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强行变道,刹车还是加速?

日常开车时,经常会遇到强行变道的车,仿佛马路是他们家修的,横行霸道。清明开车出行,在高速上遭遇多次强行变道,双车道高速,当我加速超越右侧货车时,几次有汽车强行从我和货车间隙强行变道穿过。今天且不论这些垃圾人素质有多低,行为有多危险,只是讲述下自己的感悟。

遭遇强行变道,刹车还是加速?

白车强行变道

往常遇到上述场景,我会进行初步判断,如果与右前车距离太短,任由后车超车太危险,我会加速提醒后车自己不准备避让,让对方放弃超车。直到清明节高速上差点发生事故,让我忽然联想到了窄化效应。

所谓“窄化效应”,指某种情境下,体内分泌出某种化学物质,导致人的短期偏好出现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这种化学物质会驱使人的注意力短期集中到某件事情上,从而做出一些违背常理的行为。对应到强行变道现象,每个人都清楚安全行车的重要性,但在某些特定行车场景下,垃圾人体力分泌的化学物质驱使他的注意力集中到超车行为上,虽然有一定危险性,但他判断可以通过,从而执念于此,短期偏好战胜长期认知。由此可见,这是一种生理因素诱发的不理智行为。

此时,如果自己尝试通过加速打消对方的超车念头,其实是在试图唤醒对方意识层面的理性。如果成功,那就是对方的理性击退了认知层面的窄化。然而,对于认知窄化异常严重的人,通过将自己置于危险尝试唤醒他的理性是不明智的。如果理性时刻能战胜冲动,也就不会有杀人、吵架等临时起意的不理性行为,很多当事人事后都追悔莫及,事发时刻其实就是一种窄化效应。

遭遇强行变道,刹车还是加速?

所以,以后遭遇强行变道,我会减速让其通过。同时在心里默默“祝福”一句:希望明年清明节有人给你烧纸!


转自微信公众号:87认知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