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多疑難雜症的病根就在於您吃菜多、吃飯少」你怎麼看?

“少吃飯,多吃菜”,現在好像已經成了當代社會的一種飲食時尚,並深入到了尋常百姓的生活中。

上點年紀的人們都還記得,在以前缺衣少食的年代,能夠有足夠的主食填飽肚子,就是一種奢望了。至於美味的菜餚,那是想都別想的事。因為沒有,內心深處認為那是好東西。得不到的總是好的。在記憶中,好像那時候也沒有現在那麼多各類病症。

有種觀點認為,不吃主食或者很少吃主食是眾多疑難雜症的病根。

“眾多疑難雜症的病根就在於您吃菜多、吃飯少”你怎麼看?

“在從醫經歷中,我發現眾多病人的病根竟然是主食吃得太少。有一些所謂的學者,捉幾隻小白鼠,在實驗室一番搗鼓,就向世界宣稱——吃主食多損人壽命。我曾經養過一隻小鳥,一日家中鳥食用盡,於是給它一些煮熟的米飯。我那可憐的小鳥,因為吃得太多,次日即被撐死——我是否可以據此斷言,大米飯能夠致人死亡?”馬悅凌說。

“曾在門診見一久咳不愈的年輕姑娘,臉色萎黃,身材瘦弱。依照我的經驗,她肯定是當代社會“時髦瘦身理論”的受害者。詢問之下,果然如此,平時這姑娘幾乎不吃主食。最後,她的檢查結果出來了,是肺結核。拿著報告單,可憐的姑娘欲哭無淚,一個靠打工賺取微薄收入的小女子,拿什麼來承擔後面昂貴的醫藥費?”馬悅凌觀點:主食不足,很可能是肺結核的重要原因之一。

“眾多疑難雜症的病根就在於您吃菜多、吃飯少”你怎麼看?

有位友人的母親,年輕的時候,她得了肺結核,住院期間,不時就有不幸死亡的病人被推出去,她也特別害怕。但她更渴望活下去,所以,每餐吃飯時,她總是非常努力,想方設法地把醫院配給她的兩個大饅頭嚥下去。雖然經常嚥下去就吐,但她仍然堅持著,就這樣吃了吐,吐了又吃。在同樣的治療條件下,最後她的病慢慢開始好轉。從這個例子看,主食的作用豈可小覷?

“事實上,很多頑疾纏身的患者,其疾病的根源就在於主食吃得太少。給予充足的主食,症狀自會慢慢緩解,也不容易復發。”馬悅凌觀點。

“眾多疑難雜症的病根就在於您吃菜多、吃飯少”你怎麼看?

經常聽到許多人這樣說:少吃飯,多吃菜,飯沒有營養,營養都在菜裡。從表面上來看這似乎很有道理,然而,從科學營養的角度來看,如果長期這樣下去,對身體健康極其不利。

多吃蔬菜不是壞事,但是蔬菜是“吃”油的,許多蔬菜是用大量的油炒成的,有的菜就像泡在油裡。這樣吃下去,就容易得高血壓、心血管病和肥胖病。

營養學家也不贊成絕對的“多吃飯,少吃菜”的觀點,而提倡主食與副食科學合理地搭配。

“眾多疑難雜症的病根就在於您吃菜多、吃飯少”你怎麼看?

古語講,民以食為天,一個民族的飲食生理習慣和營養吸收規律,是經歷了上萬年的生命演變的過程而形成的。穀類食物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在為人體提供能量外,還是B族維生素的主要來源。而“吃主食多損人壽命”的觀點,你認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