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農資經銷商是如何賣化肥走紅的?訣竅都在這裡!

大家現在化肥生意做得怎麼樣?都賺大錢了嗎?

大家可能會撇嘴:賣化肥想賺大錢?沒那麼容易!

我同大家的感受一樣:現在,化肥生意越來越難做。

一位農資經銷商是如何賣化肥走紅的?訣竅都在這裡!

一位農資經銷商是如何賣化肥走紅的?訣竅都在這裡!

化肥生意為什麼越來越難做了呢?

第一個是:價格越來越高,廠家拿架子,越來越難合作。

第二個是:農民的選擇越來越多,既要你價格低點,還要你質量好點,最好還能賒給他。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賣化肥的成了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利潤被壓得越來越薄,銷售量越來越小。賣不動貨發愁,賣動貨沒利潤還發愁。

經銷商是幹什麼的?掙錢的!

薄利多銷,薄利多銷,到了沒有利的時候,你還銷它幹什麼?

“薄利”只是一種實現提高整體利潤的手段。那麼,它就是一種工具。凡是工具的東西,都具有可選擇性。用手工鋸放倒一棵樹,比用斧子砍快;用電鋸比用手工鋸快。

我們化肥行業,普遍是使用“斧子”――就是薄利多銷。大家都大搞薄利多銷,就是惡性競爭。也不能怪我們化肥行業,中國的哪一樣產品不是這樣呢?

斧子、手工鋸、電鋸,都能將一棵樹放倒。至於選擇使用哪一種方式,你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確定。

如果能用鋸的話,你幹嗎還非要用非常不好用的斧子呢?

那麼,你可能要問我:這道理大家都懂,可為什麼多數的化肥廠家還是走薄利多銷的路子?

我解釋很簡單:他們也知道薄利多銷是笨辦法,可是他們找不到更好的辦法。也就是說,他們只有把斧子,找不到鋸。

一位農資經銷商是如何賣化肥走紅的?訣竅都在這裡!

什麼是“厚利密銷”?

我這幾年一直是走“厚利密銷”的。“厚利密銷”的運作方式與“薄利多銷”相反,屬於反其道而行之。我簡單地與大家概括幾點:

一、“薄利多銷”是種大田,“厚利密銷”是種“大棚菜”“菸草”“水果”。

美國怎麼種田?人家是大農場,動不動幾百畝、幾千畝,全部機械化作業。你中國農民種糧食怎樣與人家比?沒辦法比!

那麼,你怎麼辦?你就不種田了嗎?

當然了,田還是要種,不過你不能像人家那樣種田,你要找準自己的優勢。

變個思路,我不跟你比種糧食,我種大棚菜――這就是厚利密銷。雖然你家底厚,能種幾十畝地田,收入很可觀;我種大棚菜,可能只有一兩畝,但是我的單位產出率非常高,回報非常可觀。

二、“薄利多銷”是“陣地戰”,“厚利密銷”是種“游擊戰”。

革命戰爭有過血的教訓,就是左傾,叫花子跟龍王比寶,硬跟非常強大的敵人搞面對面的“陣地戰”,結果連自己辛辛苦苦建起來的幾塊根據地都丟了。

“游擊戰”的精髓是什麼?不跟敵人正面接觸,讓對手找不到你。

我做代理的時候,別人的網點佈局到縣一級;我做到了鄉鎮一級;這幾年,我們做自己的產品、自己的品牌,別人的網點有的已佈局到村一級,我們則做到農戶家裡。我們的營銷策劃書做了4個月,有5萬多字,最後訂稿時,只一句話:產品門到門,服務面對面。

不管原先做代理,還是現在做自己的產品,我的利潤都比別人高得多。一些同行不理解,覺得不可思議:大家一塊賣貨,一起競爭,你為什麼價格就賣得高?

其實, 他們不明白,我與他們進行的是錯位競爭,就是不在一個平面上競爭。他們那個競爭平面上,大家爭得頭破血流,不得不薄利多銷;我的這個競爭平面上,很多時候 只有我自己,競爭很少。

三、“薄利多銷”要做品牌,品牌形象卻“大而化之”;“厚利密銷”更要做品牌,品牌形象卻必須“觸手可及”。

任何所謂的大品牌,在全國或者一個省或者幾個省,知名度可能非常高。但是,它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都是“大而化之”的,並不能自然而然地轉化成銷售。真正能轉化成銷售的,是代理商了網點在狹小區域內,通過自己的努力塑造的“觸手可及”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一些大品牌,他說自己打了多少廣告,知名度有多高。你認,我認,賣化肥的可能都認。可是,農民認嗎?我告訴大家,目前中國市場真正讓農民認可的複合肥品牌一個沒有;那些所謂的大品牌的知名度絕大多數是廠家自許和業內認可。

所以,做為一個代理商或者經銷網點,要學會做“小品牌”。“小品牌”並不是說廠家的規模小,而是“小區域”,就是在你自己的地盤內形成強勢。

以上是一個地區經銷商的心聲,不過從他操作的一些實際的手法,多少對我們也有很大的啟發。


作物病害不發愁,點擊下方“瞭解更多”,下載神農識,拍一拍,病蟲害問題立馬解決。快捷、精準、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