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工作能力,卻喪失了工作動力

心理學家貝弗利.波特說:典型的職業枯竭是,有工作能力,但卻喪失了工作的動力,例如感覺工作索然無味、不想去公司上班、上班感覺心累等等。

最近工作狀態不好,回想起武志紅老師曾經講過職業枯竭,於是重新學習回顧下。陷入職業枯竭的人會像抑鬱症患者一樣,陷入深深的無助感。波特認為導致職業枯竭的原因有兩類:無助感和重複感。

你有工作能力,卻喪失了工作動力

無助感

相信每個人都感受過無助的感覺,我最近便處於這種狀態。無助感通常源於感覺事情不受自己控制,造成這種感覺一般有兩個原因,一是領導掌控慾望太強,凡事由不得自己做主;二是自己可以做主,但感覺能力不足,掌控不了事情的方向。我屬於後者,雖然感覺自己還沒到職業枯竭的程度,但已經有這個傾向。

你有工作能力,卻喪失了工作動力

人感覺到無助時,往往都會抗爭。面對掌控欲很強的領導,會嘗試爭取自己的權力空間。面對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事情,會努力嘗試影響事態發展。但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後,如果沒有效果,就可能成為“行走的棺材”,乾脆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做是一種消極自由,是一個人在徹底失去權力空間時,對自己做的一種保護。我想,自己近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避免讓自己陷入這種“習得性無助”。

重複感

當工作陷入簡單重複中時,會導致厭倦,職業枯竭就很容易產生。重複感很容易理解,想想“摩登時代”中流水線上的工人,每天每時每刻重複同一個動作,相信很容易產生厭倦。我自己也感受過重複感所造成的職業枯竭,之前從事維護工作,雖不至於每時每刻都在重複,但每天的工作任務都是相似的。工作雖然很輕鬆,但還是很快陷入了厭倦,甚至產生抑鬱的感覺。管理者要儘量避免員工陷入重複性勞動,新加坡的一家工廠把裝配流水線拆除,讓員工自己決定生產組裝的順序,其實就是在改變重複性。驅動力3.0的時代,對員工感覺的關注會越來越重要。

你有工作能力,卻喪失了工作動力

一個人在自己天賦的指引下,興趣、工作、生活、理想都結合到一起,發光發熱,照亮和溫暖別人……

希望有一天自己能進入這種狀態,便不會再有職業枯竭的感覺,因為自己每天都在創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