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通寶: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鑄「至正通寶」銅錢

元代的幣制以紙幣為主,稱為交鈔或寶鈔。

至正通寶: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鑄“至正通寶”銅錢紙幣的面值較大,不便零散使用,所以有人建議鑄造銅錢。元代鑄造金屬圓錢只有兩次。

至正通寶: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鑄“至正通寶”銅錢一次在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鑄“大元通寶”與“至大通寶”兩種,一枚大元通寶相當於十枚至大通寶。另一次是在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鑄“至正通寶”銅錢。

至正通寶: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鑄“至正通寶”銅錢元朝兩次鑄錢時間很短,鑄錢不多,不足市場流通的需要,於是政府不得不規定“歷代銅錢並用”,新王朝流通前朝銅錢,自秦漢以來歷代皆是,但由政府明令“歷代銅錢並用”,

至正通寶: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鑄“至正通寶”銅錢卻是前代和後世都沒有的獨特現象。元朝一些皇帝不鑄流通性銅錢,卻鑄造廟宇錢賞給佛寺。廟宇錢不是法定貨幣,但由於銅錢本身具有的價值以及佛寺擁有特權等原因,廟宇錢亦在社會上流通。

喜歡收藏的小夥伴們關注我們吧 這裡有你想不到最真實的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