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大臣可以「入朝不趨,劍履上殿」,這是什麼樣的禮遇?

大家平時看電視劇,或者讀史書的話,經常會看到一些權勢熏天的大臣,有這樣的待遇: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這到底是怎樣的待遇呢?

歷史上大臣可以“入朝不趨,劍履上殿”,這是什麼樣的禮遇?

在中國古代,不同階級的人的禮法完全不同,每個階層的人都要有自己階層的禮法。

在見皇帝的時候,這些禮法尤為重要。

首先,一個普通人要進宮見皇帝,武器是絕對不能帶的,這一點很好理解,萬一刺殺皇帝怎麼辦?自從秦始皇開始,皇宮大殿就絕不許大臣帶兵器進殿,因此才有荊軻刺秦王,旁邊大臣只能幹瞅著的情況。

然後我們說說其他幾點。

歷史上大臣可以“入朝不趨,劍履上殿”,這是什麼樣的禮遇?

入朝不趨:趨,是小步快走的動作,在比自己輩分或者等級高的人面前,這樣走是表示尊敬。即使在家裡看見自己的父親,也要用這種方式走。

贊拜不名:這個電視劇裡很常見,比如電視劇裡和珅見乾隆,都有太監喊:”和珅覲見!“如果有贊拜不名的的待遇,像曹操這樣的,就不允許直呼其名,最多也是”曹丞相覲見!“

劍履上殿:劍說過了,我們說履。履就是鞋,一般大臣上朝的時候,都是要光著腳以表示對皇帝的尊敬的(雖然現代不太好理解)。即使是很尊貴的大臣,最多也就是允許他穿襪子。只有像曹操這樣地位極為崇高,或者說其實就是把持朝政藐視皇權的大臣,才可以穿鞋。

《三國演義》裡官渡之戰中,袁紹的部下許攸來投奔曹操時,曹操都是光著腳出去接許攸,通過這種超高規格的禮遇才收了許攸的,可見這個動作有多尊敬對方。

歷史上大臣可以“入朝不趨,劍履上殿”,這是什麼樣的禮遇?

當然,這個禮遇不是曹操開創的,第一個享受這個待遇的,就是漢初名相蕭何。蕭何隨著劉邦打天下,最後功勞簿上排第一,才享有這個待遇,後來幾乎沒有皇帝主動給大臣這種待遇的情況了。

也因此,每次提到這個待遇時,最後都要加一句:“如蕭何故事”,就是跟蕭何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