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有哪些著名的军事指挥官?

磊慧鑫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随之展开血腥屠城,举世震惊,国际舆论纷纷强烈谴责。日军大本营心虚,只得把南京大屠杀的元凶、时任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调回国内,改派原日本陆军首脑之一的教育总监畑俊六大将接任。畑俊六出身于日本武士家庭,他的哥哥即是原关东军司令畑英太郎,1930年在沈阳关东军司令部暴病而亡。畑俊六的到任,使中国军队又遇到一个强劲对手。



畑俊六到任后,即发动徐州会战。中国守军虽取得台儿庄大捷,但日军在畑俊六的指挥下,对徐州守军形成四面合围,1938年5月19日,日军占领徐州。

徐州失守后,为阻滞日军西进,蒋介石下令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日本大本营令畑俊六沿长江两岸发动武汉会战,意图彻底击溃中国军队。

日军调整作战计划:由畑俊六指挥笫11军和第2军负责武汉作战。冈村宁次指挥第11军沿长江雨岸进逼武汉;第2军由东久迩宫稔彦王从大别山脉北部进攻。9月29日,武汉门户田家镇要塞失守,10月,武汉三镇相继失守。


畑俊六在侵华战场屡立战功,武汉会战后调回国内先后任军事参议官、侍从武官长、陆军大臣等职。

1941年3月,畑俊六重返侵华战场,接替西尾寿造,出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

1942年4月,美国空军因日本偷袭珍珠港,报复性地轰炸了东京,美机就近停靠浙江机场,日本恼羞成怒,命畑俊六发动浙赣会战。畑俊六指挥日军稳扎稳打,中国军队最终失利。

日军的“一号作战”,即我们所说的豫湘桂会战的计划,也是由畑俊六拟定的。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畑俊六投入了51万余人兵力,历时8个月,中国军队60余万兵力被击溃,中国有5个省份的部分区域被侵占,140余座城市被占,7个空军基地、36个飞机场被占。

此后,畑俊六一路高升,晋升为陆军元帅,后任第2总军司令。战后,畑俊六被判处无期徒刑,但关押不到10年后被假释。1962年5月10日,畑俊六在一家旅馆猝死。


岁月是一条河流


1、石原莞尔

日军中凤毛麟角的天才型战略家。最早提出以日本为中心的东洋文明和以欧美为中心的西洋文明必然走向终极对决,但是以目前日本实力尚未做好最后决战的准备,解决实力问题只能是入侵中国。而入侵中国的第一步则是吞并满蒙!

于是,石原莞尔利用中国国内的矛盾和国际矛盾,亲自策划并指挥了吞并满蒙的九一八事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以极低的成本将满蒙吞并。

按照石原莞尔的思路,吞并满蒙后应该停下来消化胜利果实,致力于满洲的建设而不能马上扩大对中国的战争。如果按照这一战略进行下去,日本即便不会赢得战争胜利,那至少不会输的太惨。只可惜,杀红了眼日本军人以及日本军方政出多门的痼疾,日军很快在北起华北、南到华东不停的向中国军队挑衅,一步步走上了对中国、美国的全面战争的不归路,直至灭亡。

2、山本五十六

日本海军大将,联合舰队总司令,策划并实施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军远程奔袭行动——偷袭珍珠港。

有朋友认为,对美国开战是日本的一大败笔,原因是双方战争潜力差距太大。作为曾经就读于哈佛大学和日本驻美国武官的山本五十六对此自然心知肚明,但是他更清楚日本要夺取拥有丰富的战争资源之地——南洋,驻扎在夏威夷正对着日本本土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如同达摩克里斯之剑随时会挥向兵力空虚的日本本土。不过,山本同时认为,美国虽然潜力巨大,但是实际力量特别是海军力量全部集中在太平洋舰队,一旦将其打垮,美国很难在短期内将其恢复。日本就可以趁着这个空挡横扫南洋,然后停下来利用南洋资源维持战局。

因此,袭击珍珠港虽然是山本五十六空前绝后的一次冒险行动,但绝对是集智慧、胆略、军事技术、兵种协同于一体的行动,而不能简单的归诸于冒险、疯狂!

3、冈村宁次

号称日本军界三杰之一,先后担任日军第11军司令、华北方面军司令、中国派遣军司令,从20世纪20年代末参与制造济南惨案开始直至抗战胜利,一直作为日军的头号战将先后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国军队作战。全面抗战爆发后,冈村宁次指挥日军第一支机械化兵团——第11军长期在华中与中国军队第五、九战区近百万大军作战,其惯用的长途奔袭、穷追猛打、速进速退战术曾让中国军队吃尽了苦头。

1941年开始,冈村宁次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开始与八路军作战。针对八路军飘忽不定、寓兵于民的特点,冈村推行凶残的大扫荡及烧光、杀光、抢光政策,华北抗日军民一度遭到空前严重的摧残,八路军一度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逐步南调,局面才有所好转。

作为侵华日军最为凶悍的战将之一,冈村宁次始终以夺取大西南、彻底摧毁中国国民政府以迫使中国屈服最为最高战略目标。

1944年1月,冈村担任第6方面军司令,参加一号作战,即豫湘桂会战,第一个回合就打垮了在河南的中国军队汤恩伯部40万大军。在桂柳会战中,曾制定了围歼中国军队的计划,结果因第11军司令横山勇贪功冒进而泡汤。

1944年11月,冈村担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针对太平洋上对日本越来越严峻的局面,冈村构思了一个在中国大陆发动大规模攻势摧毁中国国民政府,从而达到将太平洋盟军主力向中国大陆吸引减轻日本本土的压力。只可惜由于日军众将对战争结局已经完全丧失了必胜的信念,冈村的计划根本没有执行。

1945年9月,日本战败投降后,作为头号战犯的冈村宁次被蒋介石暗中救下,并一度为蒋介石打内战出谋划策,曾建议在解放军新开辟的大别山根据地搞三光政策。

晚年冈村回到日本,这个侵华战争的头号恶魔1966年在经历了丧子之痛后,也最终因心梗而死,结束了凶残的一生。


20世纪战史大揭秘


谢邀!我是宇泽历史,下面由我来为你解答这个问题,以下均为个人看法,如有兴趣,可以详细补充。

二战时期日本比较著名且厉害的指挥官还蛮多的,例如我所知道的如海军的山本五十六、南云忠一,日本陆军的“名将之花”阿部规秀,还有在抗战时期被我中国空军所击毙的日本陆军航空中将小笠原数夫,以及乘坐飞机被中国军队高炮连击毙的日本陆军将领冢田攻。

总之,二战时期日本著名的军事指挥官还是挺多的,但他们最后的下场不是在战场上被击毙就是在战后被告上军事法庭处于死刑,当然我对日军指挥官印象最深的还是在硫磺岛战役中战死的日本陆军大将粟林忠道。

粟林忠道是一个典型的“美国通”,其曾于1927至1931年先后两次出使美洲,任驻当时日本于美国以及加拿大的武官,还曾在哈佛大学学习,并研究美国军事,是当时日本陆军当中极个别熟悉美军军事特点的高级将领。在回国后粟林忠道还担任了骑兵联队长的职务,在侵华战争期间,其作为骑兵第2旅团长、骑兵第一旅团长等职,驻扎在内蒙古前线。

当然,真正让人了解这位“美国通”的日本陆军军官正是在日本投降前期所爆发的硫磺岛战役。1941年9月粟林忠道所处的骑兵旅团正式被解散改编为机械化部队,其也被调至广州并于12月辅佐日本陆军中将酒井隆司令官指挥了香港战役,迫降了英国以及加拿大军队。1944年由于粟林忠道所处的驻地失火引咎辞职,被日军大本营从满洲调往了硫磺岛,负责防御硫磺岛。

硫磺岛战役于1945年2月爆发,而当时的日本正处于国力亏空走下坡路的趋势,整个日本联合舰队基本上已经全军覆没,美日太平洋战争也接近尾声。粟林忠道作为硫磺岛的最高指挥官只率领了一个临时拼凑起来的陆军师团,总兵力大约为两万三千余人,而美军的兵力大约为七万余人,并且还有军舰火炮的火力压制与掩护,这也使得硫磺岛战役成为了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最为激烈的战斗之一。

粟林忠道也深知此次战役即将失败,他在给妻子的信中说到:“我或许不会活着回来,但你放心,我决不会给我们的家庭带来耻辱,我一定会对得起我们栗林家的武士门风。” 在战术方面上,粟林忠道一改往日日军的自杀式冲锋战术,而是告诫自己的士兵要运用近距离射击,分兵机动防御以及诱导美军深入,还号召每个守岛士兵必须杀死十个美国士兵。

在岛上防御方面,粟林忠道则是以滩头防御为辅而是将整个折钵山为核心阵地进行防御,以迫使美军士兵深入并展开丛林激战。想一想,粟林指挥的守岛士兵总共也就两万三千余人,还有大多数是老兵新兵拼凑起来的军队,甚至最小的士兵才14岁,也没有后勤补助,在武器方面美军也是处于压制性的优势。




根据战后日本战俘的描述,粟林忠道每天都在岛上进行巡逻,以至于每个普通的日本士兵都见过他们的最高指挥官,这一点着实让美军感到惊讶与敬佩。当时的美军认为只需要五天就可以拿下硫磺岛,但是令美军意想不到的是此次战争足足花了一个多月在海军与空军配合下还是阵亡了阵亡6800多名美军士兵才换回了硫磺岛战役的胜利。


而粟林忠道也在战争中死于美军的炮火,出击之前粟林曾对部下下了“不要将我的尸体交给美军”的命令,所以是带着一个小铲子冲锋的,在粟林战死后其身边的最后一个参谋长也将其就地掩埋。战后统计日军两万三千余人除了一千多人被俘之外,其余两万多人全部战死。


宇泽历史


中日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寇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畿惨败于薛伯陵,但是因为与皇室关系深厚,仅以转任关东军第二方面军司令了事,看来任人唯亲这事日本人也不能免俗。

第11军是日军在华唯一的野战兵团,为恢复士气和重振旗鼓,日军大本营特地将“南方军总参谋长”冢田攻调回武汉,岂料这货命苦,坐飞机上任路过大别山区的时候,被桂军第48军138师的高射炮给揍了下来,于是关东军第四军司令横山勇中将走马上任,华中国军迎来了最凶恶的一个敌人。



横山勇与号称“日本第一兵家”的石原菀尔是同学,私交尚好,一起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1期。横山勇还是陆军大学的“军刀组”,1932年即已担任“关东军附”,学历和资历是没得说的。自从石原被踢出陆军核心后,横山勇大约受了些影响,一直在关东军坐冷板凳,太平洋战场和关内战场都没他的份,然而冢田攻的意外毙亡,终于让横山勇有了一展身手的机会。

1943年1月,横山勇到汉口司令部上任后闭门三日不出,仔细研究了冈村、园部和阿南三个前任的作战记录,得出了常德战略位置高于长沙的结论,同时为了解除第11军的后顾之忧,上任第一仗却是动用五个师团钳击洪湖地区的王劲哉部,惊得所有参谋目瞪口呆。横山勇以“牛刀杀鸡”的战术横扫半独立状态的128师,俘虏王劲哉本人,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第11军的士气,名将水平初露。尽管在后面扩大战果的鄂西会战中稍有挫折(石牌保卫战),然逼得已经就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的陈诚亲自飞回第六战区指挥,确实说明这货是个厉害角色。



(抗日名将孙连仲)

江北战局稳定后,横山勇终于腾出手来发起常德攻略战,第11军以不规则的机动路线,让第六战区司令孙连仲和第九战区薛岳无法判断日军的攻击重点,战役企图隐蔽的非常成功。当国军两翼部队被驱散后,日军主力突然深入兵力空虚的常德地区,几乎全歼余程万的57师,反手重创了前来增援的方先觉第10军,最后在两个战区国军的重兵合围下全师而退,抛开民族立场,横山勇的指挥能力确实超过当面国军的高级将领,包括薛岳本人。

横山勇是个自恃很高的家伙,有抗上和抗命的毛病,常德会战前因为借兵就跟“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搞的很不愉快,当日军大本营1944年准备成立第六方面军电询横山勇的意见时,他的回电是:可以,将第11军升格即可,骄狂之态毕露。可惜没有后台的妖怪是成不了精的,第六方面军成立后,却调来了第11军的首任司令冈村宁次担任司令官,自此,这两个较有能力的侵华日军将领互相很是不顺眼。



在接下来的“长衡会战”中,横山勇指挥第11军的七个师团,以两翼重兵的战术完败薛岳的“天炉战法”,终于攻克长沙,随即直扑衡阳,围攻方先觉第10军整整47日,终因弹尽粮绝和援兵无望,迫降黄埔三期方先觉。第二阶段的“桂柳会战”,陷全州,取桂林,不顾冈村宁次要求收兵的命令一直进犯到贵州独山,致重庆震动,是国民党军队“豫湘桂大溃败”的元凶之一,与坂西一郎的第20军兵败雪峰山相比,横山勇确实是抗日战争末期日军将领的另类,值得注意的是,日军此时已经失去制空权。

冈村宁次年内再升“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对不听招呼的横山勇痛下杀手,连其手下几个师团长赤鹿理、山本三男一块修理,通通打发回日本老家,1945年的日军,其实从骨子里已经透出腐朽之气,战败只是时间问题。但是横山勇在中国战场的这两年,着实给中国军民带来巨大损害,是国民党军队比较惧怕的重要对手。

(喋血孤城里的日酋横山勇)

回国任职第16方面军司令的横山勇,因为在管区内出现美国飞行员被杀事件,战后被远东军事法庭判处绞刑,由于身体原因没有执行,1952年病死于东京巢鸦监狱,罪恶累累,死有余辜。


度度狼gg


我只记得“名将之花”阿部规秀!

1907年,阿部规秀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并加入日本陆军。从此,阿部规秀依靠出色的能力,屡次被提升,颇受日军大本营的赏识。1937年8月2日,阿部规秀就晋升为陆军少将,并出任关东军第一师团步兵第一旅团旅团长,率部入侵中国东北。1939年10月2日,晋升为陆军中将,被日本国内誉(吹嘘)为"名将之花"。

1939年11月3日,阿部规秀手下的第一大队被八路军消灭,仅有少数人逃走,13人被我军俘获。刚晋升中将的阿部规秀很生气,亲自率领第二、第四大队1500余人扫荡我抗日根据地。阿部规秀还把已经被我军掩埋的日军尸体挖出来,烧(烤)了!虽然,阿部规秀喜欢吃人肉,但是,手下人都看着呢,没好意思下嘴。就这样,阿部规秀率领被自己战友尸体肉香熏蒙的日军,继续扫荡我抗日根据地。

最终,在黄土岭一带日军与我八路军交上火。阿部规秀被我八路军包围在上庄子附近约5里长、百余米宽的山沟里,“名将之花”成了瓮里的王八。

11月7日下午3时,八路军第一团团长陈正湘、政委王道邦发现在一个名叫教场的小村庄的一座小院内,设有日军的临时指挥所。于是,调来一门山洞型82迫击炮,由炮手李二喜与连长杨九坪负责炮击。

李二喜在杨九坪的指挥下,向小院发射四发炮弹。阿部规秀被炸重伤,不久死去。此时,距离阿部规秀晋升中将,才过去一个多月。不愧是“名将之花”,连击毙他的迫击炮,都出了名,被放进博物馆展览了。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感谢悟空的邀请!二战日本军国主义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其中,日军不乏“著名”军事指挥官,但个人觉得都是侵略者中的头号战犯。二战日本陆军组建了总军、方面军、军司令、师团组成的指挥层机构体系,下面从指挥层面选几个比较“能干”的日军指挥官。


总军级别——冈村宁次

总军是二战日本陆军的最高编制,属战略战役军团,直属东京陆军大本营,司令官一般由大将担任,下辖多个方面军、军、师团及其他部队。1939年9月日军成立了第一支总军,总司令部设于南京,也就是中国派遣军,负责山海关以为的中国战场,由西尾寿造大将担任首任总司令、冈村宁次1944年任第三任总司令。

七七事变爆发后,时任第二师团长的冈村宁次奉命组建了第11军、隶属华中派遣军参加了武汉会,冈村宁次率领第11军五个半师团负责主攻武汉沿江两岸陈诚是第九战区和李宗仁的第五战区,历史四个多月的战斗击败国军上百万人,同年占领武汉并设司令部于此。1939年四月率领第11军攻占了南昌,五月和九月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和随枣会战、与薛岳交手、未分胜负,九月第11军编入日军中国派遣军战斗序列,作为直属单位,也是中国战场的唯一野战军团和正面主力。


1941年冈村宁次晋升为大将并出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并开始制定华北作战计划,开始对整个华北地区进行残酷大扫荡,对我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也因此而牺牲,在大扫荡中敌后战场的损失比敌前损失还大,冈村宁次成为了国共两军最难对付的日军将领。由于战功冈村宁次1944年出任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是日军在华的最高指挥官。

冈村宁次做为侵华日军高级指挥官,为人冷静、细致周密、善于分析总结经验,对中国战场有独特的认识,日本占领东北后强烈反对扩大战事,认为以日本的兵力不足以有效占领中国,事实证明冈村宁次是正确的。连彭老总曾说过冈村宁次是一个厉害的人物,很多地方都值得学习。


方面军级别——山下奉文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先后逐渐过21个方面军,是临时性编制单位,总军是上一级指挥单位,一般都中将或者大将担任,方面军司令部至少下辖一个军以及若干直辖师团、独立旅团等。

山下奉文早年留学瑞士,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和日本陆军大学,七七事变爆发后出任华北方面军总参谋长,1940年赴德国学习,见识了德军现代化装备战术,1941年回国后被任命为第25军司令官,负责进攻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英美殖民地等,1944年任第14方面军司令。


1941年底,在日军夺取制海权和制空权、切断英国海上增援补给线后,山下奉文率领第25军由第5师团、第18师团和近卫师团部基干组成的精锐部队,兵力4万余人外加7万余人的支援部队。山下奉文仿照留德回来的闪电战术,采用中央突破战术,三个月的时间里横扫整个马来半岛,英印联军节节败退,最终歼灭英印联军十余万人,一举拿下马来和新加坡,并有“马来虎”之称。

军司令级别——横山勇

横山勇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41年接任园部和一郎成为第11军第三任司令官,为人老谋深算,狡奸巨猾,鄂西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会战、第三、第四次长沙会战都是他打的,都是抗战以来最残酷的战役之一。

其中鄂西会战中的石牌会战是二战史上规模最大的白刃战;常德会战和衡阳会战都是抗战最惨烈的战役,余程万的八千虎贲之师和方先觉的泰山军都是败在横山勇第11军下;第三次长沙会战失败后,横山勇总结了经验,第四次长沙会战破解了薛岳的天炉战法、占领长沙,从这几场战役都可以看出横山勇是日寇出色的军事指挥官。


赛门军略


如果要说像尼米兹,隆美尔,朱可夫和巴顿这样既闻名于世界,指挥又及其出色的指挥官的话,我认为日本只有一个,那就是山下奉文。(当然还有海军的山本五十六,在此文中就不做详细阐述了)

首先来说一说山下奉文,传说中的马来之虎。

山下奉文毕业于日本的高知海南学校、广岛陆军少年学校、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曾任驻瑞士军事研究员,驻奥地利武官,并在1929年晋升为大佐。在1930年任第三步兵联队长,在1932年任陆军省军务局军事课长,在1934年晋升为少将,在1935年任陆军省军事调查部长。

在日本挑起七七事变后,山下奉文奉命来到中国参加战争,并晋升为中将。在他指挥期间,大肆屠杀中国军民,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的罪行。次年被改任为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参谋长。

在1940年12月到1941年7月,山下奉文率领日本代表团赴欧考察德国军队,他从德国人首创的闪电战战术中得到了很大启发,并在日后的日本对英殖民地战争中发挥了极大作用,就是马来半岛之战。

在1941年12月9日,日本航空队空袭马来北部的机场,158架英军飞机被日本炸的只剩下的十架,并在次日干掉了英国远东舰队,给予英军重大打击,使英国在马来半岛彻底失去了制空权和制海权。

在拿到了制空权和制海权之后,在1941年12月2日,山下奉文采取中央突破的快速机动战术(山下奉文自称为“电钻战”,不过说实话,这tm就是缩水版闪电战;套路简直一模一样啊有木有。说是机动吧,实际上也就是轻型坦克后面好多单兵自行车跟着……)一举突破英军北部防线;之后挥师南下,9万英军纷纷被日军强大的作战力打得溃不成军。最终在1942年2月11日早晨获得了胜利。这也是山下奉文的成名之战,至此之后,马来之虎这个称号非他莫属。

但是山下奉文在新加坡和中国犯下的屠杀罪行是不可原谅的,他在马来半岛上的胜利也不能掩饰他手中拿着的屠刀。最终山下奉文在日本投降一年多后的1946年2月23日被处于绞刑。

其实我觉得,某军之粪阿部规秀也算是著名的指挥将领,毕竟连吃人肉这种事情都干得出,实属“优秀”。


二战吐槽君


山本五十六、山下奉文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日军将领就不说了,以下介绍几位大家可能了解较少的二战名将。

宫崎繁三郎

二战中日本屈指可数的野战指挥官。1892年出生于岐阜县,曾就读于陆军士官学校(26期)、陆军大学。

1939年参加诺门罕战斗,任步兵第16联队长。此战,日军几乎损失一整个师团,当然,苏军的损失还在日军之上。宫崎的部队击退了苏联的战车部队,并占领了敌人的阵地,被评为诺门罕一役中,日军唯一的胜战指挥官。他在日本占领之地埋石,为战后国境线的划定立下了功劳。

日军在诺门罕战役中埋下的石头

1944年的印缅战场,愚将第15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无视补给问题,发动英帕尔战役,造成日军死伤7万人。当时的陆军少将宫崎是第31师团步兵团长。当时佐藤幸德师团长抗命撤退,而命宫崎就地死守。宫崎用各种方法延迟英军,为其他日军撤退争取了时间,并在收到撤退命令后殿后。英帕尔战役后,宫崎任第54师团长,虽然此时日军在缅甸形势不利,缅甸方面军指挥官木村兵太郎逃走,日军战线崩溃。但宫崎仍能在困境中击败英军,最大限度地保全本军。

大佐时代的栗林忠道

栗林忠道

也许你没听过这人,但是《硫磺岛来信》应该听过,没错,栗林忠道最后就是硫磺岛的守将。

1891年生于长野,1912年就读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1920年就读陆军大学。曾担任驻美国、驻加拿大武官,属于“知美派”,在陆军内是少数派,反对对美开战。

1937年晋升大佐,任陆军省兵务局马政科长,1940年晋升陆军少将,骑兵第2旅团长,后转第1旅团长。

1941年9月,担任进攻香港的第23军参谋长,1943年6月晋升中将,任近卫第2师团长。1944年6月,到任硫磺岛,7月兼任小笠原兵团长,“小笠原方面陆海军最高指挥官”。

栗林忠道考虑到不可能阻止美军登陆,所以做好阵地战、游击战的准备,构建坚固的地下阵地,并禁止士兵自杀、自杀式的万岁攻击、撤退。硫磺岛之战,美国集中了3倍于日军的兵力,最后以死伤超过日军的惨重代价取得了硫磺岛。

木村昌福

1891年出生于静冈县。海军兵学校第41期入校,最后军衔海军中将。

开战时为巡洋舰铃谷舰长,1943年7月成功指挥阿留申(基斯卡岛)撤退,成功撤回5千人。1944年莱特岛运输作战“多号作战”二度指挥成功,接着指挥“礼号作战”,礼号作战击沉美军运输船一艘,飞机数十架,这是日军在南方“最后的胜利”。


元和拾一年


身为一款海战游戏,我就从海军方面说几个有名的军事指挥官吧。

1、山本五十六。这个应该是耳熟能详的,制定偷袭珍珠港计划的就是他。

2、南云忠一。中途岛海战就是他指挥的。

3、山口多闻。飞龙号航空母舰的指挥官。中途岛海战失败后拒绝撤退,指挥飞龙号对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实施反击,后遭到舰载机围攻而沉没。

4、古贺峰一。山本死后的接替者。刚接替还没什么大作为,就在飞机事故中遇难了。

5、小泽治三郎。日本空母联合舰队司令官。最著名的时间,就是率领日本残存的空母联合舰队去莱特湾海战中充当诱饵。

6、栗田健男。战队司令官。莱特湾海战,率领日本最后的战列舰联合舰队突入萨马岛,最后撤退。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细数了。而且日本在二战时期,犯下了涛涛罪行,相当一部分将领都是甲级战犯。


战舰世界


日本在二战中有哪些著名的军事指挥官,这个话题实在是太敏感了,咱们还是说日本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的著名军事指挥官吧。 1940年8月1日外务大臣松冈洋右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口号。这个所谓的共荣圈在地理上包括“以日满华为基干,自印度以东及澳洲纽西兰以北的南洋区域为一圈,”日本要把这一篇广袤的地区变成自己的实力控制范围。为了到达这个目的日军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在太平洋战争的战略指挥方面,日军最著名的军事指挥官南方军司令是寺内寿一大将,在他的指挥下从1941年12月7日开始,到1942年5月,日军经过五个多月的战斗,日军几乎达到了原定的全部战略目标。日本在征服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之后,控制了这个地域的1.5亿人口和386万平方公里土地。连同以前侵占的地区,包括半岛地区、我们的沦陷区和印度支那,总面积达7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亿,形成了一个北起阿留申群岛,南临澳大利亚,西迄印度洋的庞大殖民帝国,基本上实现了“大东亚共荣圈”的扩张计划。要知道在上世纪40年代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下,这真的算得上是奇迹。因此寺内寿一获得元帅军衔。



在太平洋战争的战役指挥方面,最出色的指挥官应该是号称马来之虎的山下奉文大将,日军在这次作战中最重要的是攻占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的英国海军基地新加坡,当时住马来亚的英国守军共8.8万余人,山下的25军加上支援部队7万人一共是11万人,而且是从中国的海南三亚劳师远征跨海作战,在3个多月的日子里,日军在山下奉文的指挥下,千里跃进马来半岛一举成功,马来亚英军司令帕西瓦尔中将,亲自举白旗投降。



山下奉文不仅是进攻一流,防守也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在1945年日本败局已定,没有制空制海权的情况下,山下指挥的缺少重武器和弹药的日军开始了直到宣布战争结束为止的菲律宾战役,仅马尼拉战役就让装备精良的美军打了一个月,这是在当时几个师团分一个标准师团弹药的情况下取得的,直到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美军也没有完成菲律宾战役,可见其军事指挥水平。



再说个被日本军事评论家评为“优秀的战术家”的牛岛满,1944年8月8日-1945年6月23日任第32军司令官,受命指挥2师1旅进行冲绳岛战役,在战役前夕,日军大本营判断错误,把最有战斗力的第九师团抽出,而补充的部队迟迟不到,打乱了牛岛满的全部作战计划,因而战役开始日军就没有获胜的希望,牛岛满在小岛上组织了抗击,使美军付出了6.5万人伤亡、第十军司令巴克纳中将阵亡的沉重代价和三个半月的时间,打出了堪称经典的防御战。 这还仅仅是日本的陆军指挥官,在二战中的海军方面,太平洋战争的海战规模和范围远超欧洲战场,特别是日本海军和美国海军的以航空母舰间的海军航空兵的大厮杀,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大搏杀,日军在国力远远落后于美军的情况下,确实展现了他们的专业的军事素养,这点连美国海军都是极其钦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