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讓你最難忘的美食是什麼?

旅遊小錦囊


汽鍋雞


湯汁少了一點鮮美,喝起來有些清淡如水。只有簡單的幾塊雞肉,跟以往在雲南吃到的汽鍋雞相比,稍微遜色了一點,慶幸只點了一個小鍋。

洱海海菜花

在白族的民歌裡有這麼一句歌詞,“大理海子無根草,不飄不落不生根”,說的就是這海菜花。經常在大理看到各種以花命名的食物,但鮮少吃過。

這道海菜花跟被曬乾的蘿蔔絲一起清炒,也有蒜茸可以選擇,吃起來倒想是裙邊菜一樣的嚼勁,但是它更脆。雖於清淡,但還是會讓人不知不覺的就吃完一整盤,大概就是越發簡單的食物越是勾住人的脾胃。

大救架

大理的餌絲餌塊是非常地道有名的,有烤制的、煎炸的、涼拌的、湯水的。我記得以往的每天晚上,我都會從才村走到古城,就為了吃一碗餌絲,就上老闆自釀的辣蘿蔔,連續吃了半個月也還是心生喜歡。

大救架,實際上就是炒餌塊了,用鮮肉、雞蛋、冬菇、泡辣椒等烹炒,味道軟香爽口,這道菜要趁熱吃,不然就會失去它本身的口感,在北京能吃到餌塊也是不容易,但味道顯然不是那麼正宗好吃。

薄荷拌桃仁

夏日裡吃薄荷,是我跟637最愛做的事,我倆的工作日食物基本在吃草中度過。這道薄荷拌桃仁,實則是拌上了生核桃,薄荷清涼的口感跟味覺散發出來的獨特香氣,帶著點絲絲辣味,去了駐京辦一定要點一盤嚐嚐。

紅三剁

沒錯,很正宗地道的紅三剁了,千萬不要被紅跟剁矇蔽,以為是剁紅辣椒之類的,實際上是西紅杮、紅豬肉、紅辣椒,三紅而得名,真實吃下去一點辣感都沒有,邊上的窩窩頭是免費贈送的,雖然長的可愛,但一口紅三剁一口窩窩頭,很是樂不思蜀。

建水罐罐米線

“土味”十足,像是隻有在村子裡才能吃到的味道。發酵過的豆腐比油炸的臭豆腐氣味有過之,如果喜愛吃臭豆腐的朋友應該會很喜歡這道主食。

烤羅非魚

如果你曾到過才村的碼頭看過洱海的日出,那麼你就會看到路邊的烤魚攤,它們簡簡單單的擺在岸邊,只有一張桌子一個板凳。這裡的羅非魚味道就跟記憶中洱海邊的味道一樣,魚皮脆香肆意,魚肉滋滋的滑嫩,我跟637就這樣完整的吃完了一整條。

風花雪月啤酒

春有白樺,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在雲南大理有風、有花、有雪、有月,它是下關風、也是上關花、那是蒼山雪、也是洱海月,怎麼能少的了喝一場風花雪月呢?

以上。


沈一點美食


雲南有16個地州25個少數民族,每個地州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美食習慣和特色,例如:麗江的粑粑、大理的乳扇、楚雄的羊湯鍋、紅河的過橋米線、文山的涼品、西雙版納的傣味、普洱的綠葉宴、香格里拉的酥油茶、德宏的過手米線、石屏的豆腐等等。這些美食都反映出當地人的飲食習慣和氣候地理特點,如果說要吃遍的話那也可真是個功夫活了。

如果回答最難忘的美食,我經歷的應該是傣味裡的撒撇和大理的生豬皮了。在傣味裡有道非常著名的菜品叫撒撇,光聽名字就讓人摸不著頭腦,如果親自品嚐的話那種苦裡帶酸的感覺更是想搞明白裡面的食材到底是怎麼做成的。

撒撇是傣族群眾特喜歡的一道美食,也只有在婚喪嫁娶或有貴客到來時才會拿來招待。主要食材是牛肝、牛肚、韭菜、米線、小米辣、芫荽、芝麻、牛苦湯等,這裡面最關鍵的就是牛苦湯,牛苦湯是殺牛後從牛胃裡拿出來的還沒消化的草料,經熬製後和其他食材一起食用,具有清涼降火的功能,但體寒者最好少吃。尤其在夏季裡吃到一份地道的撒撇,那可真是一種口福。

大理生皮估計很多到過大理的聽說過,但一聽到這個生字,很多人就望而卻步了。尤其當把生肉、生豬肝、生豬腰一起端上來時更是不敢越雷池半步了。

其實每次朋友拿這道菜來招待我時,我也只是敢嘗下那塊外皮,裡面的肉我真的是不敢去品嚐。把生皮在蘸水裡滾一下,那種細嫩的感覺,會越嚼越香。


肖育文


宜良燒鴨

宜良燒鴨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足可與北京烤鴨媲美,燒鴨又分仔鴨和肥鴨兩種:仔鴨,肉質細嫩,食為香甜;肥鴨油脂較多,肉質老香,若配以蔥白、花椒或醬製品食用,那更是別具風味,尤其以狗街燒鴨為佳。宜良燒鴨的製作非常考究,烘烤時,以松毛結為燃料,待其燃到煙盡,適時翻轉鴨身,塗抹蜂蜜水、豬油鋪於表皮。這樣烤出的鴨,皮黃脆不焦、肉酥鬆軟、甜嫩離骨、非常可口。

麗江臘排骨

麗江臘排骨是用豬肉排骨,加大量食鹽醃製,有的會加些輔助的酒、白糖、香料等,放到可以濾水的木桶中,經約15天醃製後,鹽味已經深入骨髓,骨頭與肉的味道融在了一起,水分被大量醃出來,這時,肉的香味還不足;經食鹽醃製後,拿出來在背陰通風處晾乾,晾的時間在一個月到三個月之間,然後其味道變得“臘味十足”了。上好的臘排骨,應乾爽緊實、黃裡透紅,色澤發亮,表面無黴斑,聞起來有股淡淡的肉香。

昭通烏蒙清真烤全羊

以魯甸海拔天然草地上放養長成的黑山羊,用龍頭山小黃姜、梭山花椒、秘製中草藥醃製12小時候,經九大工序用文火慢烤而成。色澤金黃,飄香四溢,令人垂涎。

汽鍋雞

因用汽鍋蒸制而得名。主要食材是雞肉,主要烹飪工藝是蒸,有補虛養身、補血、健脾開胃的功效。

蒙自過橋米線

蒙自是過橋米線的發源地,傳說清朝時,有位秀才常到蒙自縣城外德同湖小島上讀書,也就是現在的南湖公園。秀才的娘子每天給丈夫送飯。秀才常常苦讀忘了吃飯,涼了才隨便吃點。偶然一次妻子受到雞湯浮油能保溫的啟示,常變化著花樣把米線送給丈夫吃。第二年,秀才考上了狀元。妻子的故事在當地漸漸傳為美談,因為妻子到島上要過一座橋,而把這咱米線取名“過橋米線"。

鮮花餅

雲南鮮花餅的味道清淡,花香濃郁, 皮薄餡多,甜而不膩,非常爽口,是旅行,居家,送禮的不二之選。鮮花餅是以雲南特有的食用玫瑰入料的酥餅,是具有云南特色的雲南經典點心代表。鮮花餅在雲南當地烘焙品牌大都均有銷售。鮮花餅也是中國四大月餅流派滇式月餅的經典代表之一。

雲南野生菌

雲南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複雜的地形地貌,孕育了豐富的物種,也成了各類繁多的野生菌家園。孕育了世界上最為豐富的野生食用菌資源,其種類之多,分佈之廣,產量之高,名楊四海。雲南食用野生菌,生於山林,長於山林,是天然綠色食品,它富含多種維生素、優質蛋白及其它有益於人體的成分,營養豐富,風味獨特,有的食用菌還是治療癌症和多種疾病的藥理作用。

雲南食用野生菌品種繁多,吃法也多種多樣,更是入雲南必吃美食之一喔。

大理生皮

涼拌生皮是大理白族人在逢年過節時,招待客人必有的一道非常特色的家常菜。生皮生肉的吃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生皮和佐料不放一起,吃時就著佐料一起吃;一種是將佐料與生皮生肉拌勻,就是一道拌生皮。

大理的生皮以洱源的生皮最有代表性,選材與製作都特別講究。上好的生皮選取後腿肉和裡脊、腰脊作為主料,生皮要切得細而不碎,藮水選取地道的梅子老醋、野花椒、糊辣子、大麻籽等材料,配製過程非常講究。

蘸過汁水的生肉片吃進嘴裡,絕對感覺不出平時生豬肉片的那種腥味,只有從末有過的鮮嫩可口與滿口溢香。

版納剁生

剁生在版納是一道孝敬無牙老人的美食,味道鮮美。民間廣泛流傳著一句諺語:“並不奪窩,摩不奪佛”。意思是淨烤不及加料烤,包燒不如煨剁生,這是對雞蛋殼煨剁生的極高讚譽。

剁生的製作方法很簡單,主要需要手力和時間,把新鮮的動物肉,剔除筋骨,切成片,再剁細,與切細的蔥、蒜、小芫荽、大芫荽、花椒、辣椒麵、鹽等佐料拌勻,再放入適量的檸檬水調味即可。剁生的種類也很多,凡是肉食的都可以做剁生,製作方法也基本一致,其中豬肉剁生、牛肉剁生、魚肉剁生等比較常見。一般傣家人在重大節日或紅白喜事期間都會有剁生這道美食喔。

雲南傣族手抓飯

雲南傣族手抓飯是雲南西雙版納傣族的特色美食,它是先在桌子上鋪一層冼乾淨的巴焦葉,然後上菜,菜是對稱擺放,米飯放在桌子中間;有大米飯和紫米飯,上邊用雞蛋來點綴,正中放的是辣子雞,也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做適當的調整。


臻食匯


雲南旅遊的人們感受大自然風景美麗的同時也深深被各種特色的美食所吸引,做為一個來雲南討生活的北方人,吃過太多自己想象不到的美食,分享一下我感覺最特別的美食瀘西烤洋芋



雲南很多地方大街小巷都會有這種烤著洋芋的小攤,洋芋放在爐火上慢慢烤熟,旁邊的桌子上放著十幾種調味料,想吃什麼口味自己動手調配。



烤好的洋芋切成大片,用小勺子挖上一點,蘸著剛調好的調味料,吃在嘴裡給味蕾種說不出的享受。






要上幾塊烤好的特色臭豆腐蘸慢慢的嚼、細細的品嚐,那味道不是一般得好吃,各種香,各種辣,讓你越吃胃口越好、越吃越想吃,這樣的美味來雲南一定要品嚐的,說說你在雲南吃過最難忘的美食吧?


懶廚子


雲南美食眾多,但最難忘的是去年在西雙版納告莊西吃的那餐,在版納當地著名的傣味燒烤“曼飛龍傣家烤雞”。這家餐廳生意爆好,樓上樓下三層,但服務員卻不多,動作也慢吞吞的,一點不急,好幾個菜催了無數遍都不上,最後只有自己去廚房端。結賬的時候也半天沒得人來,估計吃了跑堂都沒人管。


曼字開頭一般為傣族村寨名字,“曼飛龍傣家烤雞”雖以烤雞最為著名,但我覺其烤排骨與烤冬瓜豬豬頸肉更為驚豔。排骨烤得酥香四溢,肥瘦相間,調味簡單樸素,咬一口,脆嫩滿溢於唇齒之間。

曼飛龍的烤豬頸肉,肉切厚片,似紅燒肉方條型,只以簡單調味,採用傣家獨特的方式烤制,烤出的豬頸肉表皮油黃髮亮,烤制好的肉質肥而不膩,肉味鮮純,噴香可口,爽滑濃郁。並配以傣家獨特的蘸水佐料與帶軟刺野菜一起裹食,色香味俱全,一口入得,甚是滿足。

傣家蘸水分幹蘸和溼蘸兩類,幹蘸由花生面、精鹽、味精、辣子粉、花椒麵組成;溼蘸多以當地鮮檸檬和番茄汁,加以大蒜小米辣等,很香。

當家烤雞,烤得骨頭都酥透了。



南瓜秧豬皮湯中爽口的炸豬皮,豬皮十分軟糯。

傣家米涼粉,和川北涼粉比較,口感更糯


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玉米,沒有之一。回重慶之後,還從網上購買了一箱西雙版納的玉米,但是再也找不回當時吃的那個味道了。

菠蘿飯,清香可口,一口接一口。

生吃的一種菜,不知道是什麼,有刺扎口,但沾蘸料十分清香。


吃完,逛湄公河夜市,夜幕低垂,華燈初上,瀾滄江兩岸燈火通明,湄公河星光夜市充滿煙火氣息,各種食物的味道混合在空氣中,行走其間,或輕嘗淺酌,或開懷暢飲,美食與美景互相輝映,趣意盎然,如入夢幻世界,倍感舒暢神怡。


烤羅非魚


燒烤攤上品種繁多


清香的竹筒飯


糯米青苔,好吃

歡迎點擊頭像關注莉莉話美食


莉莉話美食


建水美,是穿透時間的那種安寧

初到建水這座古城,穿過一條長長的掛滿紅色彩旗的街道,臨街的房屋裡傳出鍋碗瓢盆相碰的脆響,騎摩托車的大叔向路邊的老人親切問候著。對我來說,這幅簡單的生活圖景恰是一顆定心丸,打消了我到達之前的擔憂和疑慮。

▲ “慢”下來的生活其實也沒什麼不同,無非是家長裡短裡多點人情味。

走在幾百年前用青石鋪成的臨安路上,我總是無可避免地尋著豆腐香四處張望。吃貨說建水的豆腐離了建水便不是同一物,建水人則說離了西門那口大板井便沒有他們摯愛的味道。

被稱為“古井博物館”的建水至今依然保留著多口古井。它們源源不斷地滋養著世世代代的建水人,水質上佳的大板井水被建水人用於製作豆腐。他們堅持認為這口井裡湧出的甘甜井水是做出上好建水豆腐的關鍵。

▲ 到了建水,怎麼可以不吃豆腐?

建水人吃豆腐自有一套方法,豆腐放入蘸碟後先從中間戳破,讓熱氣散出,待豆腐吸飽醬汁後再將其慢慢放入口中,發酵帶來的微臭味很快會被濃郁的豆香取代,有著和芝士類似的微妙口感。

嚼完嘴裡的豆腐,舔舔嘴邊殘留的醬汁,眼睛卻不忘在烤架上找尋下一塊表皮微微爆裂的烤豆腐。

▲ 豆腐好吃,因為水特別。

走在建水的大街小巷,不管是否是飯點,總有三四食客圍坐在豆腐攤前,在我看來。吃豆腐的建水人像極了喝蓋碗茶的成都人,豆腐和茶葉看似是主角,實則不然,這圍桌而坐為的是閒話家常。邀人一起吃豆腐喝蓋碗茶聽起來比一起聊聊自然許多,吃喝之事不過是被請來做閒聊的配角。

▲ 建水人吃豆腐,跟成都人喝茶是一個道理。

吃豆腐,是建水人的舌尖記憶,也是他們日常生活的註腳。與其說吃的是這豆腐,不如說是在細嚼是那快被時代遺忘的古城生活。


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我是在雲南的東北人,已經定居多年,但是,對於我來說,最念念不忘的就是一碗豬油泡飯,那香味至今留存在腦海裡,也許有人看到後會退避三舍,有的會擺擺手,在如今,這個低脂低油的時代,營養過剩,這樣赤裸裸的吃豬油,大家都是拒絕的。

我實在雲南迪慶維西縣塔城鎮吃到這個美味的,當時正值這裡的豐收節,納西族,藏族,傈僳族的同胞們為了慶祝,殺豬款待村裡和遠方來客,用新鮮的豬肉做出道道美食,每個部分都不浪費,新練的豬油,也要做一道天然的豬油拌飯,趁熱吃是不會膩的,配上自家醃製的泡菜,一個人吃兩大碗是沒問題的。

我是個吃貨,到了當地就喜歡吃點本地特色菜餚,也很容易適應,所以,不管去哪裡,總不會去找自己家鄉熟悉的美食,每到一地,時間不長,要多嚐嚐美食,多看看風景,多聊聊歷史,而不是拿著手機在酒店裡蝸居。







春城才子


雲南最獨特讓人喜歡的美食:辣椒炒乾巴菌,是雲南省特有的珍稀野生食用菌,中國其他省份及國外都無法生長。此菌香味濃郁、滋嫩香甜、肉質堅韌,乾燥,回味醇香綿長,嚼味無窮。


深秋依舊


說起雲南,我心中最先想到的並不是那些美麗的風景,而是雲南的“十八怪”。在雲南十八怪中,有關於雲南的美食的方面,這令我一直難以忘懷,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過橋米線人人愛

在我國的雲南,有一種十分常見的小吃,那就是米線,深得雲南人民的喜愛。雲南的米線,是以米粉為原料製作而成的。由於米線比較細,又被人工拉的很長很長,因此在雲南當地人中就有人說一根米線可以從河水的一邊拉到另一邊,當然這是一種很誇張的說法,不過也從側面反映出米線的長,因此雲南的米線也被稱之為過橋米線。現在過橋米線已經成為了雲南的一道金字招牌,不僅受到本地人的喜愛,也被許多來自外省的人所青睞。雲南過橋米線也早已走出雲南,常常能夠在我國各地的街頭看到賣有云南過橋米線的店面。

螞蚱能當下酒菜

在我國南方地區,人們有著吃昆蟲的飲食習慣。這種飲食習俗早在古代的時候就有了,並被多種古籍所記載。雲南人也不例外,他們也一直保持著吃昆蟲的飲食習慣。因此來到雲南,看到當地人津津有味地吃螞蚱、竹節蟲等昆蟲的時候,千萬不要吃驚。昆蟲當中含有極高的蛋白質,吃昆蟲對人體能夠起到一定的健康作用,因此這也成為了雲南的一大怪,即螞蚱能當下酒菜。

上面兩種食物就是我對於雲南十分深刻的印象了。

(GSJ)


亞洲食學論壇


拌飯醬 澄江縣的憨哥豆瓣醬 味道非常的板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