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大師程硯秋,曾痛打漢奸,周總理探望他,子女未入梨園行

著名京劇藝術大師、程派藝術創始人程硯秋,和梅蘭芳、尚小云、荀慧生並稱為“京劇四大名旦”。他18歲走紅上海,1958年3月9日因心臟突發性梗塞去世,年僅54歲。

京劇大師程硯秋,曾痛打漢奸,周總理探望他,子女未入梨園行

紀念程硯秋先生誕辰一百週年的文獻紀錄片上有樣一段話:他是舞臺上神采奕奕、魅力四射的絕代名旦,他創始的程派唱腔獨樹一幟、風靡天下,歷久而彌新;他創造的程派藝術,成為京劇旦角藝術的一座里程碑。他站在二十世紀前半葉的文化中心,是一個永遠值得紀念的名字——程硯秋,100年前誕生的京劇大師。

京劇大師程硯秋,曾痛打漢奸,周總理探望他,子女未入梨園行

程硯秋,1904年1月1日出生,原名“承麟”,滿洲正黃旗人,後改為漢姓程,初名“程菊儂”,後改“豔秋”,字“玉霜”。1932年起更名“硯秋”,改字“御霜”。

1922年10月,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引起轟動。10月30日《申報》刊登《觀豔雜談》一文說:玉霜眉如遠山,極幽嫵之長,顰時偶淺展,輕施無不奇豔。

京劇大師程硯秋,曾痛打漢奸,周總理探望他,子女未入梨園行

1938年,程硯秋第七次赴上海表演。11月01日《申報》刊登《程硯秋登臺第一聲》說:程硯秋之玉堂春,新腔百出,自成一家,西皮慢板固佳,而原板二六流水,尤多好腔。硯秋之長處,在嗓音雖走細弱,而守眼十分清晰。

京劇大師程硯秋,曾痛打漢奸,周總理探望他,子女未入梨園行

從1925年到1938年,程硯秋集創作、演出、導演三者於一身,他編創了不少優秀的劇目,如《文姬歸漢》《竇娥冤》《碧玉簪》《鎖麟囊》等。

程硯秋在北平淪陷時,以“停演”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他痛打幾名漢奸的壯舉,讓人稱道。

京劇大師程硯秋,曾痛打漢奸,周總理探望他,子女未入梨園行

程硯秋不但是著名的京劇旦角,他對整個京劇、戲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北平和平解放之後,周恩來曾登門探望程硯秋。1949年,程硯秋作為特邀代表,參加全國政協第一屆會議,1950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1953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副院長,1957年由周總理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京劇大師程硯秋,曾痛打漢奸,周總理探望他,子女未入梨園行

1956年,北京電影製片廠為他拍攝《荒山淚》,並拍攝他結合劇情創作的二百多種水袖的表演。

1957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請他和楊寶森合錄了《武家坡》一劇。

京劇大師程硯秋,曾痛打漢奸,周總理探望他,子女未入梨園行

程硯秋先祖隨多爾袞入關,戰死沙場。程硯秋父親榮壽,是八旗子弟,世襲將軍之爵。

經梅蘭芳與其原配夫人王明華介紹,程硯秋娶果素瑛。因種種原因,其三子一女均未入梨園行。

京劇大師程硯秋,曾痛打漢奸,周總理探望他,子女未入梨園行

1958年3月9日,程硯秋因病去世,葬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每年都會有很多戲迷來祭奠這位藝術大師。

程硯秋墓碑造型別致,與眾不同,有濃厚的人文氣息,碑文概括了他的一生。程硯秋和夫人果素瑛都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卻不同穴。

京劇大師程硯秋,曾痛打漢奸,周總理探望他,子女未入梨園行

北京有程硯秋故居十幾處,其中位於西城區西四北三條39號的程硯秋故居,佔地面積390平方米,兩進院落,前院為會客廳和書房,名“御霜書齋”,室內陳設基本保持原狀。

京劇大師程硯秋,曾痛打漢奸,周總理探望他,子女未入梨園行

1938年至1958年程硯秋在此居住,是他居住時間最長的一處,是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