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內東門小殿為君臣雙方深入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呢?

皇帝晚召內製詞臣,往往是要草拜相、建儲等極其重要的除拜之命。即便是夜召外製,亦多是事關兩府執政之任免,如鄭獬例。這類人事任免,往往會涉及朝中多方面的利益,若在宣制之前洩漏,有可能引發各方面的政治問題,因此,皇帝對這類除拜的保密事務,極為重視。如其將召對的時間定在夜靜人稀之時,即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防止機密外洩。而內東門小殿,處於僻遠之地,一般的人員,無由至此,所以,在內東門小殿召對詞臣,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保密。

為什麼說內東門小殿為君臣雙方深入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呢?

《鐵圍山叢談》載:國朝之制,立後、建儲、命相,於是天子親御內東門小殿,召見翰林學士,面諭旨意,乃鎖院草制,付外施行。其他除拜,但廟堂僉議進呈。事得允,然後中書入熟,第使御藥院內侍一員,持中書熟狀內降封出,宣押當直學士院鎖院竟,乃以內降付之,俾草制而已。故相位有闕,則中外側耳聳聽。一報供張小殿子,必知天子御內殿者,乃命相矣。太上自即位以來尤深考慎,雖九重至密,亦不得預知,獨自語學士以姓名而命之也。

為什麼說內東門小殿為君臣雙方深入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呢?

及晩歲雖倦萬幾,然命相每猶自擇日,在宣和殿親札其姓名於小幅紙,緘封垂於玉柱斧子上,俾小璫持之導駕於前,自內中出,至小殿子見學士,始啟封焉。可以說,“夜漏上”和“內東門小殿”兩個因素,分別在時間與空間上,保證了召對之事能秘密進行。是否在內東門小殿召對詞臣,召對哪些人,雖有一定的制度規範,但在很大程度上仍取決於皇帝的個人意志。因此,內東門小殿中召對的進行,亦能有利於皇帝實現其“乾綱獨斷”之意圖。

為什麼說內東門小殿為君臣雙方深入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呢?

鄭獬曾言:“故事,命參知政事及樞密副使,宰相封詞頭送當制舍人草詞畢,復封送中書,遂出誥。治平四年九月二十五日,予當制。是夕,中使召入,對於內東門別殿,命草張方平、趙抃除參知政亊,舊參吳奎出知青州三制。賜雙燭,送歸舍人院。翌日具狀進詞草,方降付中書出誥。於時二府無有知者。蓋上初攬大權,宰相不得預聞,故獨召舍人授旨撰詞。自本朝以來未有。乃自予始也。其後兩日,上面授以翰林學士。”按常規程序,任免執政,皇帝當與宰相商議,由後者將詞頭交給外製擬詔。

為什麼說內東門小殿為君臣雙方深入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呢?

而初登大位神宗為攬大權,使宰相“不預聞”,特意在小殿召對鄭獬,從而直接與外製接觸,把宰相排除在決策過程之外。在這一事件,充分體現出內東門小殿的特殊地理位置,頗有利於帝王直接操控政務。在內東門小殿中進行的召對活動,很多時候並非僅僅是皇帝宣聖旨,詞臣領聖旨的簡單過程,而往往會伴隨著皇帝與詞臣之間的政治交流。一方面,詞臣雖以命詞為本職,但對皇帝口宣的旨意,也能發表自己的意見,從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將自己的意志滲入到決策過程之中。例如真宗時,召對錢惟演,令草制罷寇準,惟演請深責之,並請與之太子太保,又言寇準罷後,中書唯有李迪,請覆命一相,其實意在為丁謂說項。

為什麼說內東門小殿為君臣雙方深入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呢?

另一方面,皇帝面臨命相等大事時,也常需要聽取更多的意見,故在召對詞臣時,也常常會就相關問題對其加以諮詢。英宗時“一日晚,御小殿,召(王)疇草詔,因從容談中外事,語移時。”反映出皇帝在令詞臣草詔的同時,常會對其加以詢訪。皇帝在內東門召見詞臣,有時完全不是為了命詞,而是要就某些事務徵求意見。如李迪在真宗時曾任翰林學士“嘗歸沐,忽傳詔,對內東門,出三司使馬元方所上歲入材用數以示迪。時頻歲蝗旱,問何以濟。迪請發內藏庫以佐國用,則賦斂寬,民不勞矣。”

為什麼說內東門小殿為君臣雙方深入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呢?

​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當出金帛數百萬借三司。”迪曰:“天子於財無內外,願下詔賜三司以示恩徳,何必曰借。”帝悅。又言:“陛下東封時,敕所過毋伐木除道。即驛舍或州治為行宮,裁令加塗既而已。及幸汾、亳,土木之役,過往時幾百倍。今蝗旱之災,殆天意所以儆陛下也。”帝深然之,內東門小殿中的召對活動,往往在時間、內容等方面,有較大的靈活性,為君臣雙方從容、深入的交流,提供了便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