任營銷總監,不少人都覺得,舒爾茨一定是瘋了。

但只有舒爾茨自己才知道,他需要做些獨特的事情,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但事情並沒有如舒爾茨想得那麼簡單,沒過多久,他就和星巴克創始人發生了嚴重衝突。

由於工作原因,舒爾茨經常到外國出差,有一次他來到意大利,看到人們都把咖啡店當成一個放鬆休閒的場所,這賦予了咖啡濃濃的人情味和社交粘性。

看到這一幕,舒爾茨大受啟發,想把咖啡店也做成這個樣子,他後來回憶:

“美國還沒有這種東西,我預感到自己將會大有作為。”

沒想到星巴克的創始人根本不能理解,他出言嘲諷:

“咖啡店不賣咖啡豆,還能叫什麼咖啡店?”

經過數次摩擦,舒爾茨只能離開星巴克,在1986年自創了“天天”咖啡。

誰知僅僅一年後,舒爾茨的“天天”咖啡已經有聲有色,星巴克反倒因為經營不善被迫出售。

這個時候,舒爾茨萌生了收購星巴克的念頭,因為在他心中,一直有一個放不下的“星巴克情結”。

要收購,就要有錢,但舒爾茨的生意剛剛起步,根本湊不夠收購所需的380萬美元。

不得已,他只能到處找人籌集資金,前後見了242個人,有217個人拒絕了他。

據他後來回憶,這是一段“非常令人羞愧的回憶”,不斷地保有希望,然後不斷地被人嘲諷,為什麼你的想法不值得投資...

然而,舒爾茨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用後來一位星巴克下屬的話來說:

“然而霍華德並不是輕易認輸的人,和他接觸過你就會知道,他身上有一種堅韌和永不氣餒的精神,或許這與他最初做過銷售有關。”

最後,花了整整一年時間,舒爾茨東拼西湊了380萬美元,終於在1987年成功收購了星巴克。

然後,一段傳奇就這樣開始了。

只需3招

星巴克從4家變成28000家

舒爾茨進入星巴克時,星巴克只有4家店,後來收購星巴克,它也只有6家。

到現在,星巴克全球門店超過28000家,市值也高達768億美元(約5000億)!舒爾茨的身家也超過31億美元(約200億元)。

更重要的是,星巴克更成為了一種流行文化,在不少大城市的街頭,你都能看到行色匆匆的白領們,手裡拿著一杯星巴克。

舒爾茨到底做了什麼?

1.改變定位,賣服務而非賣咖啡

舒爾茨確立了星巴克“第三空間”的定位,區別於住家和公司的緩衝地帶,併為它打下了“賣服務而非賣咖啡”的標籤。

在舒爾茨的要求下,星巴克的裝修,音樂,咖啡香所營造的環境要令人感到愉悅舒適,讓顧客願意待在這裡。

店員都要進行培訓,懂得如何一邊做咖啡,一邊和客戶聊天,以此與顧客建立情感紐帶。

剛開始時,這樣的咖啡廳還是新鮮事,但慢慢大家就接受了,來星巴克談生意,休息,聊天,聚會。

就這樣,星巴克逐步壯大,並在20世紀90年代的第二次咖啡浪潮裡,確立了市場領先地位。

2.不斷擴張,只為了優化服務

如果要說星巴克的成功之道,有一點最簡單粗暴但又非常重要——不斷開店。

在舒爾茨看來,多開店不僅能佔據市場,而且能夠分流顧客,從而減少排隊,優化體驗。

這個理念,和7-11便利店創始人鈴木敏文有著相似之處,鈴木敏文也曾說:

“如果無法為顧客提供方便,也不能稱得上便利。——便利的標準就是,你轉一個街口就能看到7-11 。”

最突出的例子可能是中國,2011年,舒爾茨到訪中國,在北京巴士上瀏覽美景時,他突然問一箇中國同事:“你覺得中國應該有多少家星巴克?”

這個中國區公關經理看大老闆突然這麼問,有點慌了,她想了一下,試探地說:“大概,200家?”

舒爾茨哈哈大笑:“你可太保守了。”

到目前為止,星巴克在中國已經接近3000家門店,平均每15個小時就能新開一家。

這裡面,其實是舒爾茨一直以來的堅持,星巴克1999年就進入中國,前9年一直虧損,甚至有股東希望舒爾茨撤出中國市場。

當時舒爾茨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大家都說星巴克在中國不能成功,但他堅持認為必須要有耐心,要面向長遠,而不是立刻想賺錢。

最後,舒爾茨對了。

3.對員工好,就是對公司好!

在舒爾茨的星巴克生涯中,他總以員工為先,他總會稱呼員工們為“合夥人”。

他曾說:

“我相信,作為管理者和領導者,唯一打造成功偉大公司的方式,就是要先滿足你員工夥伴的期望。”

星巴克是美國第一家向所有員工(包括兼職員工)提供完整醫療保險和股票期權的零售公司。

2016年,舒爾茨為超過15萬名美國員工漲薪,幅度至少5%,這在服務行業可謂史無前例。

舒爾茨對員工的高福利,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熱忱,員工才能真誠地服務客戶,並樂意奉獻自己的智慧。

星巴克經典的星冰樂,就是由一個叫迪娜·甘平(Dina Campion)的星巴克一線員工發明的。

由於星巴克不賣隔夜奶,每個月總要倒掉數百萬美元的牛奶,一個普通的店長想出了在蒸餾機打上刻度的辦法,控制了牛奶的消耗量。

用真心對待員工,讓員工開心,員工自然能夠奉獻自己的一切智慧,這或許就是星巴克成功的最大秘訣,這也值得各位老闆好好反思。

下一步,競選美國總統?

從1982年加入星巴克,到2018年離開,舒爾茨已經為星巴克整整工作了36年。

在這36年裡,他經歷了:

迫切渴望加入星巴克 → 被拒絕 → 成為星巴克市場總監 → 由於理念不合離開星巴克→ 創辦自己的咖啡館品牌 → 湊錢收購併改造星巴克 → 帶領星巴克走向全球。

一路走來,堅韌不拔、從不怕失敗,這或許就是他成功的原因。

有消息稱,在他退休之後,很有可能去競選美國總統,他的商業智慧,也有可能繼續造福美國人民。

最後,讓我們以舒爾茨的經典語錄做結尾,來學習他的那些商業智慧:

1、衡量一個人的最終尺度,不是看他順境時候的位置,而是看他在受到非難和爭議的時候如何站立。

2、作為領導人,一個最基本的準則是,當你自己也不是很有信心的時候,一定要有把信心灌輸給別人的本事。

3、生活往往是一連串的錯失。可是,這裡面我們歸結為運氣的東西,說到底並非完全出於運氣。其實,該做的就是抓住當下,為你的未來負責。

你得有這點精神,敢於直麵人所不見,所涉人所不逮——無論誰說不行,也要堅持自己認定的路子(前提是你真的吃準了,真的有把握)。沒有一樁偉大成就僅靠運氣得手。

4、如果你想要建立一個偉大的企業,你就必須有勇氣去做偉大的夢。如果你只是做小夢,你所取得的成功也不會大。

對許多人來說,也許那也夠了。但如果你的目標是要讓人刮目相看,那麼,勇敢些。不論你能夠做什麼,或是在夢想什麼…開始去做就是了。勇敢中包含了天賦、能量和魔力。

5、我們許多人曾在生活中遭遇這樣的緊急關頭——你的夢想眼看就要破滅。你也許根本沒想到會出現這種情況,但你對此作何反應是至關重要的。

重要的是,切記你的價值觀:勇敢去面對,但也須有公平之心。不要屈服。如果你周圍的人也有同樣的正直感,你就一定能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