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錯信了這個人,身首異處;劉邦看清了這個人,將他分屍!

秦末時期由於秦朝的暴虐統治,各地湧現出了一批割據一方的人物,而項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歷史上最為出色的武將,他手下的猛將與謀士也是出類拔萃,項羽的的最終宿命也與他手下的猛將謀士息息相關。今天要介紹的便是項羽的部下英布,一個智勇雙全的猛將,卻因個性不定,也被後世唾棄為一個背信之人。

項羽錯信了這個人,身首異處;劉邦看清了這個人,將他分屍!

英布出生於秦朝末年,從小就武力過人,而且喜愛熟讀兵書,從小就立志要幹一番大事業。在少年時,因觸犯秦國的法律,被秦國的主審官在臉上留在了關於犯罪的刺青,染上了墨水,從此就成了英布的一大標識,這對於一般人來說絕對是奇恥大辱,可英布卻不以為意,反而覺得是上天給予他的一種磨練。

後來秦國實行暴政,導致民不聊生,秦始皇死後,各地諸侯紛紛起義,英布在機緣巧合之下被收入到了項羽的麾下,成為了一名得力的干將,深受項羽的賞識和重用,之後英布因戰功卓著,被項羽封為九江王。

項羽錯信了這個人,身首異處;劉邦看清了這個人,將他分屍!

項羽本以為英布會一直忠心耿耿的對待他,可是當他與劉邦兩軍對峙急需要英布出征相助時,英布卻屢次拒絕,項羽心中十分不快。後來劉邦派來使臣勸說英布歸順,英布當時已經是左右搖擺,而劉邦卻讓使臣對外放出英布已經背叛項羽歸順了劉邦,陷英布於不義。英布無奈之下只好臨陣倒戈,加入了劉邦的陣營,項羽也因此被打敗。

在劉邦和項羽的這場對抗中,英布的功勞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被劉邦封為淮南王。後來劉邦統一了天下,將第一功臣韓信殺死,接著又殺死了彭越,英布心中十分害怕,在部下的挑撥之下決定起兵造反,可惜很快就被劉邦鎮壓了,英布也被殺死,屍體還被劉邦大卸八塊。

項羽錯信了這個人,身首異處;劉邦看清了這個人,將他分屍!

英布第一次的反叛對象是項羽,雖然是事出無奈,但仍因其心志不夠堅定所致,當項羽知道英布反叛後,立即派出大將龍且對抗英布,英布輸給了龍且,只是英布那時藉助劉邦的勢力東山再起,並協助劉邦最終滅了項羽。但英布的第二次叛亂,形勢卻完全不一樣,那時候項羽軍隊不多還未稱王,而此時劉邦卻早已收服四海,軍隊數量很多,打敗英布並非難事,於是英布第二次叛亂註定要失敗。

英布,雖然是後起英雄,一代名將,但也是不忠之臣,他就如同一棵牆頭草,總是隨著局勢的變化而左右搖擺,沒有自己的立場,以至於受到後人的唾棄,最後落得一個身敗名裂的下場,英布的下場給後世的我們留下了深深的教訓,讓我們明白了做人切不可朝秦暮楚,那樣是得不到好的結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