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東試點綜合管廊 建設地下百年「大動脈」

(李雋)“傳統破路直埋的方式,最多能使用20年,城市綜合管廊的靈活設計使用壽命可以長達100年以上。”中國建設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青海投資公司總經理李名偉17日在青海省海東市告訴記者,地下綜合管廊一旦建成,就相當於打造了百年的城市基礎。

城市地下管線有給水、排水、電力、通信、燃氣、熱力等6大類15餘種,建設投資分屬於不同主體。以往的城市建設中,各部門的各種地下管線往往“各自為政”被敷設在道路的淺層地下,在擴容、增容、維護時,就需要不斷對路面“開膛破肚”,既花費大量資金,又容易對交通和市民生活造成影響。

“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的目的,就是把所有的管線都納入到一個‘艙體’內,投資一次,可以永續利用百年,地面與道路不再因為管線維護而再度開挖。”李名偉向記者介紹,這樣可有效消除“拉鍊路”現象,又可以節約土地。在綜合管廊內的任何管道等出現問題,工作人員只需通過管廊的進出口即可隨時檢修,避免了修一次挖一次的情況,從而大幅減少維護成本。

2015年底,海東市根據“先規劃、後建設”“先地下、後地上”的原則,已在青海省率先建成16.79公里綜合管廊,完成投資5.75億元。2016年4月,經過激烈角逐,海東市成功躋身國家第二批財政支持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該項目在2016至2018年建設地下管廊共56.42公里,總投資34.13億元。

17日中午,記者來到了海東市樂都區繁榮北街正在施工的地下管廊。雖然地面溫度在高原的烈日下已有近30℃,但在地下管廊的施工廊道里涼氣襲人,近500米的管廊如一個時光隧道,在燈光下向兩側延伸。管廊高3米左右,兩側牆面上佈設了密密麻麻的支架,支架間空餘的地方有1米左右,可供人或小型車輛通行。廊壁兩側每條支架設置了7至8層托架,中上部管線為預留的電力線路和通信光纜,靠近地面較粗的,是供水管線。在這個管線的地下通道里,電線、通信線路、供水線路等都有自己的獨立位置。

李名偉介紹,地下綜合管廊內建有中央控制室,管廊後期建設中將安裝先進的感應設備和監控設備,可對管廊內溫度、自來水管網內的壓力、地面積水等進行24小時監測,數據會全部傳到總控制室內。如果管廊內有管線出問題,可通過管廊內的攝像頭查找到“病灶”。

為確保工程建設符合環保要求,各施工單位緊抓綠色文明施工,在市區全廊段要採取PM2.5實時監測和噴淋霧炮降塵措施,在持續做好安全質量生產的同時,進一步提高綠色環保施工意識。

據介紹,2016年海東城投公司、中建股份公司、中建五局、中港建設集團共同出資組建了海東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它就像專門的“物業公司”一樣,將負責今後海東核心區地下綜合管廊的管理及維護工作。(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