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全国农业学大寨,大寨成为农业上的典型,现在大寨情况怎样?

杜甫一家子


60年代全国农业学大寨,大寨成为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印象中,在那个年代经常有去大寨学习参观者,我们的红旗上都绣有“农业学大寨”的字样。

我们当地兴修水库,连续好多年大年初一男女老少都要去山里扛石头砌筑大坝。我们村也成立了铁姑娘战斗队!我们当地一位年轻姑娘郭水蓝当时就有一句名言传遍四方,那就是“水不上塬不结婚”!如今这位当年的年轻姑娘已经六七十岁了,担当提起那段光辉岁月时老人仍不免露出幸福而自豪的微笑!

当年,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大寨,现在已经成为了全国的旅游景点。

2009年6月,我在县上的组织下一行30多人前往大寨参观。这是把我当年从别人口中知道的大寨印象变成了眼见为实。不过,这已经距离结束农业学大寨的1980年过去了29年,距离农业学大寨开始的年代已经过去了45年。大战狼窝掌、铁姑娘郭凤莲的故事记忆特深,到了大寨我迫不及待的就想去看看当年的狼窝掌是个什么样子,期待着能见到郭凤莲。

在陈永贵的墓地的石像前留下了我的影子!

虎头山也是必去的地方之一。

如今,距离我去大寨参观的时间又过去了10年。距离学大寨结束的年代已经过去了38年。真是有点弹指一挥间的感觉。

如今的大寨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1947年9月出生的郭凤莲已经现任全国人大常委,大寨党总支书记、经济开发总公司董事长。

在她19岁那年,大寨村党支部以陈永贵为党支部书记的支部委员会,一直持续三个夜晚开会,议题是以郭凤莲为首的23名“铁姑娘队”队员,差不多在同一天里提出了离开大寨的要求。因为她们各自的恋人都住在大寨以外的城里,她们想要去与他们结合。

按照农村传统的习俗,婚后理应女到男家。这在陈永贵看来无异于是对大寨的背叛。全国都在学习大寨,大寨的这么一大批姑娘却“不愿在大寨找对象,眼睛盯着工人和干部”,这便证实了他的判断,“大寨有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有新的阶级斗争”。而问题居然牵涉到他亲自选定的接班人郭凤莲,这就更加严重了。

陈永贵决定以郭凤莲为首次攻击的对象。于是年仅19岁的郭凤莲这时泪如雨下,凭着少女的纯真和任性拒绝支部干涉她的私事。双方相持了三个夜晚之后,陈永贵忍无可忍地抛出致命一击:“如不答应,开除党籍。”这令少女终于屈服。据说她说服自己的理由是她在党旗下的誓言,那中间有一句是“不怕牺牲,为党献身”。这样,无产阶级思想终于占了上风,其余的“铁姑娘”们,也纷纷做出斩断情缘的决定,并且宣布“死了也不出大寨”。

如今71岁的她还能看出当年19岁的郭凤莲的影子吗?

据网报,今天大寨在1.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植树造林1000多亩,整修良田800多亩,修筑盘山公路12华里,建蓄水池6个,容水10000多立方,盘山水渠28华里,铺设地下水管道30000多米,旱地灌溉面积达400亩,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水利化。人均收入一万八千元,总产值达到10个亿。

昔日的辉煌,在落寞中崛起,成为中国梦的践行者!

我是凡尘观生活!谢谢!再见!


凡尘观生活


现在农业学大寨已经很少看到,而是衍生出了更多的技术与方式,方便老百姓更直观更系统的学习农业知识。相对知识体系也是更精细化,这个也是趋势,参考以色列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农业发展,中国暂时性的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但是农业专业化和精细化也是一种趋势,学习的渠道更多样化,方式更直观化。重要结果就是,农业高效,高品质,高产。从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