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綜藝是樂壇助推器還是絆腳石?

從2005年《超級女聲》引發轟動效應開始,音樂類綜藝節目在熒屏上已經熱了十幾年。先是“超女”同款的《快樂男聲》《中國好聲音》等選秀主題的節目大行其道,隨後《我是歌手》《蒙面歌王》等又陸續開創了老歌新唱、打擂挑戰、真人秀等新模式,每一次更新換代也都能成為一時的爆款。伴隨著音樂綜藝節目的不斷更替,它所帶來的一個問題在音樂行業內部不斷地發酵著。那就是:這些看起來熱熱鬧鬧的音樂綜藝節目和音樂到底有多大的關係?

音樂綜藝是樂壇助推器還是絆腳石?

《歌手2018》汪峰

當年的《超級女聲》《快樂男聲》至少還推出了李宇春、張靚穎、陳楚生等一批新生力量。後來的《中國好歌曲》《我是歌手》也讓趙牧陽、黃綺珊等一直被大眾忽視的實力音樂人重新煥發了生機。但是近些年來,眼看著音樂節目越來越多,能得到人們普遍認可的好歌金曲和優秀新人卻日漸稀少。本該能夠成為音樂產業助推器的音樂節目不僅未能大顯神威,如今還在業內招致了一些質疑的聲音,認為這些節目過度消費了行業資源,反而起到了影響樂壇發展的反作用。為什麼會這樣?這中間的是非得失又該如何判定?現在看來未嘗不是個值得思考與探討的話題。

音樂綜藝是樂壇助推器還是絆腳石?

《蒙面唱將2》陳明

音樂綜藝的“輪迴”

資深音樂媒體人盧世偉多年來一直關注著音樂綜藝節目的動向,也時常受邀參與這些節目的策劃或出任嘉賓評委。他認為音樂綜藝節目不斷翻新,而這和大眾審美口味的轉變有著密切關係。

比如在2005年《超級女聲》出現之前,流行音樂在電視節目方面的呈現還都是“青年歌手大獎賽”那類偏於專業性質的,審評標準比較嚴肅規範,多少年看下來,人們難免生膩。

《超級女聲》一舉打破了這種傳統的音樂審美,改而走向草根路線,向最廣泛的人群敞開大門,像節目採用的海選方式當時可謂開風氣之先。“從行業角度來說,那些來自民間的而非專業院團的歌聲可能不夠好,它是粗糙的、原生態的,但也因此而顯得更親切、生動和自然,再加上節目裡還有選手們的生活故事,觀眾們看來新鮮有趣又接地氣。”

隨著同類節目的接力上陣,沒過幾年,觀眾對此類通俗的、草根性的審美也產生了厭倦。於是在2012年左右,重新引入專業和技術性標準的《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等異軍突起,風行一時的草根選秀類節目逐漸失去市場。“不過因為這幾年綜藝節目的迅速發展和繁榮,觀眾的欣賞口味也越來越高,變得越來越快。此前選秀節目好歹還紅火了五六年左右,而像《我是歌手》剛剛到了第二季的時候,就有觀眾反映對飆高音、大嗓門已經聽膩了,所以第三季中李健一下子成了亮點。他清新、細膩、抒情的曲風引領了一股新的潮流。”

盧世偉說,音樂節目在這一點上和時尚圈有點類似,都是幾年一個輪迴。“為什麼去年《中國有嘻哈》火了,《歌手》這類主打大牌明星的節目沒落了?因為現在是個流量為王的時代,與大眾的交互性很重要。嘻哈音樂本來就是街頭文化,《中國有嘻哈》選出來的也都是和你我他一樣的普通人,他們的音樂是大家可以跟著一起隨意哼唱的,等於說最早的草根文化又迴歸了。”

音樂綜藝是樂壇助推器還是絆腳石?

《中國好聲音》第三季總冠軍張碧晨

“翻新”的音樂人才

對於音樂綜藝節目這個循環往復的過程,著名樂評人愛地人進行了反方向的解讀。他認為從一定程度上來看,也可以說音樂節目起到了引導大眾音樂審美的作用。

“很多普通觀眾正是通過這些節目,瞭解了更多曲風,見識到一些冷門或新型的樂器,甚至還知道了‘唱歌只飆高音是不對的’這樣一個樸素的道理。應該說音樂節目確實提高了很多國人的音樂基礎知識,成為人們的第二音樂課堂。”

除了為大眾普及音樂知識,愛地人還表示,音樂節目在資源和資金上的優勢,對音樂產業其實也有積極的影響。“它確實吸引了國內最頂尖的音樂人才,使得許多歌手在想錄製作品時,發現好樂手和好製作人竟然都在上節目,已經沒有檔期。密集的節目錄制日程無形中也起到了鍛鍊樂手的作用,很多音樂人像劉卓、劉洲等就是通過音樂節目不斷成長,升級到一個更高的段位。樂手越來越職業化,專業能力越來越強,也是一個地區音樂產業成熟的標誌之一。”

有業內觀點認為音樂綜藝節目過度消費樂壇人才,從實力唱將到偶像新生代幾乎已經被請了個遍,連一些早已淡出多年的老歌手都頻頻出山,而人才的培養速度遠遠趕不上綜藝市場的需求,導致音樂人才快速透支,能夠持續提供給觀眾新鮮度和帶來熱度的明星資源所剩無幾。對此,盧世偉稱這也不能一概而論,“得看你對藝人是怎麼去挖掘的”,他舉了汪峰先後參加《中國好聲音》和《歌手》得到的不同反饋為例。

“擔任《中國好聲音》導師的時候,很多觀眾對汪峰的表現並不認可,覺得他有點裝。可是今年參加《歌手》,他卻贏得了很多支持和讚譽,關鍵就在於節目對藝人挖掘的層次和內容、方向是不一樣的。剛才說了在流量時代要注重與大眾的交互,如果還把藝人擺在高高在上的明星位置,肯定會讓人們產生疏離感。《歌手》在這方面就做得比較好,它讓汪峰在節目裡大膽耍寶,還唱起網絡神曲,等於是去掉了他頭上的明星光環,把他從神壇拉到了人群中。所以對現有的人才資源儘管頻繁消費也不成問題,重點是能不能挖掘出他身上能夠引起觀眾共鳴的特徵,和普羅大眾相通的共性,這樣同時也拓展了藝人自身的發展空間。”

音樂綜藝是樂壇助推器還是絆腳石?

2005年《超級女聲》

“幕後真兇”

在肯定了音樂綜藝節目的積極作用之外,業內人士對其也不無詬病,“不夠專業”是大家的普遍共識。參與過這些節目的音樂人對這一點更有著切身的體會,比如李春波在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就直言不諱:“許多綜藝節目不夠尊重音樂,也許是做節目的人不懂音樂,抑或根本是在糟蹋音樂。”愛地人也不客氣地批評道:“即使是音樂節目最熱的時候,音樂在節目裡也始終只扮演著捧哏者的角色,綜藝屬性才是真正的逗哏者。這兩年隨著節目在形式與結構上持續創意的不足,就更起不到提升音樂品質和音樂人地位的作用。打個比方來說:如果是一個好的劇本,讓一群二流演員去演,不僅演員會火,還能夠捧出一兩個巨星來;而一個爛到不能再爛的劇本,不管什麼影帝影后去演,也根本救不回來。”

盧世偉將之歸因於音樂綜藝節目的日趨商業化,並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他說據個人瞭解,洪濤導演就是個比較懂音樂的人,最初打造《我是歌手》的時候,他的初衷也是很好的,是真心希望能夠通過這個節目,促進整個音樂行業在觀念上有所更新,更好地順應時代的發展。“可是隨著音樂綜藝節目越來越熱,不可避免地吸引到越來越多的資本注入,資本方參與後很快佔據了主導地位,開始操控節目的設置和走向,製作方的心態與動機自然也就隨之轉變了:音樂性強不強無所謂,只要抓眼球就行。”

那麼這種轉變又會給樂壇帶來怎樣的影響呢?臺灣著名音樂人李壽全不久前參加廣州一個音樂論壇時表達的觀點引人深思:“現在大陸的流行音樂在一些呈現上太用力了,它很強烈地要讓人家知道‘我是有感情的’,歌手非常炫技,乍聽會很好聽,但在一個週期之後就會疲掉,沒有那種慢慢體會的感覺。這跟社會發展相關,流行音樂本來就有很強的社會屬性,當整個社會都急著往上衝,當然音樂也希望很快就能打動你。比如很多選秀節目,編曲非常誇張,整個音樂上的氛圍都是急於表現,不夠沉穩、內斂、雋永。這就是生態問題,它會影響做音樂和唱歌的人,無法鼓勵大家沉下心去創作和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