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遷往台灣始於何時?

客家人真正遷往臺灣的時間是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接納施琅的建議收復臺灣後,當時清廷派駐在臺灣的部隊中有從嘉應州(今廣東梅州)徵募的客家兵數百人,他們在安平、臺南、阿公店服了4年兵役後,復員在濫濫莊(即今屏東縣萬丹鄉附近),按六隊編制屯田開墾,"六隊"與客家話的"六堆"音相近,所以“六堆”人就是最早的客家人的先民。

客家人遷往臺灣始於何時?為謀生:臺灣成客家人飄洋過海首選地◆ ◆ ◆客家人從中原遷徙到南方的五嶺南北,都只能居住在山區。有道是:無客不住山,有山便有客。只要你在廣東大地上走一遭,便非常明白這樣的情況。客家人和廣府人、潮汕人一樣都是從中原南遷而來的漢人,只是最早向南遷的廣府人先期到了珠江三角洲,其次的潮州人到了韓江三角洲,後遷的客家人只好寄寓在嶺南嶺北的山區了。

客家人遷往臺灣始於何時?【臺灣客家文化中心】

客家人在山區人口繁衍越來越多,耕地越來越少,生活越來越貧困。於是效仿廣府人、潮汕人到海外去討生活,而飄洋過海、冒大海風浪最小、距離陸地特別是客家人聚居地最近的是臺灣,因此臺灣成了客家人飄洋過海的首先之地。至於社會外部原因那就有很多了,南宋末年,元兵進逼,客家先民從贛南、閩西南再進入粵東的梅州、循州(即隆昌)、惠州,當時戶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皆編入"客籍",這時候"客家"移民湧入,"客"勝於"主",這就是"客家人"由"客"變"主"的過程,這就是"客家人"名稱的由來。

客家人遷往臺灣始於何時?【臺灣客家人的服飾】

客家人最早渡臺有官道、私道兩條路◆ ◆ ◆官道是在粵東北的嘉應州,順著梅江、韓江南流而下,到達汕頭附近的各港口,而後乘船到廈門等待查驗,再後渡洋到澎湖列島的馬公等港口候風;再而後向東南行駛,經東吉洋,進入鹿耳門查驗;最後由安平登岸,到達府城(即今臺南市)附近暫居,然後南下屏東,在高屏溪(亦稱下淡水河)東岸及東港溪流域開墾臺灣的土地。

客家人遷往臺灣始於何時?【臺灣客家主題公園】

私道路線也是在粵東北的嘉應州(即梅州)順著韓江來到汕頭附近的各港口,繞開查驗直接渡過臺灣海峽,航行至鳳山縣的打鼓港(今高雄港)、前鎮港、鳳山港、下淡水港、東港等港口及琉球嶼,再由小船接運登陸,徒步到達目的地。臺灣客家人419.7萬佔總人口18.1%◆ ◆ ◆客家人渡臺時間要比閩南人遲,臺灣平原是易找飯吃的地方,大都由先到的閩南人居住著,只好選擇一般人不願居住的偏僻且有瘴癘的地區,以及靠山麓或較貧瘠的丘陵地開闢墾殖。
客家人遷往臺灣始於何時?【臺灣客家主題公園】

康熙年代,以屏東的下淡水溪東岸近山平原為中心;在高雄、臺南、嘉義等地有若干點狀的拓植,但人數不多,墾區不大。後來隨著客家人的越來越多,漸次移到彰化、臺中一帶地區。乾隆年代,北移至臺北、桃園、新竹、苗栗一帶,狹長的丘陵地區。根據統計,現在臺灣的客家人有419.7萬人,佔臺灣總人口的18.1%,其中最多的就是苗栗、新竹兩地約佔客家人口的一半以上,苗栗客家人佔該縣人口67.98%,新竹客家人佔該縣人口65.5%,桃園客家人佔該縣人口48.21%,臺東、屏東客家人各佔該縣人口25%,臺中客家人佔該縣人口19%,南投客家人佔該縣人口14%,高雄客家人佔該縣人口13%。

客家人遷往臺灣始於何時?【臺灣義民】

客家人遷移到臺灣之後,和當地的原住民、閩南人、外省人一起,共同護衛、開發、建設祖國的寶島-臺灣。先是有由鄭成功帶領,共同抗擊荷蘭殖民侵略者的鬥爭;後是有由唐景崧、丘逢甲、劉永福率領的反對日寇統治,維護祖國領土完整和統一的壯舉,客家人都參與其中,尤其是在後的抗倭護臺鬥爭表現更甚。客家人在臺灣開墾荒地、種植稻穀甘蔗、發展製糖業;在砍伐樟樹、提煉樟腦油,到化學合成樟腦;在修築新竹經苗栗、臺中、臺南至高雄縱貫北南的鐵路建設;在開發臺灣東部花蓮、臺東的種植業;在採伐林木、探勘採油煉油的早期工業;在修建港口、道路、大規模城市現代化建設中都做出了艱苦卓絕的奉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