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的武術!500年的泰拳!100年的跆拳道!爲何武術沒落至此?

中國武術在世界的影響頗大。

中華大地上下五千年文明史,武術也自古有之,武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有著深厚的底蘊積澱。

歷史上中國著名的詩人李白本身就是一位劍術高手,詩篇中大量的有關劍術的描寫,例如“憶昔作少年……錦帶橫龍泉。”、“結髮未識事,所教盡豪雄……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起舞拂長劍,四座皆揚眉。”、“起舞蓮花劍,行歌明月宮。”、“萬里橫歌探虎穴,三杯撥劍舞龍泉。”等等。

5000年的武術!500年的泰拳!100年的跆拳道!為何武術沒落至此?

目前,我國社會上一些健身操、街舞、迪斯科等西方體育項目受人歡迎;校園裡,韓國的跆拳道受寵有加。

相比之下,中華武術卻顯得相對冷清。

國寶勝不過外來貨的活生生現實擺在了我們的面前。表面看,這是一個趣味愛好的體育現象,而它的深層則是一個民族文化問題。

5000年的武術!500年的泰拳!100年的跆拳道!為何武術沒落至此?

傳統武術在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歷史裡,以不同的表現形式在發展著,可謂歷史久遠 。而跆拳道的發展卻只有僅僅的100年左右 ,泰拳也只有500多年的歷史。

那麼,為什麼傳統武術無人問津,而跆拳道、泰拳等等卻能夠大行於世呢?

5000年的武術!500年的泰拳!100年的跆拳道!為何武術沒落至此?

因為傳統武學中的高手大師諸多因歷史的或社會的原因而隱沒於民間。

在漫長的勞動過程中,他們自覺不自覺地將武術當作一種強筋壯骨的提高自身修為的途徑,武術的功利色彩在他們身上脫落,武術逐步成為一種滿足自身精神需要的一種高級活動。特別是一些名門大師們以追求自身修為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為唯一目的。

外國武術則不然,它是一種短期行為,講求功利,注重實際,有明確的目標,講究一個效率。它的修練是一種短期行為,特別是當前的技擊格鬥往往訓練短短几年,便可一戰成名,訓練效果特別明顯,是一種有功利色彩的純競技體育的運動。

5000年的武術!500年的泰拳!100年的跆拳道!為何武術沒落至此?

傳統武術則追求長期的修練,有“太極十年不出門”之說;外國武術則不然,他們追求的是短期的效果,在滾滾紅塵中,追名逐利的人們對他們自然趨之若鶩!

願我中華永昌,願我國術永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