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中期配置機會來臨

銅價中期配置機會來臨

提要

一方面,如果銅價長期維持在48000元/噸附近甚至更低,持貨商長期捂貨不出,廢銅供應的臨時退出將加速精銅去庫存力度;另一方面,目前恐慌情緒釋放充分,滬銅(49150, 330.00, 0.68%)48000元/噸附近傾向於企穩,後續重點關注Chuquicamata和Escondida的罷工預期。

以倫銅計算,這波銅價從高點7348美元/噸下跌至低點6081美元/噸,下跌幅度高達17.24%。與被市場集體看空的鋅相比,下跌程度也並未遜色多少。全程無像樣反彈,下跌過程較為流暢,不禁令人反思為何會出現此番結果。

前期下跌原因分析

其實倫銅這波下跌可分為兩段行情,由高點7348美元/噸跌至前期6800美元/噸的振盪平臺,倫銅存在3天整固企穩。回調的邏輯是前期礦山罷工炒作的修復,市場大幅降低罷工預期。而之後的破位下跌,主要是恐慌情緒所致。

當中美貿易戰升級後,恰逢我國經濟數據表現不佳,市場交易的並不是當下的基本面,而是半年甚至更久的基本面。貿易戰並不會令需求立刻走弱,但給予市場一個未來走弱的預期,並且預期大幅走在了現實之前。

為什麼下跌幅度會如此之大?原因在於銅價處於銅礦成本曲線的末端,而末端的礦山之間成本差異極大,也就導致末端的成本曲線極為陡峭。當市場預期未來需求會下降時,由於陡峭的成本曲線,需求下降後所對應銅礦成本將大幅降低,因此我們才觀察到了銅價的大幅下跌。

精銅去庫存力度加速

去年以來,銅市場一直在講述的一個長期邏輯就是未來礦山新建產能不足,需要價格上漲以刺激礦山加速投產。在2011—2015年為期5年的熊市週期,由於銅價下跌,礦山企業降本增效,削減了各項資本開支。銅礦的建設週期通常長達5—10年,正是由於5年熊市週期的資本投入不足,才導致未來銅礦新建產能增速的下滑。當經濟進入上行週期,供需階段性錯配,令銅礦故事非常容易被市場接受。但隨著今年經濟增長預期下調,未來需求增速不再樂觀,市場對於長期故事的熱衷程度明顯下降。

但中期來看,目前的銅價不失為一個不錯的建倉價位。價格上漲會刺激供應增加,反過來,價格下跌也會壓縮市場供應。銅礦關停需要考慮多種因素,尤其是在遣散員工方面,會遇到不小的阻力,因此銅礦的供應彈性通常較小。但廢銅不同,一旦價格低於廢銅持貨商的心理預期,捂貨惜售情緒會立刻釋放,因此廢銅供應對於價格的波動十分敏感。

在這一波銅價下跌中,一方面絕對價格的走低,令廢銅持貨商捂貨惜售,廢銅現貨市場供應不足;另一方面,精廢價差迅速收窄,廢銅杆與電銅杆價格幾乎持平,下游轉向採購電銅杆,也讓廢銅的替代消費大幅降低。如果銅價長期維持在48000元/噸附近甚至更低,持貨商長期捂貨不出,廢銅供應的臨時退出將加速精銅去庫力度,對銅價形成支撐。

市場聚焦礦山談判

從目前的資本市場表現來看,市場的恐慌情緒已經有所緩和,交易者的心態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並未一味看空。早在6月初美國就曾喊話要對2000億的中國商品加稅,此次雖然給出了商品清單,但實際實施要到8月30日,而且在此期間還可能存在一定的變數。

目前銅價對恐慌情緒兌現得很充分,貿易戰若無進一步惡化,滬銅48000元/噸附近傾向於企穩,後續值得重點關注的就是Chuquicamata和Escondida的罷工預期。Escondida作為全球第一大礦山,在供應端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離7月底合同到期日越來越近,預計礦山談判對於價格的影響也將越來越大。

銅價中期配置機會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