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芡实、茯苓粒、薏米各有什么作用?

用户4275990284690


茯苓从归类上讲是属于利水渗湿类中药,顾名思义有利水渗湿的作用,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水肿、小便不利等可以辨证运用,为什么能利水渗湿,还要说到它的另外一个作用,即健脾,脾主运化,运行水液作用正常了,水湿也就自然可消了,所以茯苓也用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等病症,另外茯苓还有宁心安神的作用,也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病症。平时我们用的茯苓同源药还有茯苓皮、茯神,一般说茯苓偏于健脾渗湿,茯苓皮偏于利水消肿,茯神偏于宁心安神。而土茯苓就不一样啦,土茯苓清热利湿、解毒、对于湿热所致的皮肤病湿疹有很好的疗效,同时土茯苓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关节炎、白塞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症有相当好的疗效。

清代医家陈士择是这样描述芡实的:“芡实止腰膝疼痛,令耳目聪明,久食延龄益寿,视之若平常,用之大有利益,芡实不但止精,而亦能生精也,去脾胃中之湿痰,即生肾中之真水。”所以说芡实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芡实也是一种中药,一种粗粮。

预防糖尿病应该怎么做?

1.睡眠要足。身体需要通过睡眠得到休息,在睡眠期间身体也在默默地为我们分解白天吃下去的食物,吸收营养,排除无用物质,然而一但没有充足的睡眠,那么我们的肠胃、肾脏和肝脏就无法很好地排除多余食物成分。一个人的睡眠时间zui好有8个小时,而日常失眠甚至通宵工作的人他们的患上糖尿病的风险比正常作息的人要大。因此我们要按时作息,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睡眠。

2.补充维生素D。有很多糖尿病患者本身的维生素di的含量不及正常人的水平,平时多吃点海鱼、香菇和鸡蛋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di,对预防糖尿病有很好的帮助。





老中医说男科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土茯苓,茯苓,薏米,芡实是中医常用的药物,有很多人认为,它们有减肥的功效,实际上,肥胖多数和脾虚湿重有关,它们的作用方面都体现出祛湿和健脾的作用,但是各有侧重,中医讲究辨证论治,疾病相同,身体情况不同,调理用药也有差异,现为您逐个分析这四味药物:

土茯苓

1.土茯苓,药用部位为百合科植物的根茎,味甘淡,性寒,味甘入脾,味淡化湿,可入脾经而去除湿邪,性寒可以清热,本品遇水特别滑利,所以,有清热化湿,善于走窜皮肤,通利关节的作用。

一般中医使用土茯苓治疗湿郁皮肤的皮肤瘙痒,或者湿郁关节的关节肿痛,如痛风等。

芡实

2.芡实,又叫鸡头米,生长在水里,味甘,性温,甘入脾,有补益之效用,温热之性能养脾肾,本品祛湿作用差,功效尤其是体现在健脾和补肾两方面,含有淀粉较多,入口有涩感,所以,芡实有收涩的特性。

中医使用芡实,治疗脾虚腹泻,肾虚尿频,因有收涩的作用,本品不能用于湿邪特别重的体质。

茯苓

3.茯苓,药用部位是生长在松树下的菌科团块,颜色白,味甘淡,性平,入脾能健脾化湿,色白入肺,肺气主收敛,本品能收敛心神,治疗脾虚心神不宁导致的失眠多梦,味淡能祛湿,治疗湿邪较重引起的体胖乏力便溏等。

薏米

⒋薏米,味甘性寒,质地坚硬,偏于通利排湿,可以用于肥胖属湿邪郁滞的体质,本品性寒,如果有寒湿情况,可以用炒薏米,较轻寒性。

最后,总结一下它们的作用区别,土茯苓,薏米偏重于祛湿,茯苓属中性,既能健脾也能祛湿,芡实健脾作用强,不能用于湿邪阻滞的情况。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中医朱旭阳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南山黄药师。

土茯苓、芡实、茯苓粒、薏米,这些都是有祛湿效果不错的中药,广东人经常拿来煲汤。它们既可以做菜食用,也可以和其它中药配伍入药治疗疾病。虽然,都是祛湿的中药,但是功效和主治是有区别的。

土茯苓(如上图)

  • 功效: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 主治: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芡实(如上图)

  • 功效: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

  • 主治: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茯苓粒(如上图)

  •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 主治: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薏米(如上图)

  •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 主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

虽然,土茯苓、芡实、茯苓粒、薏米,在市场上都可以容易买到,但不是所有人都适用。 中医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中药用的好的话,可以治疗疾病;用的不好,不但起不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还可能危害身体健康。

使用茯苓和薏米时要注意:

  • 茯苓,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的人谨慎使用。

  • 薏米:力缓,宜多服久服。脾虚无湿,大便燥结的人和孕妇谨慎使用。

以上对你有帮助,请点赞、转发让更多朋友受益。@南山黄药师,关注我了解更多用药和健康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