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纸与笋壳是怎么“勾搭”上普洱茶的?

日常商场里卖的茶叶,一般都是使用锡箔纸或者塑料小袋包装起来的,基本上一泡一袋,然后十几袋装一盒这样的包装卖的。

而普洱茶则从来都没有过这样的包装,普洱茶的茶叶最里面的包装历来都是棉纸,如果是一提的普洱茶,基本都是用笋壳包装成一桶。

棉纸与笋壳是怎么“勾搭”上普洱茶的?

白棉纸又软又稀薄,毛竹笋壳又硬又长毛,然而正是这两个物理触感并不一致的事物,却成为普洱茶包装的“经典搭配”。

在物质资源那么丰富的云南,是什么缘分让它们最终“在一起”的呢?

“软妹”白绵纸:柔韧、防潮、不串味

——

白棉纸是云南地区传统的生活用纸,外型上跟宣纸很像,取自当地构树的树皮。

棉纸与笋壳是怎么“勾搭”上普洱茶的?

白棉纸最突出的特点是柔韧、防潮性强,透气性非常好,利于长期储存。

这种纸还带着一股淡淡的木香味,有防虫蛀的功效,因此某些云南寺庙里的经文就是用这种纸张来抄写的,保存几百年完全没有问题。

据说,用白棉纸来包装普洱茶的做法,是由茶马古道上的“鹤庆商帮”与马帮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最先推广开来的。

棉纸与笋壳是怎么“勾搭”上普洱茶的?

茶本身是有吸附性的,一不留神就会串味,一饼好茶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简直可惜。而棉纸还有着很好的吸异味功能,能够一定限度地将异味隔绝在外,保持茶饼内部的清洁。

不过由于野生构树资源少、蒸煮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木柴等因素,手工造纸的成本与代价变得越来越高。所以,现在普洱茶饼上的白棉纸多是机器制造,并且还开创了银丝棉纸、金丝棉纸等更多工艺美观的棉纸~

棉纸与笋壳是怎么“勾搭”上普洱茶的?

“硬汉”毛竹壳:成本低,运输方便,加速茶叶陈化

——

如果说棉纸包装是舒适的内衣,那么笋壳绝对是运输途中保护普洱茶的盔甲。

云南地区的民众利用竹子的历史非常悠久,所以当地的茶农也很早便开始用笋壳来包装普洱茶,以避免茶叶在运输途中发生受潮、受光等不良状况。

更何况笋壳的制作成本接近于零!

棉纸与笋壳是怎么“勾搭”上普洱茶的?

△ 笋壳是竹笋的箨(tuò)片,比较硬实,是天然的原生材料

取洗净的笋壳,像粽子一样地把普洱茶饼捆扎起来,再加上钢箍(以前是竹条)就可以了。相较于可以机器生产的白棉纸,笋壳包装还是得依靠手工制作,最熟练的师傅包一个也得花费1到2分钟。

棉纸与笋壳是怎么“勾搭”上普洱茶的?

据说因为笋壳很硬,以前的人们会在包装前把它浸泡软,并且就在湿软的状态下捆扎普洱茶,所以处于笋壳内部的茶叶含水量非常高,潜移默化地加速了茶叶的陈化。

而呈电饭煲状的笋壳包装,内部又有较为稳定的温度、避光、透气,本身就形成了一个生态圈,简直就像一个普洱茶发酵的温床。

棉纸与笋壳是怎么“勾搭”上普洱茶的?

普洱茶有一个特点,就是越陈越香,有很强的收藏价值。因此,普洱茶茶饼经过十几、二十年还能够好好地被人们所品味,就非常依赖棉纸、笋壳的包装了,在保存得当的情况下,即使收藏五十年也没有问题。

虽然没有数据支撑,但几乎所有尝试的茶友都表示——棉纸加笋壳储存状态下的普洱茶,口感真的会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