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須拍馬的典故是怎麼來的?宰相寇準因此惹了大禍?

溜鬚拍馬的典故是怎麼來的?宰相寇準因此惹了大禍?

大宋經過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兩個朝代,就到了宋真宗趙恆年間。宋太祖趙匡胤無疑是很厲害的開國皇帝,已經為大宋打下了半壁江山,可惜去世早了一點,等宋太宗趙光義即位後,也有太祖鋒芒,次年親征太原,滅了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後兩次攻遼,企圖收復燕雲十六州,都遭到失敗,後一次徵遼時還被遼軍打得丟盔棄甲,帶傷逃回汴京。宋真宗於公元998年即位,當時他已經30歲,正當壯年。宋真宗登基前曾被封為韓王、襄王和壽王,是宋太宗的第三位兒子,於997年立為太子,第二年宋太宗就去世了,真宗在宰相呂端的支持下名正言順即位皇帝,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

溜鬚拍馬的典故是怎麼來的?宰相寇準因此惹了大禍?

雖然宋真宗即位,呂端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宋太宗立宋真宗趙恆為太子,卻是蔻準的功勞。

當年太宗以宰相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南征北戰,立下了大宋的江山,可謂不易。太宗年邁時,因為徵遼時受了箭傷,又得了腳病,正為選皇儲煩惱,就將正在青州做知州的寇準喚回京城,準備重新起用他。寇準回京後,太宗首先讓寇準看自己的腳病,然後責備他‘你怎麼現在才來看朕’?但寇準卻表現出一貫耿直的性格,答道:‘皇上不下詔,我怎麼敢來京城。’如果擅闖京城,就是殺頭之罪。太宗心中甚是不悅,這不是給太宗難堪嗎?但沒有怪罪,就問寇準:你看我幾個兒子中,哪位可以承繼大統?太宗將這樣大的事問寇準,可見對寇準的信任。寇準沒有直接回答太宗的話,而是向太宗提出,選皇儲時應避免問三種人,一是女人,也就是那些后妃們;二是中官,也就是宮中宦官;三是近臣。所謂近臣,就是那些專門拍馬屁的官員。寇準說,陛下是在為全天下選儲君,不應問那些只為自己著想的小人。這真是至理名言啊,後來太宗就選中了襄王,就是真宗皇上,太宗於是調襄王做東京府尹,改封壽王,立為皇太子。所以宋真宗皇上剛登基時,對寇準很器重,並讓他做了宰相。

溜鬚拍馬的典故是怎麼來的?宰相寇準因此惹了大禍?

戲劇中的寇準

寇準做宰相時,直言敢諫,常惹真宗不高興。宋與遼澶州大戰時,也是寇準硬逼著真宗上前線,親臨城頭指揮戰鬥,雖然事後宋軍打退了遼國進攻,並與遼國簽訂了“澶淵之盟”,從此兩國和平相處,但真宗也被嚇得不輕。

有一年,宋真宗一時高興,賜大臣們於東京潘湖邊御宴,所有朝中大臣皆去。席間,眾官談笑風生,推懷把盞。寇準堂堂一宰相,卻依然衣寇不整,長袍之下竟露出白褲一大截,喝得高興處,還將靴子也脫了,人說寇準不拘小節,由此可見一斑。寇準喝完一懷酒後,又去喝桌上羊肉湯,不想他的鬍鬚掉到湯裡,待他抬起頭時,白鬚上皆沾滿羊肉沫,眾官見狀,皆哈哈大笑。參知政事丁謂趕忙站起,用布巾為寇相揩拂鬚上之湯。事畢,寇相笑道:丁大人,你也是朝中重臣,你的職責難道只是為你的上司拂鬚嗎?寇準言下之意,道丁謂只知拍馬,奉迎上司。當時丁謂被寇準奚落,面紅耳赤,滿面羞愧,卻又做聲不得。可是這一下把丁謂得罪了,寇準一句話,惹了大禍。

不出一月,寇準即被罷相。王欽若與丁謂向真宗屢進讒言,將“澶州之盟”用來攻擊寇準,王欽若與丁謂向真宗道:當年澶州大戰是寇準不安好心,不顧皇上安危,故意讓皇上親征。我大宋勝遼後,寇相又與遼國訂了城下之盟,戰勝國還要連年向遼國納貢,真是大宋恥辱,為百姓非議。此二人真是厚顏無恥,遼國攻打澶州,逼近開封時,明明是王欽若與丁謂畏敵如虎,不敢應戰,還建議真宗遷都四川,如今還倒打一耙,惡人先告狀,諂害忠良。王欽若這個是臨江軍新喻人,素與寇準不合,因他狀貌短小,頸上長有一棵大疣,朝中百官暗地裡稱他為癭相。王欽若為人奸邪險偽,善迎合帝意,與丁謂、林特、陳彭年、劉承珪交結,時人謂之五鬼,他們幾人為許多官員所懼,深怕得罪而降罪於自己。

真宗見他們提起澶州之戰,心中不免後怕,那次大戰,就是寇準硬逼著他而去,說是御駕親征,以壯軍威,實卻有被挾迫之感。契丹人那麼厲害,從北京一下子打到澶州,如果未勝,後果真不堪設想。但那時實際情況是,澶州大戰勝遼之後,寇準與楊六郎等主戰派,要求繼續北伐,收復幽雲十六州,但真宗、王欽若早已打好見好就收的算盤,硬是不肯下命令再戰,竟與遼國達成和議,訂了“澶淵之盟”,並破了戰勝國向敗戰國納貢的先例,宋朝因此錯過了收復幽雲(北京)十六州的良機,極至後患無窮,過後兩國如有紛爭,遼國必向宋朝漫天要價。

溜鬚拍馬的典故是怎麼來的?宰相寇準因此惹了大禍?

邊關守將十分氣憤,認為“澶州之盟”是大宋朝的奇恥大辱,真宗為此下了多道命令不得出擊,從此暗地裡,真宗落下個不抵抗皇帝綽號。如今王欽若重提舊事,正說中真宗痛處,但王、丁將過失推到寇準頭上,倒正中真宗下懷,真宗早就想找個背鍋的,就不念其功,反惡其直,一道詔令下來,謂寇準剛恢自用,致澶州之盟大宋蒙羞,敦不可忍,將寇準遠貶雷州(今廣東雷州半島)。真宗秋後算賬,也不容寇準分辨,丁謂就命李昭和帶李元和葉芝春前去監視寇準離京,目睹一代名相,落如此下場,慘然離京,不勝唏噓。寇準至死未曾回過東京。(注: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閏九月初七日,寇準死於雷州,終年62歲。寇準死後,其夫人宋氏,乃宋太祖開寶皇后的妹妹。宋氏入宮見劉太后,請求朝廷撥款搬運寇準靈樞。結果宰相王欽若所拔款項僅夠運到宋氏住地洛陽。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寇準去世11年後,仁宗為他平反昭雪,歸葬今臨渭區官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