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這份經典書單,足夠受益一生

收藏這份經典書單,足夠受益一生

耳語者:斯大林時代蘇聯的私人生活,【英】奧蘭多·費吉斯著,毛俊傑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9月第一版,定價:108.00元

這本厚達七百多頁的著作,通過數百個普通的蘇維埃家庭,把1917之後斯大林統治時期的歷史進行了重新書寫。如果說安妮·阿普爾鮑姆的《古拉格:一部歷史》關注的是古拉格的流放者,那麼費吉斯的《耳語者》關注的則是流放者的家庭——那些留守者如何在破碎的家庭中重新建立搖搖欲墜的生活。《耳語者》是城市版的古拉格群島。沒有人是絕對安全的,所謂“耳語者”的含義已經註明了所有人的生活都處在岌岌可危的邊緣處。

收藏這份經典書單,足夠受益一生

小於一,【美】約瑟夫·布羅茨基著,黃燦然譯,浙江文藝出版社2014年9月第一版,定價:45.00元

這本散文集大概是我讀過的最好的散文之一,某種意義上,這是因為它出於一位詩人之手。詩人的散文並不構成一種絕對的評價,很多詩人寫作散文只是因為散文可以寫——而同樣的情況下,詩歌可能無法完成。布羅茨基的散文寫作延續了他的詩歌——他的大部分詩歌都是用俄語完成的,他的散文大都是用英語完成的——生前出版五部英文作品中,有三部都是散文集,而且絕非普通的散文,每一本都蘊含著他對寫作詩學、詩歌解析以及對那個造就無數災難的極權主義體制的反思。

天國之秋,【美】裴士鋒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11月第一版,定價:69.00元

裴士鋒處理太平天國的角度是另外一種方式。與老師史景遷相比,裴士鋒借用了他的用故事講述歷史的敘事手法,用很多信服的細節來陳述和還原歷史過程。但他寫作中最關心的問題是,在這場慘烈的內戰之中,西方人視域中對這場戰爭有何認識和看法;這場內戰納入到當時的全球文化視野中,又是什麼樣的:他撰寫此書的目的之一,是協助恢復中國十九世紀時在世界上應有的位置。

文雅的瘋狂:藏書家、書痴及對書的永恆之愛,【美】尼古拉斯·A.巴斯貝恩著,陳炎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第一版,定價:69.00元

《文雅的瘋狂》的副標題倒是很好地詮釋了本書的內容:藏書家、書痴以及對書的永恆之愛。這是一本寫給古今中外書痴們的讚譽之書,也是寫給一小撮藏書家的藏書傳記。藏書家算是介於閱讀者與寫作者之間的特殊族群,很多藏書家收藏圖書,但並不是為了閱讀,他們只是滿足於自己的佔有慾;很多藏書家也不寫作,他們只是記錄自己收藏的圖書書目或者記錄自己收藏的心得,方便查閱,方便自己的收藏傳世。要說藏書家沒有功利性這是一種錯覺。巴斯貝恩在書中引用加州鐵路巨頭亨利·E·亨廷頓的話,解釋自己極力搜求絕品異書的動機:“世人生生滅滅,書籍卻可永存。要想盛名不朽,集藏一批珍秘善本正是無上的穩妥捷徑。”

收藏這份經典書單,足夠受益一生

論歐洲,【美】託尼·朱特著,王晨譯,中信出版社2014年10月第一版,定價:35.00元

《論歐洲》這本小書原本是朱特的演講集,我們甚至可以把它看作是《戰後歐洲史》的簡略問題版本。換句話,只有從問題出發,我們才能尋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論歐洲》的問題,在我看來只有一個:歐洲統一是否可能?他給出的答案也很乾脆,他說自己是一個歐洲悲觀論者,我們都希望歐洲能夠統一,但是希望與現實總會有很大的差距。現實中,歐洲統一可能存在很大的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強制歐洲統一,所以倒不如承認民族國家的主體形式。

獨裁者手冊,【美】布魯斯·布爾諾·德·梅斯奎塔 阿拉斯泰爾·史密斯著,駱偉陽譯,江蘇文藝出版社2014年5月第一版,定價:42.00元

《獨裁統治手冊》的兩位作者梅斯奎塔和史密斯,與大多數書齋型學者不同,他們從現實政治中提取大量實例來總結政治的實用規律。在他們的分析中,沒有那些政治學者的生澀的概念和分析,只有一個個活生生的實例。所謂《獨裁者統治手冊》倒不如說政治實用主義手冊,或者暴君上位手冊。在他們的長期的研究中,從大量的政治現象中總結出了一種理論,即無論是民主國家,還是獨裁製國家,他們的統治都離不開三種政治維度的影響:名義選民、實際選民和致勝聯盟。他們分別對應的是一個國家的領導人維持自己的統治的潛在支持者、有影響者和不可或缺者。換句話說,獨裁製國家,政府建立在極少數不可或缺者的基礎之上,而他們是從數量非常龐大的可相互替代者,以及通常相對較少的一群有影響者當中產生出來的。而民主制國家,他們的政府是建立在數量龐大的不可或缺者和可互相替代者的基礎上。

收藏這份經典書單,足夠受益一生

未完的對話,【英】以賽亞·伯林,【波蘭】貝阿塔·波蘭諾夫斯卡-塞古爾斯卡著,楊德友譯,譯林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定價:38.00元

貝阿塔因為寫自由思想的論文,從1983年開始與伯林對話,開始以書信的方式,而後與伯林在牛津面談。談話的主題主要涉及伯林的消極自由和積極自由概念的區分,多元價值觀,以及自由與多元論之間的關聯。但是伯林的魅力就在於,他絕對不會就你提出的問題作出中規中距的回答,他喜歡隨意自信地切換話題,有時候的交談根本就是偏離了主題,但這種偏離對一個年輕後輩來說不啻為一種榮幸:能夠親耳聆聽一位在世偉大思想家的言辭。

到芬蘭車站:歷史寫作及行動研究,【美】埃德蒙·威爾遜著,劉森堯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2月第一版,定價:49.80元

《到芬蘭車站》的副標題是“歷史寫作與行動研究”。這是一本融合了文學的筆法、思想家的生平與八卦和歷史寫作意識,多重題材雜糅的文本實驗。與那些佶屈聱牙的學術著作不同,威爾遜以震撼的筆觸描述了從法國大革命到巴黎公社,一直到俄國的十月革命期間的一系列人物,從維柯到米什萊、從勒南到丹納、從馬克思到列寧,從這些人物身上帶出他們的觀念和對世界的影響,對馬克思主義這種理念的形塑,作出了令人信服的歷史分析。

收藏這份經典書單,足夠受益一生

奇石:來自東方的報道,【美】彼得·海斯勒著,李雪順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年4月第一版,定價:40.00元

何偉描述了一個不斷變化中的中國。這種變化有時候身在其中的人們彷彿毫無察覺。不是我們毫無觀察力,而是我們缺乏一種新鮮的視角審視我們的生活。我跟一個朋友解釋何偉和《奇石》,當朋友得知這是一個外國人寫的關於中國的書時,她下意識的反應是:“他一個外國人,瞭解我們的中國麼?”我反問她一句:“你是一箇中國人,你覺得你瞭解中國麼?”我們習慣用自己的經驗塑造我們周圍的世界,這種人生中有限的經驗給我們製造了一種假象,以為我們通過各種媒體和自我觀察到表象就是現實。但是這種現實缺乏一種有限的驗證,也缺乏一種更為廣闊的視角,也就是缺乏一個參照物。我們習慣性把我們的經驗塑造的世界看作是整個世界,也習慣用我們那點可憐的經驗衡量整個龐大無比,變動不居的中國。但這其實不過是生活賦予我們的一種假象,我們所知道的,還沒一個外國人知道得多,不是因為他是一個外國人,而是中國發生的一切對他都是新鮮的,對我們彷彿更少刺激,缺少對比。

跑步在最絕望的城市:從喀布爾到巴格達的戰地報道,【美】戴斯特·費爾金斯著,黃緹縈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定價:39.80元

我不是很喜歡這本書的中文譯名《跑步在最絕望的城市》,戴斯特的這本書原名為《永遠的戰爭》。在我看來,中文譯名消解了戰爭部分的荒誕性。但是我很喜歡中文版的封面,背景是一片廢墟,一個身穿紅色T恤的孩子,手持一把手槍,指向鏡頭。他是玩耍的姿勢,玩笑的表情,更近似孩子氣似的遊戲。但是這幅衝擊力的圖片卻昭示了中東地區晦暗不明的未來。殺戮也許會停止,但是殘留的陰影會影響一代代人。戴斯特從1998年開始持續報道阿富汗和伊拉克戰事,2010年加入《紐約時報》後,持續幾年在這中東地區進行採訪報道。“9.11”發生後幾個星期,他一直待著阿富汗北部,他親眼見到了美軍對塔利班戰線實施的第一次襲擊,幾周後塔利班崩潰。之後,他和部分美軍轉移到了伊拉克,一直待到2006年。《跑步在最絕望的城市》的副標題很好地詮釋了他那些年的經歷:從喀布爾到巴格達的戰地報道。

收藏這份經典書單,足夠受益一生

斯蒂芬·哈珀在讀什麼:揚·馬特爾給總理和書蟲薦書,【加拿大】揚·馬特爾著,郭國良 殷牧雲譯,譯林出版社2014年6月第一版,定價:48.00元

如果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讓我們領略了一個作家的寫作能力,《斯蒂芬·哈珀在讀什麼》讓我們見識到了一個讀者型作家的閱讀能力。揚是一個懷有敏感而充滿好奇心的讀者,正如博爾赫斯一樣。閱讀並不能改變什麼,也許這正是很多人不屑於致力於這項“無用”事業的原因所在。閱讀對生活最大的改變只有那些真正喜歡讀書的人才能領會,而且這種心領神會往往無法成功分享給沒有這種閱讀體驗的人。當揚在書中無數次興高采烈地總結說,每讀完一個故事,您就會覺得自己的生命得到了延長,人也聰明睿智了不少,多了一份人生體驗時,我們這些讀者也能感到了他一絲絲沒有得到回應的寂寥。但一本書畢竟是一顆種子,它只有遇到合適人和合適的環境才能生根發芽,與其這麼多好書分享給一個絲毫不懂得閱讀的人,不如分享給更多的讀者,正如揚在堅持四年之後,決定封存這個寂寞的讀書會一樣,他已經厭倦了將書籍當作一顆顆政治的子彈,書籍精彩紛呈,寶貴無比,決不能被這樣長期濫用。

死亡百科全書,【南斯拉夫】丹尼洛·契斯著,周淑麗譯,中信出版社2014年8月第一版,定價:39.00元

契斯的文學譜系十分複雜,他本人經常說是博爾赫斯和布魯諾·舒爾茨的信徒,其實如果按照我的閱讀印象,他完全可以與米蘭·昆德拉一起歸於昆德拉筆下寫到歐洲小說序列中的“小說的詩人”。當然,他推崇博爾赫斯表面看是短篇小說這種體裁,其實他更關心的是博爾赫斯的短篇小說敘述方式。他敏銳察覺到,與那些注重細節、通過歸納的方式創造自身的一片神話領域的短篇小說寫作不同,小說在博爾赫斯那裡經歷了一次革命性的變化:博爾赫斯引入了演繹法,它對於理論和實踐的影響絲毫不亞於波德萊爾在詩歌領域的象徵主義。《死亡百科全書》就是這種演繹風格最為強烈的體現。

阿拉伯的勞倫斯:戰爭、謊言、帝國愚行與現代中東 形成,【美】斯科特·安德森著,陸大鵬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9月第一版,定價:79.00元

美國戰地記者斯科特·安德森《阿拉伯的勞倫斯:戰爭、謊言、帝國愚行與現代中東 形成》一書,與勞倫斯其他傳記不同。他無意對勞倫斯的人生八卦做過多的考究,他寫作的重心是整個中東地區。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說安德森踐行了一種英雄主義史觀,但是他的文本中,英雄的主角並非勞倫斯一人,還有他在中東地區的對手:一位美國的情報軍官,紐約保準石油公司的僱員威廉·耶魯;另外一位是年輕的德國古典學家庫爾特·普呂弗;還有一位年輕的猶太科學家亞倫·亞倫森,打著為奧斯曼政府效力的幌子,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反奧斯曼間諜網,為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家園做出了關鍵性的貢獻——很諷刺的是,他最終卻被魏茨曼的建國大業排除在外。這三人與勞倫斯一樣,他們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包括欺騙的天賦,在中東地區自由行動,既締造了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中東的局勢和歷史的軌跡。

他方世界,【美】約翰·克勞利著,魏靖儀譯,譯林出版社2014年6月第一版,定價:68.00元

美國小說家約翰·克勞利的《他方世界》與我讀過的任何一種奇幻文學都不相同。如果這本厚達六百多頁,四十多萬字的小說可以與納博科夫的《愛達或愛慾》,以及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相提並論,唯一的理由就是小說對永恆時間的痴迷。無論是百年的家族秘史,還是橫跨百年的世紀之戀,人類早已經不是小說的理由,只有時間才能擔當這樣的重任,只有時間能夠對抗人類磅礴想象力。《他方世界》與其他奇幻小說最大的不同在於,克勞利以全新的方式重新定義了想象的力量。他在嘗試創作我們都能理解的故事,創作古老的童話故事的變種,並讓它們呈現新的形態,通過強大而詩意的語言,通過瑰奇的想象力,通過製造時間與空間的悖論,打造出了一種新的文學類型的經典之作。我毫無誇大之意, 他配得上這樣的讚譽。

收藏這份經典書單,足夠受益一生

威廉·夏伊勒的二十世紀之旅:個人和時代的回憶(三卷本),【美】威廉·夏伊勒著,中國青年報社2014年8月第一版,定價:160.00元

夏伊勒身兼記者、作家、歷史學家於一身,親身經歷了二十世紀諸多大事件,後以《第三帝國的興亡》和《第三共和國的崩潰》等著作流傳於世。夏伊勒從一個美國小鎮的畢業生,到世界中心的巴黎,以記者的手筆記錄下了他所親身體驗過的生活:在倫敦報道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在巴黎報道林德伯格的跨大西洋飛行,在日內瓦報道國際聯盟的會議。作為記錄者,夏伊勒見證了菲茨傑拉德夫婦、海明威、格特魯德·斯泰因、伊莎朵拉·鄧肯等人的生活片段,這些文字復原了一個個偉大的靈魂。但就算他完成了三卷本的煌煌鉅著,仍然對回憶錄的寫法有所懷疑,由於事件久遠和主觀的想象,記憶變得模糊零散,所以我們的的回憶與其說是紀實,更像是故事,不可避免的是本人的虛構:“我寫這部對生活和時代的回憶錄時,想做的也僅止於此。我積累了相當大量的私人文件,做了多年研究。有些筆記在戰爭和旅行中遺失,因為駐外記者就像遊牧民族東奔西走,他的全部所有是一隻皮箱。詩人、思想家和回憶錄作家之間的爭執不休令我感到不安和自卑。他們的才華和造詣是我不可企及的。蒙田認為,人類根本就無法獲知真相,因為他們‘屈從於習俗、成見、個人利益和狂熱……自以為掌握了知識——這種幻覺把人類一誤再誤’。”所以我們最終看到的歷史是沒有全部真相的歷史,是已經被人們的意識和思維解構後,重新建構的歷史敘事。

里爾克:一個詩人,【美】拉爾夫·弗裡德曼著,周曉陽 楊建國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4月第一版,定價:138.00元

我們無法用現代人的標準來衡量那個過去時代的詩人,弗裡德曼的《里爾克:一個詩人》中有個很有趣的理解錯位。弗裡德曼用這個題目來提醒讀者要把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詩人的詩歌創作上,但是這本七百多頁的傳記卻更側重里爾克與他身邊的那些女人們的情感糾葛,無論是他的畫家妻子,一生的良師益友兼情人莎樂美,還有那些數不清的資助者貴族婦人,甚至偶然相識的筆友,比如俄國女詩人茨維塔耶娃,里爾克都能用書信的方式發展出一段段露水情緣。通過這本詳盡的傳記,我們才發現,原來這位超越詩歌本身的大師一生創作最多的不是詩歌,而是與眾多女人交往的書信集。更為奇妙的是,他好像只能用書信維持自己的熱戀,一旦女人們來到他的身邊,他的熱情只能維持短暫的熱度,稍後他就會用維護自己的孤獨作為藉口,這點上,就連他的妻子也不能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