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CEO、总裁和董事长到底谁更大?

用户02222123


这个问题真的不好回答,因为到底谁大要放在具体情境下看。很多答主都拿阿里巴巴作为例子来分析,但是普通人没有专门去研究阿里巴巴的组织架构,也很难领会那些案例。所以,答主在这里尽量用通俗的语言做一个普遍性分析。

创始人(发起人)

一个公司要成立,一定要有人牵头发起。牵头发起的这些人,从公司还没成立的时候就为了促成公司的成立忙前忙后、出钱出力。主要是拿钱出来创办公司、为公司租赁场地、购买办公用品、准备各种资料去工商局登记等等。

工商局经过各种审核之后,会决定给企业签发营业执照,从营业执照签发的那天开始,公司就正式成立了,我们的创始人,也叫发起人,就理所应当成为公司的股东。

创始人和后来加入的股东一起组成一个股东会(股份公司叫“股东大会”)

股东会权力大不大?当然大。没有股东就没有钱,没有钱就无法创立公司。公司之所以存在,是各位股东拿钱撑起来的,所以,毫不客气地说,其实整间公司都是股东会的。

创始人和各位股东一样,都是公司的所有者,并不会因为你比我先入股,说话就比我有分量。分量的真正区别在于出资比例,也就是说谁出的钱越多,就听谁的。

当然,也存在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创始人在公司成立之后,过了法定期限就把股份转让给了别人,这时候,创始人就不再享有股东资格了。连股东都不是,创始人也就是个名称、一段历史而已,没有实质权力。

总之,创始人本身不是一个职位,只是公司最早的股东,一旦把股权转让出去,就和公司没关系了。

董事长

前面我们说到股东出钱设立公司,但并不是每个有钱人都擅长管理。所以,他们就请了一帮精英回来管理公司。这帮精英就组成了公司日常执行机构——董事会。然而,群龙不能无首啊,于是这帮精英里面就得选出一个人来做老大。老大就是董事长。这样看来,董事长权力好像很大。是的,日常经营决策基本上可以由董事长做主。然而,董事长毕竟是个打工的,虽然薪资高、权力大,但是只要股东看你不顺眼,也是可以换掉你的。

吶,王石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王石先生是万科的创始人,也是万科曾经的董事长。2016年手握24.26%股份的大股东宝能就召开了临时股东大会,提议罢免王石。

CEO/总裁

CEO、总裁、总经理,这些称呼听上去还挺唬人的。一般就是负责公司日常业务执行的管理人员。相当于董事会的左臂右膀,辅佐董事会进行日常经营活动。

至于谁比较大,要放在具体的公司里面去看。总之,他们的工作就是日常执行,如果公司章程里面没有写明总裁、CEO也属于高级管理人员的话,那他们理论上其实是无异于理发店那些总监的,不管称呼得多么唬人也一样……

不过,对于小公司来说,执行方面不会区分那么多部门,所以人们也习惯称董事长为CEO、总裁之类的。

总之,只要记住,他们是负责执行业务的就行了。


写了这么多,希望能帮大家理解,欢迎在评论区一起交流。


浮力麻麻


一、具体案例看区别

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阿里集团CEO、董事局主席,2013年5月10日,辞任阿里巴巴集团CEO,继续担任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

马化腾:腾讯联合创始人,现担任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CEO。

杨致远:雅虎创始人,原CEO。

二、董事长、CEO和总裁是职务,创始人一般是大股东

董事长的英文是Chairman,是Chairman of the Board的简称;首席执行官是Chief Executive Officer,简写CEO;总裁是President。

1.创始人一般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创始人一般是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当然也有一些公司的创始人已经离开了自己创业的公司并且不再是公司的大股东。例如,雅虎的杨致远等等。

2.董事长是董事会主席,一般由大股东派出代表担任

现代企业制度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一般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高层经理人员所组成的执行机构组成。其中,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结构,董事会由股东大学选举组成,董事会是股东会或企业职工股东大会这一权力机关的业务执行机关,负责公司或企业和业务经营活动的指挥与管理,对公司股东会或企业股东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股东会或职工股东大会所作的决定公司或企业重大事项的决定,董事会必须执行。董事会的主要职责有:负责召集股东大会;执行股东大会决议并向股东大会报告工作;决定公司的生产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批准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听取总经理的工作报告并作出决议;制订公司年度财务预、决算方案和利润分配方案、弥补亏损方案;对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分立、合并、终止和清算等重大事项提出方案;聘任或解聘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部门负责人,并决定其奖惩。在董事会中,董事长是董事会的主席,主要行使下列职权: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在董事会休会期间,行使董事会职权,对业务执行的重大问题进行监督和指导;对外代表公司,即有代表公司参与司法诉讼的权力,签署重大协议的权力等。董事长一般由大股东的派出代表担任。

3.CEO或者总裁是高层执行机构的负责人

高层执行官员即高层经理人员受聘于董事会,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拥有对公司事务的管理权和代理权,负责处理公司的日常经营事务。该执行机构的负责人就称为CEO或总裁,也就是首席执行官。担任企业CEO或总裁的,可以是董事长或副董事长兼任。创始人兼任董事长和CEO的,如腾讯的马化腾;副董事长兼任总裁和首席运营官如2017年1月17日加入百度的陆奇。

CEO或总裁的主要职责是:任免经理人员;执行董事会的决议;主持公司的日常业务活动;经董事会授权,对外签订合同或处理业务等。

综上所述,如果创始人还是公司的大股东,则其权力最大,如果创始人已经不再是公司大股东的,则其基本上权力最小;一般来说,董事长权力大于CEO和总裁,但在两种情况下例外:一是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下,CEO或总裁的权力大于董事长;二是CEO或者总裁是大股东的心腹,而董事长不是。


全中看传媒


任正非是华为的总裁,马云是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和董事长,库克则是苹果的CEO。这几个职位都是让人羡慕的好职位,但是到底谁更大呢?职责上有何区别呢?

  • 创始人

创始人,顾名思义就是创办公司的人。1999年,在马云的召集下18罗汉在杭州创办了著名的阿里巴巴;30年前,任正非在深圳创办伟大的华为公司。因此任正非是华为的创始人,马云是阿里巴巴的联合创始人。

  • 董事长

公司创办之后,尤其是像阿里巴巴这样有多个联合创始人的,都需要有一个有决定权的最高管理者,那就是董事长。所以董事长就是公司老板,一般不负责具体业务,可以召开董事会,进行重大决策,并对CEO和总裁进行任免。马云现在是阿里巴巴集团的董事长,马云只负责阿里巴巴集团整体战略的重大决策,而不负责具体经营业务。阿里巴巴的具体经营业务都是由马云任命的各个子公司的CEO负责。

  • CEO

CEO是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简称,是负责公司具体业务管理的最高行政领导,觉得自己肾要补,时间短的朋友加徽新nnd和966,坚持一炷香不是问题!是打工者的最高形态。CEO对一个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很多创始人在公司起步阶段都会亲自负责公司的具体管理,所以很多时候CEO都是创始人担任。马化腾既是腾讯的创始人,也担任腾讯CEO,负责腾讯的具体业务,在互联网界被称作腾讯最大的产品经理。而苹果的CEO库克则是由董事会聘请来负责苹果的经营管理,苹果在库克的领导下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科技企业。

  • 总裁

总裁跟CEO类似,协助CEO经营公司业务,是仅次于CEO的管理者。有时候会空缺,但是当公司业务太大,CEO和总裁两个人都管理不过来时,可能还会有多个副总裁。像腾讯这样的科技巨无霸公司,微信、QQ、游戏等各个业务都会有专门的副总裁负责,张小龙就是负责微信的副总裁,任宇昕就是负责腾讯游戏的副总裁。

综上,一般来说董事长 > CEO>总裁。小司机见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创始人好比是开国皇帝,董事长则是当今皇帝,CEO是右丞相,总裁是左丞相。现在大家是否清楚多了呢?


用户02222123


欢迎在点击右上角关注:「太平洋电脑网」,不定时放送福利哦。

具体还是得看公司。

因为很多公司的高级领导是身兼多职的,例如:

①雷军:小米的董事长兼任CEO。不过同时,雷军拥有小米的大部分股份,具有最高的话语权,本身是小米的控制人。所以他在小米的话语权是最大的,当然是小米最高的掌舵人。

②马云。 马云是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现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我们看到阿里巴巴的CEO已经不是马云了,因为马云已经不再管理具体事物了,他更多的是掌舵阿里的主要方向。在CEO之上的是董事会,马云本身就是董事局的主席。但是是不是马云可以随便搞,也不是。很多重大的事情还是需要董事局去商量的。

但是马云并不是持股最多的人,持股7.43%,但是阿里巴巴最大股东是软银,但是马云也是软银的董事局成员之一。所以实际控制人还是马云。

③刘强东。刘强东,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执行官。是的,东哥是京东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最大话语权的人。他是董事局的主席也是CEO,京东集团中,刘强东依然有绝对的话语权。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很多企业开始推行同股不同权的上层设计,这样的情况下,大股东还不一定能够拥有最高的话语权的。

正常来说,大股东有最大的话语权,他们通常是派人去当董事局主席,董事局主席是最大的话语权;董事局控制着CEO和总裁这些职位,这些是顶层设计中的执行职位。

但是具体问题还是具体分析。


太平洋电脑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每个公司遇到的问题是不一样的,特别是涉及到创始人和董事长这种品牌基因的纠葛,所以每个公司的情形都不一样。

对于一般公司来说,创始人是创立公司的人,是一个虚职,并不在公司运营的职务类。董事长是公司老板,CEO和总裁都打工的。所以一般董事长 > CEO > 总裁。

某些公司比较厉害的是,创始人和董事长以及ceo是同一个人,这样的人对公司和投资人都拥有绝对的掌控力,比如马云和李彦宏,还有马化腾。当然还有一些特殊性的存在,比如华为,任正非是创始人,但是在公司他只是总裁,但他在华为仍然拥有绝对的领导力。华为的董事长是孙亚芳,CEO是轮值的,总裁是任正非。所以任正非总裁比董事长都大。



当然也有很多创始人被扫地出门的,比如去哪儿的创始人庄辰超,比如大众点评的创始人张涛等。创始人被扫地出门主要是企业管理不好,被vc扫地出门,所以创始人这个虚职很难对企业有掌控力。



创始人(Founder)

创办公司的人。比如任正非创立华为,马化腾创办腾讯,李彦宏创立百度。

董事长(Chairman)

董事长就是公司的老板,代表公司进行所有的决策,他有权召开董事会任命CEO和总裁。

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的缩写)

打工的人中级别最高的人,负责企业具体事务。直接汇报董事长。

总裁(President)

辅助CEO的打工者,聘请来协助CEO经营公司业务,可空缺,比如陆奇之前在百度就是总裁,刘炽平就是腾讯总裁。


毛琳Michael


我们不能从非黑即白的思维来看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模糊边界,更多的时候是看影响力,而不是看职位大小。

马云一直只占阿里巴巴非常少的股份,到最后上市也只占了7.43%,但实际控制人还是他。

乔布斯当年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但还是被董事会赶出去了。

我们通常认为,对公司的控制权以所占股份作为唯一判定标准,谁占的股份最多,那么谁说了算。

如果创始人所占的股份比较低,而外部投资占了大部分的时候,董事长就有可能由最大股东担任,而不是创始人,这样创始人就有可能被架空,是这样吗?

实际操作中,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聪明的创业者们想出了一套双重股权架构方案。Facebook和Google也都是采取这种典型的双重股权模式。

所谓的双重股权架构,就不是一股一票,而是一股多票。

大部分人的认知还停留在按出资比例一股一票,同股同权。

但实际在很多国家的股票市场上,是可以同股不同权的。比如创始人1股是可以有2个甚至10个20个投票权的,而其他股东的股票,1股就只有1个投票权。这样创始人就可以以少量股份控制公司。

以下数据来自2015年钛媒体《创业者们,勿要迷恋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

(1)京东,刘强东的股票1股20个投票权,投票权比例为83.7%。

(2)聚美优品,陈欧的股票1股10个投票权,投票权比例为75.8%。

(3)陌陌,唐岩的股票1股10个投票权,投票权比例为78%。

所以,这些创业公司,虽然股权的大部分都掌握在投资者手里,但投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外部资本只能像散户一样通过投资获取回报,无法控制公司。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创始人无疑是最大的。

不管如何,创始人由于创立了公司,是整个公司的精神领袖,哪怕其不占股份,就靠其威望在公司说话分量也是最大的,不过就是有系统性风险,就是像哪天乔布斯被董事会赶出去一样。

说到CEO和总裁。

在中国,一般只有互联网IT企业喜欢叫CEO,但没有总裁这个职位,其实就等于传统行业的总裁或者总经理。而传统行业老板一般比较务实,不想太拉风,就封自己一个销售经理当当,名片上面就这么印的,出席商务场合也最多只叫自己总裁,不会用到CEO这么拉风的叫法。

从本质上说,CEO是董事会成员,但同时又负责管理公司,所以理论上他是最大的。由于互联网公司大多都接受外部的风投,所以就会有"董事会“的概念,所以习惯叫CEO,而传统公司一般都是借钱,股份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没有叫CEO的习惯。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史蒂芬的专栏」(ID:stehoue) 。


史蒂芬的专栏


谢谢邀请,从法律上说,这几个职位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事。以著名的摩拜单车为例,胡玮炜是创始人,但是她既不是董事长,也不是CEO,她只是股东之一,是董事会成员。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一般采用股份制,公司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董事会是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规定,按公司或企业章程设立并由全体董事组成的业务执行机构,由股东大会(或股东会)选举产生。

因此董事会是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这一权力机关的业务执行机关,负责公司或企业和业务经营活动的指挥与管理,对公司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所作的决定,董事会必须执行。

董事长是公司董事会的领导,公司的最高领导者。它根据公司章程产生,一般由董事会以全体董事过半数同意选举产生。董事长的权力在董事会职责范围之内,不管理公司的具体业务,一般也不进行个人决策,只在董事会开会或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开会时才享有与其他董事同等的投票权。董事长可以随时解除任何人的职务,除了董事和监事,因为董事和监事不是公司雇员,而是公司的主人和仲裁人。一般担任董事长的是公司最大的股东,国有控股或独资公司的董事长也可能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任命的。

CEO中文翻译为首席执行官。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一般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公司执行机构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公司执行机构由高层执行官员组成。这些高层执行官员即高层经理人员受聘于董事会,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拥有对公司事务的管理权和代理权,负责处理公司的日常经营事务。该执行机构的负责人就称为CEO,也就是首席执行官。最著名的CEO有福特三世和比尔盖茨。1960年代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的董事长福特三世邀请号称“蓝血十杰”之首的麦克马纳曼担任福特汽车的总裁,麦克马纳曼也成为了福特汽车历史上第一位没有福特家族血统的总裁。但是,福特三世并不想完全放弃行政权,因此他改称自己为CEO,与麦克马纳曼形成了双头统治,这是现代企业历史上CEO职务流行的开始。但董事长相对CEO更具有独立处理事务的权利。1999年,比尔·盖茨曾任命一位新的微软公司总裁,但自己仍然保留董事长兼CEO的职务,这就是盖茨把微软公司的总裁和CEO两个职务清晰的分离开来,并把日常执行权授予总裁。

CEO不是总经理,也不是总裁,它的权力非常大,其中有40%~50%是董事长的权力。CEO的出现是对两权分离理论为基础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的挑战,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为人力资本合理定价的思想。由于现代生产正在由围绕机器转向围绕知识进行,人力资本由此取得了对货币资本的压倒性地位。人力资本除了获得工资之外,还应该获得产权回报,所以企业由出资人完全拥有的现象正在逐渐改变。

总裁可以是总经理,也可以是COO,即首席营运官。它是两权分离理论为基础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模式中公司执行机构的组成人员,是负责监督公司管理日常活动的高阶官员,是企业组织中最高层的成员。

因此,在现代企业中,权力大小排序一般是:董事长>CEO>总裁。创始人的权力则看他具体在公司中担任何种职务。


古风93814281


对于一个具体业务经营成熟的公司来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类似限定创始人、CEO、总裁和董事长谁的权利更大,只能说谁是具体干那些事的。

公司的创始人只是一个名称而已,说明这个公司是由谁来建立的,本身并没有什么权利。英文名称是founder,是指一个企业、社团、基金、组织、网站等的发起和创始人。例如腾讯的创始人就是马化腾、张志东等5个人,马云、张英等18罗汉则是阿里巴巴的联合创始人,他们同时也是公司的董事长,当然也就拥有相应的权利,但这与创始人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例如雅虎的创始人杨志远就没有了对雅虎公司的控制权。

CEO则是在公司的具体经营活动中拥有实际权利的一类人群,他们承接董事会的重大决策,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业务的经营决策。英文全称是Chief Executive Officer,是企业负责日常事务管理的首席执行官,他们对董事会负责,一般也是董事会的成员。例如腾讯的创始人马化腾就是腾讯的创始人兼CEO,还有雅虎的创始人杨志远原兼雅虎CEO职位,负责他们公司的经营管理。

总裁相对来说与CEO在公司所承担的事物差不多,只是换了一个称呼而已,过去公司的总裁就相当于现在公司的CEO,只是对于现在而言CEO一般对总裁有任免的权利,CEO 有一个的情况下,副总裁可以有多个。英文名称是President,权利仅次于首席执行官,负责管理公司的具体事务。就腾讯公司来说,他的CEO是马化腾,总裁是刘炽平,其次还有张小龙、汤道生等12位副总裁。

董事长则是在一个公司拥有最大决策和任免权的人,他一般有公司的创始人或者公司最大的股东担任,通俗来说他就是公司的老板,对公司的业务经营活动负主要责任。英文名称是Chairman,是公司或者机构的最高管理者,拥有多项权利,其中包括召开董事会,罢免CEO、对公司的重要事项进行决策等。例如阿里巴巴的董事长马云,他只责阿里巴巴集团整体战略的重大决策,但不负责具体经营业务,具体的经营业务都是由CEO及总裁负责的。

如果说非要对公司创始人、CEO、董事长、总裁的权利排个大小, 我只能说公司创始人不参与排名,董事长的权利最大,CEO的权利其次,从才的权利相对而言最小。以上是我的看法,谢谢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真实酱


谁最大这个话题太广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董事长、CEO、总裁、创始人这些头衔相符合的解释。

首先来说创始人,可以把他比喻为“亲生”的,因为这个公司就是由他从最初的想法,而一手建立起来,有他才有这个公司。

第二个是董事长,到董事长这个身份的时候,就表明已经有很多的联合合伙人进入,担任董事长的人选大部分是公司的创始人。

在董事会中,董事长拥有的决定权是占比最高的,不过这个比的是其他股东的拥护谁,像马云是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在中国区的担任董事长主席,表决权的票数是普通合伙人的数倍,以及高管的的任命,在任命CEO时董事长占绝对是优势,最终的决定出来,这个情况也得根据股东的选择站队问题,在合理的情况下所有人都反对,那也控制不住了。



第三个是CEO、总裁,CEO这个说法在互联网较为盛行,在一般的传统企业或称之为总经理,也就相当于总裁,两者的差别不大。主要掌管的是重大决策的参与,以及具体事务方向的把控执行,经理人事的调整等,可以由创始人担任,也可从有能力的股东挑选,这些都是由董事会决定。

最后回归到谁的权利大这个问题上,从意义上来说是董事长兼任CEO的权利最大,既控制着高层管理人员的决定人选,又在一线统筹执行。CEO是在经营上是首席执行官,而董事长是人事任命CEO最重要的一票。两者各司其职,不过CEO不能罢免董事长。



CEO饭局


创始人、CEO、总裁和董事长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几个人,但是没有谁会比谁更大,因为不是一个概念的人。

一、创始人,创始人在法律上没有任何责权利定位,只不过说明你是这个东西的发明者,不一定有所有权和使用权。假如你发明的东西,后来被别人收购了,也只能说明你能在大街上说“看,那东西是我发明的”,但那东西不是你的。对于公司来讲,你创立了公司,但是如果你不继续下去,转让给了别人,那么公司跟你就没关系了,人家赚多少钱也跟你没关系了。如果你继续下去,那么你可以是CEO、总裁或者董事长,你自己随便选。

二、CEO,学名叫首席执行官。CEO可以是创始人,可以是法人代表,但也可以什么都不是,就是公司雇佣人员,没有股权,就是职业经理人。说的好听是CEO,可以叫张总,王总,李总,其实就是个打工的。但也可以是法人代表或者创始人,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力不错。股东也觉得你不错,你就可以去当这个CEO。

三、总裁,总裁在普通意义上没有人认真的区分,以为就是公司老总,总经理,事实上很多公司也这么做的。但总裁实际意义上是企业的二把手,名字叫做“首席运营官”,相当于常务.....负责日常工作。

四、董事长,严格意义上的董事长是董事会的最高领导者,一般为公司法人,也是公司拥有股份最多的人。所以,董事长在法律意义上权利最大。董事长有时候是创始人,但是也不一定是创始人,也有可能是半路上梁山的人。

不管是什么,你管他们叫总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