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变化:五条出路!一类转公务员,一类人提前5年退休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已经进行多年,并规定将在2020年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分为4类,改革中涉及到的3000多万正式职工该何去何从呢?

事业单位变化:五条出路!一类转公务员,一类人提前5年退休

事业单位改革:3000万事业单位职工的五条出路!

1,、参公事业单位员工向行政岗位发展,也就是转为公务员

事业单位精简岗位职能,承担行政职能的岗位由于和行政部门某些岗位的职能冲突,因此承担行政职能岗位的事业单位员工(也就是参公事业单位),未来会向行政岗位发展。

2、事业单位转企:聘用合同变为劳动合同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将逐步转为企业,原有职工转为签订劳动合同管理。

事业单位变化:五条出路!一类转公务员,一类人提前5年退休

3、高校教师、公立医务人员:失去编制,转为聘用制

高校和公立医院取消其事业单位编制,保留事业单位属性。也就是说,只是少了“编制”的帽子,其他待遇晋升方面都没有变化。

4、被辞退

事业单位改革,缩减编制、控制编制总额,清除僵尸编制,其中不免涉及到辞退人员,对于被辞退的人,原单位会给予一定的赔偿金(事业编和临时工赔偿金额略有差异)。

5、退休

在事业单位无法安置人员,若是达到退休年龄的或符合国家退休条件的将可以提前办理退休。

事业单位变化:五条出路!一类转公务员,一类人提前5年退休

这类人可提前5年退休?

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中,如果职工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含5年),可以申请提前离岗退休。最重要的是,离岗期间还能享受到工资福利等基本待遇,各项社会保险也会缴纳,直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后办理退休手续之后就可以享受领取退休养老金了。

事业单位改革如今已经算是看到了初步的成效,有不少人从中也找到了新的发展机会。下面为大家分享事业单位面试热点题目,你怎么看?

事业单位变化:五条出路!一类转公务员,一类人提前5年退休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农村婚嫁为难“乡村爱情”

【例】

河北邱县、大名县部分农村还有彩礼要有“三斤”或者“万紫千红一片绿”的说法。前者是指百元人民币三斤(约十四五万元);后者则是“一万张紫色五元钞票,一千张红色百元钞票和一堆绿色五十元钞票”(二十万元左右)。还有的地方甚至以女方的学历来论彩礼的价格等,农村地区因经济问题棒打鸳鸯的案例事例时有发生。

许多农民反映,当地结婚费用居高不下。动辄几十万元的天价花费成为不少农村家庭的沉重负担,部分农民直呼“娶不起”,有些家庭甚至因婚致贫。对此你怎么看?

事业单位变化:五条出路!一类转公务员,一类人提前5年退休

【参考答案】

农村地区结婚费用高是一种不正确婚嫁观念和婚嫁风俗的体现。这种高花销不仅让很多农村家庭背上承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是高额的债务;还影响了新成立家庭未来的生活质量,也直接导致不良社会风气的传播,

农村地区结婚费用居高不下的原因:一是在计划生育大背景下,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导致一些农村地区人口性别比失衡;二是近年来农村青年大量进城,相比男青年,女青年留城较为容易,更加剧了农村适婚青年性别结构失衡;三是攀比心理也是导致农村结婚费用飞涨的重要原因。随着城乡交流加速,农村青年结婚花费有向城市青年看齐的倾向。一些农村富裕家庭结婚大操大办也引发其他村民竞相攀比,很多人都是打肿脸充胖子。

“天价”婚娶现象也暴露出农村社会治理存在短板。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农村风气问题。深层次上讲,则是由农村治理缺陷导致的农民行为缺乏引导和约束。

要引导农村婚嫁回归理性,首先要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措施。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落实,农村地区男女性别比失衡问题会得以缓解。各地在农村地区尤其要加强宣传,倡导正确的生育观,严禁选择性生育。

其次,在“八项规定”精神的影响下,公职人员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现象已得到有效遏制。要以此为契机,不断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全社会扭转奢靡之风。

再次,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开展新形势下的移风易俗,教育群众形成理性的婚嫁观。过去移风易俗集中在农村本地旧传统,现在要开展新形势下的移风易俗,教育群众树立正确观念,积极倡导婚事新办、婚事俭办,形成文明、健康的新婚俗。

最后是加快培育农村社会组织,发挥农民自我教育和管理的作用。“自组织”对群众人情消费具有约束和教化作用。在农村地区应加快培育类似红白理事会这样的社会组织,通过“自组织”的力量,加强村规民约等制度建设,约束村民行为,强化农村社会治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