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百萬中央軍、東北軍爲什麼都剿滅不了區區3萬人的紅軍?

1936年百萬中央軍、東北軍為什麼都剿滅不了區區3萬人的紅軍?

說到國軍對紅軍的圍剿,由來已久,一直是老蔣心裡的一塊石頭。抗戰時期,蔣的國民部隊在正面戰場和日軍作戰,致使蔣的中央軍損失200多萬,這幾乎是他的全部家底,而紅軍規模卻逐漸壯大,老蔣感到事情不妙,再這麼和日軍打下去,自己肯定玩完,而政權就會落在其他人手裡,所以,蔣介石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內的口號,先清除紅軍,再和日本作戰。

1936年百萬中央軍、東北軍為什麼都剿滅不了區區3萬人的紅軍?

於是1936年中央軍、東北軍號稱百萬精銳之師對當時只有3萬的紅軍發起了圍剿。可是就這樣一場碾壓性質的圍剿戰,反而以失敗告終,反而釀成了西安事變。

小編看來,陝北“剿匪”要剿的不僅是紅軍,驅虎吞狼而已。東北軍,西北軍,紅軍,哪一個被消滅了委員長都開心。東北軍打光一隻部隊取消一個番號,這很委員長。

1936年百萬中央軍、東北軍為什麼都剿滅不了區區3萬人的紅軍?

張學良有沒有愛國情節不提,須知道他本質上還是一個軍閥,或是軍閥的代表。他的所作所為也是以小團體利益最大化為目標。槍和人是軍閥的本錢,有了槍和人才有地盤。為什麼東北不抵抗?捨不得本錢。一個軍閥把槍和人打光了,運氣差連當一個平安寓公都不得。

1936年百萬中央軍、東北軍為什麼都剿滅不了區區3萬人的紅軍?

所以剿匪剿了幾天,損兵則將,又不給補充兵員。心態就變了,就要逼蔣抗日了。至於把張楊二人放到閩粵割據,且不說老蔣會不會昏頭同意,也得問問兩廣軍閥。上一波驅虎吞狼許了盜墓賊孫一個青海屯墾督辦。結果被西北地頭蛇四馬打光桿司令了。

1936年百萬中央軍、東北軍為什麼都剿滅不了區區3萬人的紅軍?

所謂民國,不過是從蔣向下大大小小軍閥俱樂部的奇葩組織。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為什麼。要保護自己手裡的資源。為什麼東北不抵抗,為什麼部隊面對日本人一觸即潰?留著槍桿子無論投日投共投汪都是本錢,打光了才是真傻冒。而他們面對的是一隻黨指揮槍的隊伍,是上下級強組織關係弱人身依附的關係,是中央讓你交出兵權你就交出兵權的隊伍。

所以這種政治局面和心態,最後導致百萬精銳之師如同紙老虎,心不往一處想,氣不往一處打,都顧著保存實力。

1936年百萬中央軍、東北軍為什麼都剿滅不了區區3萬人的紅軍?

其次一個原因,就從軍事上分析,紅軍擅長游擊戰,山地戰,林彪紅一軍團的部隊為例,那些倖存下來的,哪個不是身經百戰,可以說個個都有當時特種兵的身手。

而中央軍這塊,戰術呆板,在十年內戰中面對弱小的紅軍屢屢失敗,在抗日戰爭中面對強敵仍無半點長進。由此可見,中央軍的戰鬥力低下問題,完全是人的本質問題,缺乏靈活機動和與時俱進的頭腦,打仗完全依賴武器裝備,而紅軍打仗是用大腦打仗,這是同中央軍的根本區別。

1936年百萬中央軍、東北軍為什麼都剿滅不了區區3萬人的紅軍?

加上老蔣動不動就要撤銷番號,東北軍越打越洩氣,還剿個屁匪呀。後來紅軍邀請東北軍一起聯歡,不光東北軍的士兵,軍官也被邀請參加,紅軍把幾曲類似《松花江》的流亡歌曲一唱,再喊一陣“打回老家去!”,“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等等的口號加強效果,東北軍官兵還不是個個熱淚嘩嘩的,哪裡還有心思繼續同紅軍作戰。

1936年百萬中央軍、東北軍為什麼都剿滅不了區區3萬人的紅軍?

所以為何百萬精銳剿滅不了區區3玩紅軍,不是沒實力剿滅,人心變了,得人心者的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