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古剎|菩薩頂

菩薩頂位於臺懷中心區北臺腳下,以東臺望海峰為青龍山,右以西臺掛月峰為白虎山,背以北臺葉鬥峰為靠山,面對南臺錦繡峰為屏藩,且坐於中臺翠巖峰支脈的龍頭上。因該寺中高旁低,溪水環流,成為二龍戲珠之勢,峰巔海拔1797米。《廣清涼傳》卷中記載,靈鷲峰上,“祥雲屢興,聖容頻現,古謂之化文殊臺”。

清涼古剎|菩薩頂

清涼古剎|菩薩頂

相傳東漢永平年間,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來到五臺山,看到此地山形山貌與《法華經》中所描述的印度靈鷲山極為相似,因而奏請漢明帝在峰下修建大孚靈鷲寺(即顯通寺),這座山峰則因此得名。靈鷲峰上的寺院群落,是五臺山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留存最完整的黃教寺廟。

清涼古剎|菩薩頂

清涼古剎|菩薩頂

廟宇始建於北魏,當時稱大文殊院。後因文殊菩薩於此顯現真容,所以改名為真容院,又稱菩薩頂。為五臺山五大禪處之一。明·永樂以後,蒙藏喇嘛教徒進駐五臺山,遂成為五臺山黃廟之首。清朝之康熙、乾隆帝曾數次朝拜五臺山,住宿於菩薩頂,賜菩薩頂大喇嘛提督印,並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撫、大同總兵、代州道臺等,均須向大喇嘛進貢。

真容院規模宏大,佔地45畝,有殿堂房舍430餘間,均為清代按照皇家模式重建,採用了三彩琉璃瓦和青色細磨磚,為五臺山諸寺之首。於臺懷鎮上遠眺,見菩薩頂,殿宇雲集,佈局嚴謹,雄偉壯觀,獨具特色。陽光下的飛簷斗拱,相托紅牆黃瓦,掩映綠樹如煙,融襯藍天白雲。金碧輝煌的樓閣彷佛懸浮在空中一般,它們既和遠景近景融為一體,又超然獨立,與大白塔相映襯守望,一派大菩薩的威儀磅礴氣象。

清涼古剎|菩薩頂

清涼古剎|菩薩頂

菩薩頂建築

菩薩頂現在佔地面積九千一百六十平方米,有殿堂僧舍等大小房屋一百餘間,佈局結構緊湊而有變化,且均為清朝康熙年間的建築。全寺建築大體上可以分為前院、中院、後院三個部分。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文殊殿等。兩旁,對稱地排列著鐘樓、鼓樓、禪院等。

清涼古剎|菩薩頂

清涼古剎|菩薩頂

主殿居中,高大雄偉;配殿位居兩側,左右對稱。全寺建築的佈局不但中心突出,而且壯觀恢宏,加之紅柱紅牆,金色琉璃瓦,更顯得金碧輝煌,富貴豪華。其形態,其氣魄,一點也不遜於皇家宮室,真是一派佛國仙境的景象。

清涼古剎|菩薩頂

大雄寶殿

菩薩頂各主要大殿的佈置和雕塑,具有濃烈的喇嘛教色彩。面闊七間的大雄寶殿內,後部供著毗盧佛、阿彌陀怫和藥師佛,前面則供著喇嘛教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像。

清涼古剎|菩薩頂

大雄寶殿,是寺裡舉行大型佛事活動的主要場所。大殿四周有石雕的迴廊環護,前面則與捲棚重簷式的獻殿連為一體,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內供釋迦、彌陀、彌勒三世佛。

清涼古剎|菩薩頂

在這座莊嚴的大雄寶殿裡,我國藏傳佛教的大活佛,朝拜五臺山時都曾在這裡講經說法。

清涼古剎|菩薩頂

大文殊殿

文殊殿內的文殊像,與一般佛教寺廟(青廟)內的文殊菩薩像不同,它是按喇嘛教的經典規定製作的;頭取旁觀勢,腰取扭動勢,發取散披式,同時身掛瓔珞,顯得特別活潑、生動。兩側牆壁上,還掛著唐卡——繪在布上的藏畫。另外,大雄寶殿、文殊殿的柱頭上,還掛著桃形小匾,上寫梵文咒語。這些,都是喇嘛教寺廟建築裝飾中所獨有的。

清涼古剎|菩薩頂

值得一提的是,文殊殿還有滴水大殿之稱。過去,文殊殿有一塊簷瓦,無論春夏秋,也無論陰晴雨,總是往下滴水。時間長了,文殊殿前的一處階石上面成了蜂窩狀。什麼原因呢?有人說,這是文殊菩薩靈驗,廣施雨露的緣故。

清涼古剎|菩薩頂

實際上,這是建築上的一種巧妙設計。過去,文殊殿的琉璃瓦上留有小孔,瓦下有儲水層,儲水層下又有防漏設施。每當雨天,雨水透過琉璃瓦孔而存於儲水層內。在陰天或晴天時,儲水層中的水便慢慢地從簷瓦滴下。後來,由於文殊殿在翻修施工時,不知保護殿頂存水的奧秘,如今已不再滴水了,實在可惜。

清涼古剎|菩薩頂

“大鍋院”

菩薩頂後院放置的大銅鍋全山聞名。厚一點的大銅鍋口面直徑2.04米,深1.15米;薄一點的大銅鍋口面直徑1.68米,深1.1米。在西廊房簷臺邊,也置有一大銅鍋,口徑5尺,深4尺。這些銅鍋,過去每年“六月大會”用一次,做齋飯,蒸白麵魔王,供所有黃廟喇嘛們集合在一起做佛事活動,跳“金剛舞”用;臘月初八佛成道日還用一次,放進黃米、綠豆、蓮子、栗子、紅棗、稻米、桃仁、紅糖等,做成“八寶粥”供佛和會齋。

清涼古剎|菩薩頂

清涼古剎|菩薩頂

菩薩頂山門外的兩座石獅中有一頭沒有舌頭。這是少有的石雕作品。據說,在清朝康熙年間重修菩薩頂時,早上的粥總是不夠吃,火頭僧發現,鍋內的粥被石獅偷吃了,於是便在粥鍋內放上一把利刀,待石獅偷粥吃時,刀把舌頭割下來了。這樣,這頭石獅就沒有了舌頭。

清涼古剎|菩薩頂

帶箭文殊殿

清涼古剎|菩薩頂

在菩薩項前院的西配殿裡,還有一尊泥塑文殊菩薩像,也是饒有風趣的佛教文物。過去,這尊文殊菩薩像的右肩上還帶著一支箭,據說還是乾隆皇帝射的。如今肩上的箭沒有了,但乾隆皇帝給它的封號“帶箭文殊”依然流傳至今。

清涼古剎|菩薩頂

(圖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