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克精密|头条」上市公司布局机器人业务 几多欢喜几多愁(二)

「力克精密|头条」上市公司布局机器人业务 几多欢喜几多愁(二)

「力克精密|头条」上市公司布局机器人业务 几多欢喜几多愁(二)

今日推荐

「力克精密|头条」上市公司布局机器人业务 几多欢喜几多愁(二)

2018年8月2日,以“需求至上·渠道为王”为主题的2018高工机器人集成商大会暨十佳集成商颁奖典礼将在东莞·松山湖凯悦酒店举行,点击“阅读原文”进行报名!

本文总计

2861

读完共需

6

分钟

资本市场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有的公司蹭风口,有的公司等风来,只要能飞起来就行,哪管日后洪水涛天。

事实上,资本市场赚快钱的特点和机器人行业缓慢的成长期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在这一矛盾下,上市公司布局机器人业务需要更多的耐心,沉得住气。

正如我们在《上市公司布局机器人业务 几多欢喜几多愁(一)》中所表述的一样,所谓的资本优势,并不能成为上市公司布局机器人业务的“绝对筹码”,从上市公司布局机器人的“众生相”中,有哪些需要我们警醒和借鉴的,下面我们将继续为您分析三家企业。

1

华昌达:野蛮扩张的副作用

2018年6月14日,华昌达董事长兼总裁陈泽辞职,贾彬上任。这是陈泽在颜华跑路后担任董事长的第314天。

4年前,华昌达溢价10倍收购德梅柯的时候,本以为会成就一段佳话,但现在来看,德梅柯并没有将华昌达推向机器人领域的云端。

在2017年年度报告中,华昌达实现营业总收入为298,947.34万元,实现营业利润7,375.91万元,同比减少45.47%,其中还有2635万元是来自政府补贴。光从数据上来看,就已经能够看出些许端倪,在看上去很“美好”的营业收入下,是令人“羞涩”的净利。

公告指出,华昌达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08%的原因主要是公司扩大经营规模所致,其中子公司上海德梅柯及美国DMW,LLC收入增长贡献最大,上海德梅柯收入比上年增长39%,DMW,LLC收入比上年增长41%。值得注意的是,德梅柯2017年营业收入1,181,31万元,但营业利润只有3562.98万,较去年同期下跌62.92%!

不得不说,华昌达上市以来,其实一直都不顺利。

自2011年创业板上市后,华昌达营收就一路下降。2011年,公司营收还有3.44亿,2012年下降近三成到2.5亿,2013年进一步下降15.25%,到2.12亿。净利润也一样,上市后一路下降,2011年归母净利润0.49亿,第二年下降三成跌至0.31亿,第三年再下降四成跌至0.17亿。

转折点就来自于收购德梅柯。2014年,华昌达溢价873.97%,以6.9亿元的价格并购了上海德梅柯100%的股权,现金支付5000万,其余向陈泽等人定向增发股票。高溢价收购,导致当年华昌达新增商誉5.26亿。

收购德梅柯之后,2014年,华昌达营业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106.04%,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为4913万元,同比增长185.80% 。

资本游戏带来公司股价的上涨,并购上瘾,华昌达又把目光瞄向海外。2015年,华昌达以5350万美元现金,溢价近500%,收购了注册资金仅为100美元的DMW LCC公司全部股权。

野蛮的扩张给华昌达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净利的不断下跌。2015年,公司毛利率从29.33%,一刀斩到17.93%。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从2011年开始就出现下降,公司毛利率30%左右,2014年后就一路下跌,一直跌到17.35%。净利率更惨,2011年还有14.2%,到2017年已经下降到了2.2%。

2

长盈精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016年,已经转型三次的长盈精密迎来了第四次转型,而这一次,机器人成为转型的焦点,长盈精密提出未来将专注于机器人、智能装备以及智能汽车领域,在5到6年内实现100亿收入,力争成为中国智能制造龙头企业。

自2010年上市以来,因为抓住了智能手机进入金属时代的机遇,长盈精密一直保持着年均复合增长率超50%的速度发展,国内主流手机厂商几乎均为其客户。

然而,当长盈精密还满足于全金属技术带来的丰厚回报的时候,智能机后盖材质已经开始进入3D玻璃、复合材料、陶瓷等新兴材料时代,这一次长盈精密有点“后知后觉”。手机后盖材质的变革却给了长盈精密一个措手不及,从2017年年报中和2018年一季度报中,可以感受到它近期的“失意”。

根据公司年报,尽管2017年度长盈精密营收同比增长37.78%,但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却只有5.7亿元,与上年度相比反而减少了16.49%。这也是长盈精密自2010年上市以来净利润首次出现下滑。而今年一季度报显示,长盈精密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有3026.36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4.90%。

2018年7月13日,长盈精密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94.00万至1.24亿,同比变动-85.00%至-65.00%。

长盈精密称工业机器人项目是公司的中长期重点发展项目之一,目前公司有广东天机智能(全资)和广东天机机器人(公司持股65%,安川持股35%)两家子公司。

但在2017年年度报告中,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参股公司情况这一栏,并没有天机机器人和天机智能,事实上,因为设立子公司,长盈精密花费了巨额资金,目前还属于亏损的状态,尽管去年10月份天机机器人推出的用于3C制造业生产线的小型六轴机器人TR8在2017年出货500台左右(其中对外销售200余台,其余自家产线使用)。

3

汇川技术:路漫漫其修远兮

今年是汇川技术成立15周年,董事长朱兴明说,下一个15年,汇川技术要打一场“新能源汽车之王”和“智能制造之王”的“双王之战”,表明了其进入机器人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决心。

自带“小华为”气质的汇川技术一出手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017年,是汇川技术进行工业机器人业务规模化推广的元年。事实上,汇川技术在工业机器人业务的布局已经有3年多了。

围绕“核心部件+整机+视觉+工艺”经营策略,汇川技术积极推进机器人、整机和核心部件的开发工作。在贴合、叠片、点胶、锁附等工艺,推出了“机器人+工艺”的整体系统解决方案。深耕手机制造等行业,培育探索半导体、小家电等行业。

即便在工控领域小有成就,汇川技术要想真正成长为“智能制造之王”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2017年年度报告中,汇川技术工业机器人、南京汇川、上海莱恩合计实现销售收入0.83亿元,同比增长184%。虽然增长快速,但相对于全年47.77亿的整体营收来看,也只算够上了零头。

而汇川技术提出的2018年工业机器人预计出货量有望实现 4000-5000 台,订单有望实现 4-5 亿的目标,实现起来并不那么容易。

从工业机器人行业整个上半年情况来看,没有出现预期的高速增长态势,甚至出现产能不足演变为过剩的隐忧。GGII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13.6万台,同比增长60% ,而2018年上半年市场销量增速只有29%左右。

从汇川技术一季度报告来看,其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虽都有大幅度增长,但是库存量也明显增多,同时智能装备&机器人的销售订单金额增速为29.65%

目前,汇川技术工业机器人产品还在不断完善中,尽管汇川技术在一些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并在部分细分行业形成领先优势,但总体上看,在电机控制算法、总线技术、动力总成等核心技术上,仍然落后于外资主流品牌。

对于2018年工业机器人的布局,汇川技术表示,要发挥“核心部件+整机+工艺”的竞争优势,继续围绕现有优势行业,深挖行业贴合、点胶、检测等工艺,对基于工艺的解决方案进行迭代。要完善轻量型六关节机器人产品系列,加强视觉软件与工业机器人的协同。要加大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渠道建设工作,发展平台型代理商和具有工艺特色的系统集成商。

目前,汇川技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为日本的EPSON、YAMAHA等品牌,但是从2017年的情况来看,目前国产机器人的销量与外资品牌相比较还差很远;此外,汇川技术在工控领域的技术营销策略能否成功复制到工业机器人领域,目前还有待考究。

值得一提的是,汇川技术提出的“核心部件+整机+工艺”的竞争策略,需要代理商和集成商共同的配合,而渠道建设则显得尤为重要。

在上市公司布局机器人业务的路径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应该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我们在后续的报道中将为您带来更多思考。

2018高工机器人集成商大会暨十佳集成商颁奖典礼

地点:东莞·松山湖凯悦酒店

战略合作伙伴:控石智能、拓斯达

合作伙伴:

利元亨、勃肯特、三扬、伯朗特、慧灵、天太

点击下面图片

扫码报名

↓ ↓ ↓

↓ ↓ ↓

那就赶紧来关注力克精密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精彩回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