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氨基蒽醌產業發展分析

1- 氨基蒽醌產業發展分析

1、精細化工行業是各國化工行業發展的重點

精細化學工業是生產精細化學品工業的通稱,簡稱“精細化工”。精細化學品這個名詞,原指產量小、純度高、價格貴的化工產品,如醫藥、染料、塗料等。

近年來,各國專家對精細化學品的定義有了一些新的見解,歐美一些國家將產量小、按不同化學結構進行生產和銷售的化學物質,稱為精細化學品(finechemicals);把產量小、經過加工配製、具有專門功能或最終使用性能的產品,稱為專用化學品(specialty chemicals)。中國、日本等則把這兩類產品統稱為精細化學品。精細化工行業是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中最具活力的新興領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精細化工產品種類多、附加值高、用途廣、產業關聯度大,直接服務於國民經濟的諸多行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各個領域。大力發展精細化工已成為世界各國調整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結構、提升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產能和擴大經濟效益的戰略重點。

1-氨基蒽醌產業發展分析

縱觀近20多年發展歷程,各國尤其是美國、歐洲、日本等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發達國家及其著名的跨國化工公司,都十分重視發展精細化工產業發展,把精細化工作為調整化工產業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國際競爭力的有效舉措,世界精細化工呈現快速發展態勢,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進入21 世紀,世界精細化工發展的顯著特徵是:產業集群化、工藝清潔化、節能化,產品多樣化、專用化、高性能化。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1- 氨基蒽醌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近十多年來,我國也十分重視精細化工的發展,把精細化工,特別是新領域精細化工作為化學工業發展的戰略重點之一和新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入多項國家計劃中,從政策和資金等多個層面予以支持。精細化工業已成為我國化學工業中一個重要的獨立分支和新的經濟效益增長點。我國精細化工的快速發展,不僅基本滿足了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且部分精細化工產品,還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能力,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重要的精細化工原料及中間體的加工地與出口地。

2、1- 氨基蒽醌所生產的蒽醌類染料為高端染料,技術含量高,具有較高門檻

(1)染料中間體行業概述

染料中間體泛指用於生產染料和有機顏料的各種芳烴衍生物,以來自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苯、甲苯、萘和蒽等芳烴為基本原料,通過一系列有機合成單元過程而製得。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染料中間體的應用範圍不再僅限於染料製造,已擴展到製藥、農藥、信息記錄材料、助劑、表面活性劑、香料、塑料、合成纖維等的生產和製造。染料中間體主要有苯系中間體、甲苯系中間體、萘系中間體和蒽醌系中間體四大類,此外還包括一些雜環中間體。生產中間體常用的反應過程主要有硝化、磺化、鹵化、還原、胺化、水解、氧化、縮合等。一個結構複雜的中間體可通過多個單元過程合成,但可採用不同的原料和合成路線。

染料中間體品類較多,早期的染料中間體如硝基苯、苯胺、苯酚、氯苯和鄰苯二甲酸酐等,因用途廣且用量大,已經成為基本的有機中間體,世界年產量一般在百萬噸以上。現在最重要的染料中間體主要包括鄰硝基氯苯、對硝基氯苯、鄰硝基甲苯、對硝基甲苯、2-萘酚、蒽醌、1-氨基蒽醌等。

(2)1- 氨基蒽醌所在產業鏈及其在染料行業中的應用

1-氨基蒽醌,又稱1-氨基-9,10 蒽二酮,分子式為C 14 H 9 O 2 N,外觀為紅色或棕紅色針尖狀結晶物,有輕微毒性,不溶於水,溶於乙醚、氯仿、冰醋酸和苯,微溶於乙醇,在濃硫酸中呈黃色。1-氨基蒽醌是合成蒽醌染料的重要中間體,其用途廣、耗量大,是生產溴氨酸、吡唑蒽酮的主要原料,主要用於生產蒽醌類結構的分散染料和還原染料。

蒽醌是合成蒽醌型染料的母體,是分散染料、活性染料、還原染料以及酸性染料的基礎原料。以蒽醌為原料,經磺化,硝化等,可得到應用範圍很廣的染料中間體,用於生產蒽醌系分散染料、還原染料、活性染料等,形成色譜全,性能好的染料類別,據統計蒽醌染料有400多個品種,在合成染料中佔有較為重要的地位。

蒽醌類染料中間體的上游行業為基礎化工行業,通過向上遊採購苯酚、苯酐、三氯化鋁、純苯,合成蒽醌及蒽醌類的染料中間體,再進一步生成蒽醌類分散染料、還原染料,最後用於下游印染行業滌綸、醋酸纖維、棉織物、滌棉混織等紡織物的印染。

1-氨基蒽醌主要用於生產蒽醌結構的分散染料和還原染料。分散染料是一類水溶性較低的非離子型染料,最早用於醋酯纖維的染色,稱為醋纖染料。按其化學結構主要可分為蒽醌、偶氮和雜環三大類。蒽醌結構的分散染料生產週期長、價格高、色澤鮮豔,勻染性好,耐日曬、耐洗、耐酸鹼、耐汗漬,主要用於中高檔織物的染色和印花。

還原染料是指經還原成為隱色體而後染色的不溶性染料,先在鹼液中經還原作用變成可溶性的隱色體鈉鹽而為纖維素纖維吸著,再經過氧化,恢復成原來的不溶性染料,一般耐洗、耐曬堅牢度較高,按其化學結構主要可分為靛類和蒽醌兩大類。蒽醌結構還原染料色譜齊全,堅牢度高,具有優異的耐氯漂、耐日光、耐汗漬、耐洗滌性能,主要用於中高檔纖維素纖維的染色及印花,該類染料不含有在特定條件下裂解產生24種致癌芳香胺的偶氮結構,不是過敏性染料和致癌性染料,不含有環境激素,而且使用時排放的廢水色度低,是禁用染料的重要替代品種之一。

近年來,由於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為高端染料蒽醌類染料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蒽醌類分散染料和還原染料技術含量較高,因此對染料企業的技術研發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

3、 影響行業發展的有利因素

(1)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

染料行業是國民經濟的傳統產業,國家產業政策大力引導染料行業加大技術投入,支持染料行業從傳統的粗放型、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向集約化的資本密集型產業轉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頒佈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 年本)(2013 修正)》明確了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和重點,其中將“高固著率、高色牢度、高提升性、高勻染性、高重現性、低沾汙性以及低鹽、低溫、小浴比染色用和溼短蒸軋染用的活性染料,高超細旦聚酯纖維染色性、高洗滌牢度、高染著率、高光牢度和低沾汙性、小浴比染色用的分散染料,用於聚酰胺纖維、羊毛和皮革染色的不含金屬的弱酸性染料以及染料及染料中間體清潔生產、本質安全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列入鼓勵類投資項目。

(2) 國際製造能力轉移

由於投資成本、運營成本太高,歐美髮達國家的染料製造商紛紛將生產能力向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轉移,在當地建立合資企業,或與當地的生產商進行多種形式的合作。我國的染料和染料中間體生產企業在這種背景下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一方面國際製造能力轉移為國內企業創造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國內企業通過與國外製造商的合資合作,可以快速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為形成核心競爭能力打下基礎。

(3)產業資源優勢

我國染料企業在土地使用、能源、基礎設施及公用工程和染料中間體配套方面都有較大的優勢。石油、煤炭工業是我國的優勢工業,為染料工業提供了原料和能源的保證;我國是紡織大國,染料及顏料應用領域廣泛,使得我國染料工業的產品有著較穩定的市場基礎。此外,我國的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力“廉價質優”,在染料這樣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具有比較優勢。

1-氨基蒽醌產業發展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