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推行漢化與阿里不哥的帝位之爭

忽必烈推行漢化與阿里不哥的帝位之爭​13世紀初,蒙古族正經歷著一場激烈的社會變革,由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以後經歷窩闊臺和蒙哥的擴張,蒙古帝國的版圖日益擴展和形成.但是這種變革是跳躍勢的發展,由於經濟及文化的差異,加之帝國內部爭權奪利的矛盾及家族矛盾不斷凸現,分裂之勢漸趨形成,"特別是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爭位."蒙哥遺留下三個弟弟: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旭烈兀自1256年成為波斯汗後,由於遠離蒙古,而沒有要求繼承大汗位.剩下的只有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為了爭奪汗位,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從 1260年年底到1264年展開了大規模的戰爭,直到 1264年阿里不哥投降."家族內部的糾紛結束之後,忽必烈從容地恢復了他征討宋朝的計劃",1276年征服南宋,1279年統一中國. 蒙古民族雖然征服了中原,但經濟與文化的差 異依然存在.中原當時已經是發達的封建經濟與文化,而蒙古族則處於由早期奴隸制向成熟的封建制飛躍的階段.顯然,相對於中原,蒙古是落後了. 但是"儘管這位遊牧民的後代,忽必烈可能征服了中國,然而,他本人已經被中國文明所征服.…… 中國化的明顯標誌是:忽必烈從阿里不哥手中奪取皇位。阿里不哥,蒙古貴族。元睿宗拖雷第七個兒子,元憲宗蒙哥及元世祖忽必烈之弟。蒙哥在位時,阿里不哥駐守在大蒙古國首都哈拉和林,素來反對忽必烈的漢化政策。

1259年8月11日蒙哥去世。1260年初,忽必烈從蒙、宋前線匆匆北返抵達燕京。他在燕京附近駐紮了將近三個月。蒙哥汗親征時留鎮漠北的阿里不哥,竭力誘使忽必烈回到草地,好逼迫他就範,再名正言順地登上大汗寶座。忽必烈則清楚地意識到,在阿里不哥鞭長莫及的情況下,自己在控制和調動進入漢地的蒙古軍及漢軍方面擁有莫大的優勢與便利。因此他不肯輕易離開經營有年的中原而貿然北上。雙方間使臣往返,交涉不斷,矛盾日趨激化。

1260年4月中,忽必烈拘禁阿里不哥派往燕京的心腹脫裡赤,先發制人,在新築成不久的開平城宣佈即大汗位。忽必烈在漠南搶先即位,完全打亂了阿里不哥的預謀。阿里不哥只得匆匆於1260年夏季,在駐夏據地阿勒泰山中,召集留守漠北份地的諸王宗戚,舉行大會,並在會上被擁立為大汗。出席大會的,有察合臺子哈刺旭烈的寡妻兀魯忽乃妃子、察合臺孫阿魯忽、窩闊臺孫爾赤(合丹子)、海都(合失子)、朮赤孫忽裡迷失和合刺察兒、蒙哥子阿速臺和玉龍答失、塔察兒子乃馬臺、別勒古臺之子等。這樣就出現了兩大汗相抗衡的局面。
忽必烈推行漢化與阿里不哥的帝位之爭

站在阿里不哥一方的有影響的東道諸王似乎很少,但他從西道諸王那裡獲得的支持,又要多於忽必烈。儘管當時正在經營西亞的皇弟旭烈兀和立國伏爾加河流域的拔都後玉別兒哥,態度都不無曖昧之處,然而替旭烈兀留守漠北份地的他的兒子藥木忽兒,最初是支持阿里不哥的。而別兒哥衝制的錢幣上刻有阿里不哥的名字,更表明欽察汗國在阿里不哥失敗前一直認為只有阿里不哥才真正代表了蒙吉大汗的統系。於是雙方遂展開激烈內戰,歷時四年之久。

1260年秋,阿里不哥兵分兩路,大舉南下。東路軍由旭烈兀子藥木忽兒、朮赤后王合剌察兒統率,自和林逾漠南進。西路軍由阿蘭答兒統領,直指六盤山,意在接應從四川前線退屯該地的蒙哥攻宋主力,這支軍隊在蒙哥死後曾歸阿速臺節制,阿速臺投奔漠北後,一直控制在阿里不哥的大將渾都海和哈剌不華手裡。阿里不哥的左路軍以宗王為帥,而且直接威脅漢地政治經濟中心燕京,因此忽必烈親自領軍逆之,而以移相哥、納鄰合丹(當為合赤溫孫)為其前部。移相哥軍擊潰藥木忽兒和合剌察兒,阿里不哥難以繼續立足和林,匆匆退到由他繼承的拖雷分地吉里吉思。忽必烈大概是循帖裡幹道,順利進至和林。其時約在當年初冬。當時和林城的殘破或許相當嚴重,所以到達不久,忽必烈便南至汪吉河(今翁金河)冬營地,以為短期休整。阿里不哥生恐忽必烈乘勝追擊,乃遣使假意求宥,並稱待馬力稍復,再赴闕謝罪。忽必烈深以漢地政局為念,遂留移相哥鎮漠北,自己冒嚴寒逾漠南返。南指六盤山的西路軍雖為偏師,但它牽動川蜀關陝,使那裡本已化險為夷的形勢又緊張起來。原來早在廉希憲受命宣撫京兆、四川時,屯兵觀望於六盤山的渾都海就企圖聯絡阿里不哥遣往關中的劉太平、霍魯懷及川蜀軍中親阿里不哥的將領發難。廉希憲當機立斷,捕殺劉太平、霍魯懷,以處於弱勢的秦鞏世侯汪家的軍隊拒阻渾都海,“但張聲勢,使不得東”。渾都海果然中計,“聞京兆有備,遂西渡河,趨甘州”,採取了“重裝北歸,以應和林”的下策。關陝之危竟得安然解脫。

可是當阿蘭答兒提兵與北歸途中的渾都海會師之後,這支軍隊重又折返東向,並派人約結隴蜀諸將,一時“人心危疑”,朝士至有捐棄兩川、退守興元之議。兩軍兵鋒初接,朝廷方面又先失利,遂愈使“河右大震”。這時候,忽必烈增派的諸王合丹(窩闊臺子)、哈必赤(合撒兒子)等率師與汪惟良、八春等“合兵復戰西涼,大敗之,俘斬略盡”。阿蘭答兒、渾都海被擒殺。關隴遂安。

中統二年二月,詔命燕京行省及各路宣撫使北上開平,會議軍國大政。三月末,燕京省官畢集開平。中統二年夏季,除檢核錢穀、充實省部、擢用輔弼外,朝廷還為中央和地方官府制定了若干具體的行政條款,行政中樞既經調整擴充,更明確地分為兩個班子,以史天澤、張文謙等人留中,王文統、廉希憲等行省事於燕。

秋,又置大司農官,並置十道勸農使司,“為之使者,皆取於故國老人、君子長者,親行田裡,諭以安輯,教之樹藝”。潰敗遠遁的阿里不哥,歇息于吉利吉思;至1261年秋天,元氣稍有規復,又舉兵東來。他事先遣使向移相哥偽稱率眾來歸,使移相哥疏於防備,因而突襲成功。移相哥大軍潰散,和林城再次失守。


忽必烈推行漢化與阿里不哥的帝位之爭

十月,忽必烈率諸路漢軍與蒙古諸王所部再度北征。兩軍相遇於昔木土腦兒之西,阿里不哥先因所部外剌軍隊潰敗撤兵。待阿速臺率領的後繼部隊趕到,阿里不哥回軍再戰。其右翼被擊敗,左、中兩翼與忽必烈軍鏖戰至夜仍不分勝負。自是雙方引軍後退,相峙於大磧南緣。是年冬末,忽必烈師還,“詔撤所在戍兵,放民間新籤軍”。形勢似乎緩和下來。

1262年,據守和林的阿里不哥因糧餉不繼,而由他派往察合臺兀魯思的阿魯忽又拒絕聽命,截留他徵集的貨物,因此憤而移兵西討阿魯忽。阿里不哥自知一旦揮兵西指,和林終將不守,所以臨行指令和林城諸長老,許其舉城歸降忽必烈軍。阿里不哥西徙之後,忽必烈所部果然不戰而收復和林。

1262年冬,阿里不哥在擊敗阿魯忽後駐營於阿力麻裡。他肆行殺掠,伊犁河流域為之殘破不堪。1264年春,阿力麻裡大飢,軍心愈亦渙散。阿里不哥計出無奈,被迫向忽必烈輸誠。長達五年的汗位糾紛由此結束。這次內戰導致了蒙古內部的巨大分裂。當時的蒙古各大汗國中,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都支持阿里不哥,唯有伊爾汗國支持忽必烈。阿里不哥失敗後各大汗國紛紛獨立。蒙古雖打下了巨大的土地面積,卻沒有了統一的政權。這次紛爭,客觀上為蒙古軍事貴族中主張“祖述變通”以“補偏救弊”的一派把統治中心從磧北移至漠南,從而更加便利於他們採納漢法,加強對中原的統治,提供了一個適逢其時的契機。阿里不哥兵敗後,被忽必烈幽禁。

1266年,阿里不哥逝世。(另一種說法是遭到忽必烈毒殺。)

忽必烈認識到要具備封建社會所必須的學習,這就是忽必烈實行蒙漢政策的根本所在,但是忽必烈實行蒙漢政策是二元的,在其實行 的過程中經歷了兩個顯著不同的階段.

在統一全國之前實行的是積極進取的蒙漢政策,統一後則主要是趨於保守和消極的蒙漢政策,前者促進了國家的 統一和社會的進步,後者則對社會的進步起阻礙作用.統一中國前,忽必烈推行積極的蒙漢政策,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加快了全國的統一,繁榮了經濟,縮短了蒙古由早期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進程.

忽必烈治理漢地.蒙哥即位後,將漢地委託忽必烈掌管,使邢州,河南,陝西收到明顯成效."興鐵冶以足公用,造楮幣以通民貨. 車編甲乙,受顧而傳;馬給圉戶,恆奉而馬日;官舍既修,賓館得所.川梁倉庾,薄書期會,群吏蒞守惟謹".河南."民無依恃,差役急迫,流離者多,軍 無紀律,暴掠平民,莫敢誰何".忽必烈派楊惟中, 史天澤到任後,懲治豪強酷吏,取得了明顯的成 效,號稱"大治".

陝西屢遭兵禍,京兆"八州十三縣戶不滿萬, 皆驚憂無聊".忽必烈先命楊惟中,高挺治之,他 們整頓吏治,獎勵農桑,減輕賦稅,初見成效.廉 希憲繼任後,進一步計求民瘼,興辦學校,抑止高 利貸剝削,情況大有改觀.忽必烈模仿唐太宗網羅人材."聞唐文皇為秦 王時,廣延文學四方之士,講論治道,終致太平,喜而慕焉"."明君用人,……盡其才而用之, 成功之道也.君子不以言廢人,不以人廢言,大開 言路,所以成天下,安兆民也".

中統建元和建立元朝.忽必烈經過治理漢地, 得知只有行"漢法",才能使國家長治之安. 1260年忽必烈奪取汗位,他向劉秉忠"問以 治天下之大經,養民之良法",劉秉忠"採祖宗舊 典,參以古制之宜於今者,條列以聞.於是下詔建 元記歲,立中書省,宣撫司".中統建元是按照封建王朝的規格改造大蒙古國 所跨出的第一步.

《中統建元詔》中稱:朕獲纘舊 服,載擴丕圖,稽列聖之洪規,講前代之定製.建 元表歲,示人君萬世之傳;紀時書王,見天下一家 之義.法《春秋》之正始,體大《易》之乾元.炳 煥皇猷,權輿治道.
忽必烈推行漢化與阿里不哥的帝位之爭

1263年忽必烈以開平為上都,次年改元至元, 以燕京為中都,1271年建國號"大元",以中都為 大都.《建國號詔》日:誕膺景命,奄四海為宅尊; 必有美名,紹百王而紀統.……我太祖聖武皇帝, 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圖,四震天聲,大 恢土宇,輿圖之廣,歷古所無.頃者,耆宿詣庭, 奏章申請,謂既成於大業,宜早定於鴻名.在古制 以當然,於朕心乎何有.可建國號日"大元",蓋 取《易經》"乾元"之義.但忽必烈每前進一步,都遇到很大的阻力.採 用漢法與反對漢法的鬥爭貫穿其始終.

許衡在《時 務五事》中就指出:"考之前代,北方之有中夏者, 必行漢法乃可長久.故後魏,遼,金歷年最多,他不能者,皆亂亡相繼,史冊具載,昭然可考.…… 以是論之,國家之當行漢法無疑也.

然萬世國俗, 累朝勳舊,一旦驅之下從臣僕之謀,改就亡國之 俗,其勢有甚難者.""本朝舊俗與漢法異,今留漢 地,建都邑城郭,儀文制度,遵用漢法,其故何如?''

1262年李璃亂事後,忽必烈的蒙漢政策走上各民族歧視和保留落後制度的消極保守的軌道,至元十年,"權臣(即阿合馬)屢毀漢法"儒臣失 勢"國朝處右統元年以來,鴻儒碩德,濟之為用者 多矣!如張,趙,姚,商,楊,許,門,王之倫,蓋嘗處朝端,謀王休而斷國論矣!固雖聖神廣運於上,至於弼諧贊翼,俾之麻明,貞一諸人,不無效 焉.今則日:彼無所用,不足以有為也.是豈智幹 中統之初,愚於至元之後哉?故日:士之貴賤,特 系夫國之輕重,用與不用之間耳!"蒙古貴族 的許多特權利益保留下來."分封采邑制度(投下 的二五戶絲制),遍及於各生產領域的驅奴制度, 手工業中的官工匠制度,商業領域中的斡脫制度, 貴族世襲的選舉制度,朝會慶典的濫賜制度,此外 還加上一系列的民族鎮壓,民族歧視的法令等 等''

忽必烈從他前期主張學習漢文化,適應 社會發展需要,革舊更新,建立元王朝,統一全 國,李殖事件後,進而轉化為消極與保守佔主導地 位,這就是其二元蒙漢政策.究其根源在於"該政 策的方位是取決於人們把忽必烈看成是成吉思汗的繼承者大汗呢,還是把他看成中國19個王朝的繼承者,天子呢.從蒙古人的觀點來看,他在原則上始終如一地維護了成吉思汗帝國精神上的統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