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毛文龍不在自己的地盤殺了袁崇煥,反而被袁崇煥殺了?

歷史告訴你


崇禎二年5月,袁崇煥率領部下,攜帶崇禎帝欽賜的尚方寶劍,以閱兵為由,來到毛文龍駐守的皮島,歷數毛文龍為臣不道、侵吞軍餉、謊報軍功等12條罪狀。傳崇禎口諭,斬殺了左都督平遼總兵毛文龍。


毛文龍能官至一品總兵,掛將軍印,確實是有功於明朝的

(毛文龍劇照)

一是鎮江大捷。

天啟元年,尚處於游擊戰的毛文龍,率手下200人,孤軍深入,奇襲後金身後,奔襲2000餘里,先後收復豬島、海洋島等十多個島嶼,俘獲後金守島軍官胡可賓等人。

而後,趁鎮江空虛,率百餘名死士,夜襲鎮江,再次擒獲後金汗王努爾哈赤妻弟佟養真,以及佟養真的兒子佟豐年等,奪取要塞重鎮鎮江,史稱“鎮江大捷”。

此役,創明軍對後金的首勝,極大地鼓舞了明朝的信心,有力地打擊了後金的囂張氣焰,打破了後金不可戰勝的神話。捷報入朝,“縉紳慶於朝,庶民慶於野”。

二是建立東江抗金根據地。

天啟二年,毛文龍率部登上皮島,建東江鎮。聯合朝鮮,組建10萬抗金部隊,猶如一顆釘子,死死地嵌在朝鮮與大明之間,形成後金與明朝之間的堅固屏障。

三是牽制後金。

毛文龍依託鎮江,數次率兵襲擾後金。襲擊金州、復州等地,先後取得董骨寨戰役、牛毛寨戰役的勝利,並協助朝鮮在丁卯戰爭中擊退後金阿敏的入侵,有力地牽制了後金的數萬大軍。

努爾哈赤異常惱火,形容毛文龍的軍隊“猶人身之有蚤蝨也,撮之則無從著手,聽之則吮膚而不寧”。

但這樣一位戰功赫赫的將軍,為什麼在自己的地盤被袁崇煥殺了呢?

一,毛文龍毫無防備。

首先,袁崇煥欲擒故縱。

當袁崇煥以閱兵為名登島後,故意放鬆毛文龍的警惕。每天同毛文龍談笑風生,飲酒作樂。而毛文龍見到袁崇煥大駕光臨,立即整肅軍紀,操練兵馬,期望給袁督師留下一個好印象,替自己在皇上面前美言幾句。

玩樂之餘,袁崇煥還和毛文龍探討軍隊的長遠規劃,如更改營制,設立監司等事項,雖意見相佐,但彼此氣氛融洽,絲毫看不出袁崇煥暗藏殺機。

其次,袁崇煥突然襲擊。

一日,袁崇煥設帳于山上,邀毛文龍觀賞士兵比武。袁崇煥突然發難,質問毛文龍為何剋扣軍餉,不聽號令。毛文龍欲以辯解,袁崇煥根本不給他機會,命人將他立即捆綁,歷數其十二大罪狀。儘管是久經沙場的毛文龍,也被這突然的變故嚇蒙了,六神無主,只剩下伏地求饒。

(袁崇煥劇照)

二,袁崇煥假傳聖旨。

袁崇煥宣讀完毛文龍的十二條罪狀後,隨即跪下,請出皇上旨意,說:“我今天奉旨斬殺逆賊毛文龍,如遇他人反抗,一律誅殺。如若我不能完成任務,也請皇上立斬與我。”毛文龍的下屬皆跪下呼“萬歲”,無一人反抗。袁崇煥拔出御賜寶劍,殺了毛文龍。

三,袁崇煥握有當朝尚方寶劍。

實際上,毛文龍也握有尚方寶劍,那麼,袁崇煥為什麼能殺了品級相當的毛文龍呢?

毛文龍的尚方寶劍是先帝熹宗所賜,而袁崇煥的尚方寶劍乃當朝崇禎所賜,所以,毛文龍就沒敢將寶劍取出來。

四,袁崇煥擒賊擒王。

在準備殺死毛文龍之前,袁崇煥就以要和毛文龍議機密之事為由,遣退了毛文龍的手下。在成功誅殺毛文龍之後,立即宣佈,只要不反抗,就不會追究其他人。而且還安撫將士,增加軍餉,加官進職。由此,毛文龍手下數萬人,具皆臣服。

五,毛文龍自知理屈。

毛文龍獨霸一方,山高帝遠。又自持手握重兵,為朝廷倚重。長期以來驕橫跋扈,多行不臣之事,自己瞭然於胸。被朝廷治罪是遲早的事,只是事過突然,讓他措手不及。

毛文龍死後三個月,10萬後金大軍兵臨北京城下,“己巳之變”由此爆發。


張生全精彩歷史


先簡單介紹一下袁崇煥、毛文龍的身份、毛文龍被殺的時間、地點。

袁崇煥是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權力極大。

而毛文龍當時是平遼總兵官,屬於袁崇煥的部下。毛文龍的軍鎮在皮島,位於鴨綠江口以南的大海之中,靠近朝鮮,向東三十里是朝鮮的鐵山,向北距離後金的地界不到一百里。

崇禎二年的五月,袁崇煥從寧遠出海,名義上是慰勞和檢閱各島的將士。抵達旅順附近的雙島之後,在島上停留。

此時毛文龍正在山東的登州催請兵餉,他部下的明軍主要散佈在沿海的島嶼之上。

得到督師前來的消息之後,毛文龍立刻率兵渡海,趕往雙島。二人在島上見面,經過幾日長談之後,袁崇煥聲稱要離開,並於六月五日宴請毛文龍,隨即在席間宣佈毛文龍十二條當斬之罪,迅速將其斬首。

現在回到問題本身,毛文龍為什麼不在自己的地盤上殺掉袁崇煥,反而被袁崇煥殺死?

首先,雙島算是毛文龍的地盤,也是袁崇煥的地盤。

毛文龍是袁崇煥的部下,並無謀反之心,絕不會以下犯上。

當時的明軍還是絕對服從上級,很受節制的。此前不久,寧遠駐軍因為兵餉問題發生兵變,扣壓總兵官,打傷巡撫畢自肅,就被看成非常嚴重的兵變,後來鬧事的十幾個士兵被處死。很難想像,誰敢殺死督師袁崇煥。

其次,毛文龍完全沒有料到自己會被斬首。

寧遠大捷之後,袁崇煥開始統管遼東全局,認為毛文龍的將士數量太多,佔用了過多的兵餉,應該適當裁減。而且毛文龍駐紮的島嶼距離遼東太遠,作用有限。

毛文龍的兵餉一直是由商船從山東的登州、萊州出發,向東江運送。第二次出山之後,袁崇煥要求改變作法,在寧遠設置東江餉司,由覺華島供應東江的軍餉。

毛文龍不同意這種改變,二人矛盾加深。見面之後的幾天當中,這個問題也是交談的重點。但不管有多大分歧,都不至於掉腦袋,所以毛文龍完全沒有準備。

估計除了袁崇煥自己,很少有人料到這樣的結果。

第三,袁崇煥是有備而來,精心設計。

毛文龍號稱擁有馬步兵十萬,其實沒有那麼多,有戰鬥力的大概不到三萬。毛文龍出海去登州,再轉往雙島,隨身會有許多部將護衛,但不會把全部人馬帶在身邊。

而袁崇煥有備而來,地位又高,身邊將士應該比毛文龍多一些。更重要的是,他是心有定算。《明史》中說:“(袁崇煥)先設幄山上,令參將謝尚政等伏甲士幄外。文龍至,其部卒不得入。”

毛文龍的衛士全部被擋在山下,毛文龍和袁崇煥等人登山,在那裡突然宣佈毛文龍死罪,將其處死。然後出來向將士們宣告消息,並且強調:“誅止文龍,餘無罪。”

結果,毛文龍“麾下健校悍卒數萬,憚崇煥威,無一敢動者”。這種說法不準確,雙島上的毛文龍部下肯定沒有這麼多,加上袁崇煥在各方面做好了精心準備,並沒有引起更大的事變。


於左


袁崇煥殺毛文龍留下了兩個疑點,一是袁崇煥殺毛文龍是不是越權?二是毛文龍怎麼能在自己地盤上被殺了。這倆同時也是一個問題,毛文龍認為袁崇煥沒權力殺他,且在自己地盤,更不擔心了。

1、袁崇煥殺毛文龍越權了嗎?

按照朝廷敕書,袁崇煥可以先斬後奏的只到副將。毛文龍這樣的總兵,且加左都督,有將軍印,尚方寶劍。就更不一般了,殺毛文龍必須先彈劾,然後回京侯勘,巡按查堪後,三法司再議。這都是正常的行政流程。

但毛文龍的東江鎮特殊,和任何一邊都不一樣,在這裡軍政財民都歸他一人節制。這裡沒有巡按、沒有道臣、沒有餉司餉臣,沒有同知推官等文臣系統。人事任免、報功查驗都由己出,東江完全屬於軍管,這不是一般意義的軍鎮,屬於你們所熟知的——藩鎮

(東江是藩鎮,而不是軍鎮)

擁有軍政大權,跋扈一點自然正常。但毛帥走的不是這些。

前後兩次帶領部隊到達登州海面。這是非常嚴重的越軌行為。想象一下薊鎮總兵沒有詔令帶兵到了通州。所以當時朝議毛文龍難馭。大學士錢龍錫也領會了崇禎的意思,給袁崇煥講了。袁崇煥就按意思行事,限制東江供給,對談,談不攏殺。

這個特別像孫傳庭到陝西殺賀人龍一樣,跋扈不受制,受上意殺之。

這種行為就是特事特辦,按程序來基本是毀自己。所以不存在越權。

2、毛文龍為何會被殺在自己地盤?

東江實實在在是毛帥的地盤,經營了七八年。實實在在的土皇帝。怎麼袁崇煥說殺就殺了呢?主要有這幾點:

第一、毛帥壓根沒想到、大意

。毛和袁在愉快的氣氛中談了幾天,雖然倒二天不愉快,但自己周圍有眾多士兵、軍官,都姓毛,也不至於有事。

(袁崇煥)

第二、袁崇煥事前工作做得好。袁崇煥來了每日宴請、對談。給東江諸將發賞銀、士兵發餉,使大家都不警備。而此間,關寧兵陸續接管一些地方。而且保密工作也做得非常好。

交拜畢,登島山。
謝參將暗傳令營兵四面密佈文龍隨行官百餘員繞圍內兵丁截營外。崇煥問東江各官姓名,俱曰姓毛,文龍曰:俱是敝戶小孫。崇煥曰:豈有俱姓毛之理?似爾等如此好漢,人人可用,我寧前官兵俸糧多於爾等,尚然不能飽暖,爾等海外勞苦,每月領米一斛,且家口分食此米,言之可為痛心,爾等亦受我一拜,為國家出力,此後不愁無餉。各官感泣叩首。因問文龍雲:餘節制四鎮,嚴海禁者,恐天津、登萊受心腹之患。今設東江餉部,錢糧由寧遠運來,亦無不便。昨與貴鎮相商,必欲取道登萊,又議移鎮、定營制、分旅順東西節制,並設道廳稽兵馬錢糧,俱不見允,豈國家費許多錢糧,終置無用?餘披瀝肝膽,講至三日,望爾回頭是岸,誰知爾狼子野心,欺誆到底,目中無我猶可,聖天子英武天縱,國法豈能相容?語畢,西向請命,縳文龍,去冠裳,文龍尚掘強不就縳。崇煥又云:爾疑我為書生,不知我乃朝廷一員大將

事前,毛文龍的親兵被截在外面,自己都沒注意到,身邊跟隨上百位軍官。而袁崇煥佈置完畢,並鼓勵各將,然後神轉折訓斥文龍,要斬殺他。

第三、善後做得好。毛文龍死後,“兵丁洶洶,見崇煥兵嚴整,不敢犯。而且為了防止後患,及時改編東江軍,分為四協,東江兵馬享受遼東軍待遇。

總結:

袁崇煥殺毛文龍本身就是特事特辦,不按程序來。毛文龍完全沒想到會在自己地盤上動手,甚至覺得自己有功於國家怎麼會死呢?袁崇煥準備充分,恩威並濟,斬殺毛文龍。

參考文獻:

《崇禎長編》、《崇禎實錄》、《袁崇煥集》


王榮湟:《袁崇煥大傳》

伊寧. 姜曰廣《輶軒紀事》研究[D].延邊大學,2016.

夏文明. 中外關係視野下的毛文龍研究[D].暨南大學,2015.

王榮湟. 明末遼東軍將毛文龍功過研究[D].南開大學,2013.

柏紅. 東江鎮存亡與明清東北戰局研究[D].遼寧師範大學,2013.

高志超. 劉興祚事蹟考[D].華南師範大學,2005.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崇禎皇帝是否誤袁崇煥的失誤,這裡總略的介紹一下:他主要的失誤是改變了1628年關外的有利形勢,袁大人出關以前,後金由於饑荒而沒有糧食吃,窘迫得向朝鮮要糧食,懇求王之臣和毛文龍談判都遭拒絕,攻不破關寧防線,又因為有毛帥的牽制而不能繞道蒙古,非常困難。

可袁大人出關後,不僅殺毛帥毀東江,私下議和又賣糧食,讓後金安然繞道蒙古,使“關寧防線”報廢了,從此關內再無寧日了。他這些錯誤裡許多都是無法彌補的,比如東江鎮,在他任命的一幫當了二十幾年漢奸,投誠不過一年的人把持東江要職以後,這些人又重新投降了後金,最後兵變奪取了實權,後來有叛亂,並積極策反,所以東江被搞癱瘓了不說,連山東也叛亂,滿清四個異姓王有三個出自這裡,還有一個是袁大人手下吳三桂。他耗費的銀子砸進了錦州這個巨坑很難恢復,當錦州被修成了雞肋後又是很難放棄的,最終明朝最後的家底“八總兵十三萬人”被人家“圍點打援”了,這些也是無法恢復的。他不策應朝鮮和東江,不僅讓東江受損,朝鮮和後金結盟,更讓蒙古部落寒心轉而投靠後金,這樣明朝在遼東的封鎖圈就沒有,毛文龍死後金則毫無顧及的繞道蒙古入塞。關於崇禎為什麼要殺他,這裡也需要說明一下:崇禎給袁大人定了許多罪,但就是沒有“通敵”、“謀叛”,崇禎留了他幾個月,殺他是因為民憤不平,國法不容。民憤主要是京畿地區的,因為袁大人自己保證在薊西堵住後金軍,他上奏曰:“必不令敵越薊西”,結果他瞎指揮,後金軍過了他都不知道,第二天才往北京趕。
薊門很險要,素有“畿東鎖鑰”之稱,袁大人不集中兵力在這裡堵,卻把聚集的兵力四散到各地,連偵防都不能實現,實在是無能啊……袁崇煥被凌遲的罪名在《崇禎長編》裡記載得很詳細:“諭以袁崇煥付託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種種罪惡。命刑部會官磔示,依律家屬十六以上處斬,十五歲以下給功臣家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產兄弟於二千里外,餘俱釋不問。”(《崇禎長編》卷三十七,崇禎三年八月癸亥,汪楫本) 其中把袁大人出關以後為後金張羅的一切都包括進去了,但就是沒有“通敵”、“謀叛”等字樣。另外,崇禎殫精竭慮湊來的遼餉和最後的主力都損失掉了,其實“中興之策”已經失去了最後的依託。再有,明朝滅亡於一場天災,即小冰河期,自1580年起長達七十餘年,這是全球性的災害,是因為太陽黑子突然消失了70多年,整個北方氣候寒冷,是人類一萬年以來最冷的,它造成的是北方長期乾旱,災害不斷,遊牧民族、漁獵部族入寇頻繁,軍鎮屯田收入銳減增加朝廷負擔,而明朝的稅賦又集中於農業,減少比較大,又因邊患和北方九大軍鎮的消耗也很大,最終亡於瘟疫和財政破產。
另外,袁大人消耗的“寧錦防線”上的太多的資源,不僅導致了薊鎮無法加強而被後金突破,還導致了其他幾個北方軍鎮的軍餉、糧餉無法如數派發,災民不能得到及時的賑濟,這導致了諸如李自成這樣流民和潰兵相結合的起義,最終導致了北京在遭受瘟疫以後被流寇輕易攻陷。就明朝滅亡而言,袁大人這幾下子確實來得不輕,而且很不是時候,小冰河期自1580年起,持續70餘年,明朝以那點可憐的財政,一直撐到了1644年,就快熬過去了,1650年以後災害就逐漸消失了,所以才有所謂“康乾盛世”,其實只不過是災害逐漸減退帶來的恢復而已,離明朝正常水平還差了很遠,若沒有袁大人這幾下子折騰,明朝再熬上幾年,就緩過氣來了,國力恢復到相當水平,那不是後金這種對手能應付的。

在災荒年間,人口其實是負擔,但在風調雨順,物產豐富的時期,人口就是資源,明朝就是沒有熬過這個節點,實在很可惜。


善莫大焉18


如果按照當時的形勢,毛文龍如果想殺袁崇煥,當然是更有優勢。但是說到殺人,無論在現在還是在明朝,是要有充分的理由的,不是想殺就殺的,更不用說袁崇煥是當時的薊遼督師,全面指揮對後金的作戰。

既然提出這個問題,我們就從毛文龍殺袁崇煥的動機和善後工作兩方面來做分析。

先說動機,在當時無非為了錢財、權力、私人恩怨幾個方面來分析。首先是錢財,毛文龍坐鎮東江,本來這地方是一毛不拔的地方,沒有任何產出,理應由朝廷供應。毛文龍也確實這麼做了,他接受了大量的明朝軍餉,並且還冒領戰功,吃空餉獲得了極大的回報。

除此之外,他還壟斷了對朝鮮的貿易,將明朝的布匹等貨物源源不斷輸出給朝鮮,而又從朝鮮販賣人參。

但是,這一切似乎和袁崇煥毫無關係,他找軍餉,自然是找兵部、戶部要,根本不與袁崇煥搭上關係。袁崇煥也不能也沒有干涉他的對朝貿易,所以為錢這個動機是不存在的。

次說權力,毛文龍的官職為左都督平遼總兵官,如果袁崇煥死了,薊遼督師的位置能給他,那他自然有動機。不過明朝一朝,薊遼督師這個位置,都是給進士出身的文官,毛文龍是不可能出任的。他也清楚,在朝中得罪人很多,離開了皮島,他啥都不是,所以,守住皮島這一畝三分地,才是他的當務之急。

再說私人恩怨,毛文龍為人比較張狂,又向朝廷所餉眾多,所以朝廷之中大多數人都不喜歡他,唯有袁可立是至始至終支持他的。但是,從史料來看,袁崇煥是從來沒有與毛文龍發生過重大沖突。反倒是在寧遠之戰時,袁崇煥雖然在寧遠重創了後金,但如果沒有毛文龍出兵向瀋陽進發,努爾哈赤很可能採取圍而不攻的策略將寧遠活活耗死。

因此,按理來說,毛文龍不但和袁崇煥沒有私人恩怨,而且還曾經是患難與共,甚至是並肩作戰的戰友。雖然他們沒有一同上過戰場,但相互之間應該神往了很久。

綜合為錢、為權、為私人恩怨,兩人都不應該有太大的衝突。毛文龍沒有任何殺袁崇煥的動機。

那麼假如毛文龍殺了袁崇煥,那麼事態會如何演變呢?

首先,崇禎帝絕對不會像袁崇煥殺了毛文龍一樣姑息。在當時的情況下,袁崇煥是手握重兵的總指揮,殺毛文龍之後,崇禎還要仰仗他清除外患,更擔心問罪會引起兵變,因此是忍氣吞聲。但如果反過來,毛文龍殺了袁崇煥,崇禎沒有必要對只有二萬八千人隊伍而擔憂,更不能姑息這種行為。

其次,朝廷大臣們會群起而攻之。袁崇煥殺了毛文龍,即使平時對毛文龍咬牙切齒的官員,也藉機彈劾他,更是他最後定罪的罪名之一。如果是毛文龍殺了袁崇煥,從法理上來說,這是嚴重的以下犯上的行為,可以等同於謀反,朝中這些飽讀四書五經,滿口仁義道德的大臣們可以用唾沫將其淹死。

再次,毛文龍如果擅自處決袁崇煥,那麼由袁崇煥一手提拔的祖大壽、趙率教等人更會為之復仇。他們每個人手上的兵力,絕對不低於皮島的守軍。皮島在失去了道德制高點的情況下,是抵擋不住復仇的火焰,毛文龍一定會死在亂軍之中。

當然,袁崇煥殺毛文龍的時候,給他定下了十二條該死的大罪。這也相當扯淡,這些罪名有的是子虛烏有,有的是故意誇大其詞,還有的是袁崇煥比他還嚴重。所以袁崇煥殺毛文龍就是理由不足,而毛文龍殺袁崇煥就更沒有理由,可能想都沒這麼想過。


靜說歷史


現在不少人認為,毛文龍才是制約後金的佼佼者,明末抗清柱石,沒毛大帥後金就是打到北京的主因,袁督師不應私自給糧敵方。

我請問毛粉們,袁祟煥為何輕言五年平遼?那是Boss缺糧少銀很需要在兩線作戰中抽出身來(另一面是農民軍),且關外大片城池丟失,所有主帥他都覺不稱職,因而換人,所以也正正說明崇禎急功近利,不熟前方情況下把如: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袁崇煥等帥材統統逼死逼降的主因。袁與所有將領都知道明朝耗不起啊,而且袁還在眾人退守關內時單身回到廣寧,號召守土抗清,後來也制定依堅城、仗火炮的戰略,收難民築堅城,步步為營,用戚繼光的城閣加火器對抗東北平原上機動力騎射野戰八旗勁敵,有何錯?

當時情況主攻行不行?答案是否定的,當初的袁應泰瀋陽之戰,被後金引誘出城,全軍覆滅,援兵明軍精銳白桿兵、戚金戚家軍全滅,這都印證了袁督師的戰法得當,敢問氣死努爾哈赤、炮斃皇太極,有何錯?

再就是假意通好後金,趕修大小淩河。完成步步進逼、步步為營,以贏得固守積聚兵力、錢糧、尋機出擊,介時,各城路匯剿盡出殲酋,有何錯?

問題來了,時間只有五年,你毛大帥不聽朝庭號令,自成一閥,前有熊廷弼讓你齊攻你輕出,後有袁督師令你聽令你岡聞,軍令如山,你要多少個五年才能游擊隊奪取後金政權?不知!沒了期!我只收容難民、海盜、礦工,大戰略我管不上,小戰役我越打越少,還成自由國度了,你說殺不殺?

毛文龍死後,手下烏合之眾爭當漢奸,出了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之輩,廣州屠城之實(三十萬人被殺),沒斃後金一主將,沒收復大明一城,其量為紅十字收容所的他,我請問大家,這班土匪有機會打游擊推翻滿清?!


傲視群雄NO1


一場有計劃之中的謀殺,而且天衣無縫

在毛文龍的地盤,二品薊遼督師袁崇煥矯詔斬殺一品大員且擁兵數萬的毛文龍,這本來是一個不可能完成事件

難度係數堪比海豹部隊擊殺本拉登

但是,我們的袁督師一沒有狙擊槍,二沒有特種部隊的情況下,當著所有人的面,就這麼給我們的毛總兵砍了

不得不說,這場預謀已久的殺人事件,是計劃之中的事情


  • 為何要殺毛文龍?

其實,這是一個謎,有太多的史料,太多的版本,可以說非黑即白

一說毛文龍意圖叛變,投降後金,袁崇煥為國除害

另一說袁崇煥意欲投敵,所以斬殺毛文龍解決後金後顧之憂

但事實上,這兩種說法都是不合情理的

因為,毛文龍在皮島發展的很好,可以說是成為當時有名的經濟特區,一如現在的新加坡、香港一樣是國際港口,地方不大GDP卻不低

要錢有錢,要權有權,後金還打不過來,就這土皇帝當的多舒服,還能跟著後金這個窮屌絲混?一天到晚的琢磨著這兒搶劫、那兒放火,只為一口飯吃?

而袁督師更不可能,畢竟他如果要是想投敵,關寧防線四敞大開,後金叫他爺爺都行

畢竟努爾哈赤就是在寧遠給袁崇煥給轟死的(可能性極大,但不確定)

所以,只能有一個可能性——袁崇煥看不上毛文龍,俗稱“瞅你不順眼,咋地?!”


  • 該如何動手?

當時,毛文龍是皮島一霸,地道的土皇帝,可謂是和黃藥師黃島主一樣,一島在手,天下我有。

而袁崇煥同志,剛剛上任成為薊遼督師,也是風光無限

倆人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一人一把尚方寶劍!也就是傳說中的可以代表聖上旨意,便意行事的代表信物

“就用這個幹掉你!”袁崇煥篤定了他的想法

然後,他來到了毛文龍所在的皮島,先是互相問好,表示一下人文關懷

“兄弟受苦了,在這個島子上,鳥不拉屎的,堅守這麼多年,厲害啊!”

“不辛苦不辛苦,為國分憂,為聖上謀福,應該的應該的”

看似和諧的對話,實則暗藏玄機

袁崇煥想告訴毛文龍,你別囂張,你在島上搞國際貿易還不納稅,是不是啊?

毛文龍不僅裝傻還狡辯,這都是為了國家、為了皇上啊,我哪有別的私心呢?

既然談不攏,那就量招吧

袁崇煥歷數了毛文龍的罪狀,然後進行了大聲的呵斥

毛文龍不否認也不認可,進行了激烈的辯駁

然後,袁崇煥亮出了尚方寶劍,隨後斬殺了毛文龍

當時毛的部下就要揭竿而起,為老大報仇

袁崇煥一頓安撫,意思是“你們老大有罪,但你們是無辜的,放心不會搞你們”


  • 殺人的技巧

毛文龍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了,但也不能說是稀裡糊塗

因為袁崇煥明白,他這一次殺毛文龍有百分百的把握

同時,毛文龍乖乖就範也側面說明了一些問題

1.袁崇煥攜帶尚方寶劍並說了那番話,毛文龍誤會此為崇禎的意思,畢竟尚方寶劍的用法和用意他很明白,因為他也有一把

2.毛文龍的確有問題,不過應該是經濟問題,不服管問題,但是在這之前雖然朝廷知道,但並未找他算賬,他認為這一次是朝廷來興師問罪了。而且這個罪名一旦成立,必然是死罪

3.袁崇煥並未給毛文龍反應的時間,如果毛文龍問他要聖旨,那麼問題就不會這麼簡單,一把尚方寶劍一句代表聖意就可以了嗎?只是他並沒有思考的時間

就這樣,袁崇煥有驚無險的殺掉了毛文龍


  • 嚴重的後果

袁督師很開心,因為他殺掉了一個自己很不喜歡的人,但是卻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此事造成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

首先,崇禎不再對他完全信任,併為之後他凌遲處死的結果埋下了伏筆

而最嚴重的後果,就是毛文龍死後,皮島不再是後金的心腹大患

三個月後,清兵入關

皮島的淪陷,還導致三個失業人員另謀生路,而且一度混的不錯

不僅折騰大明王朝,還給清朝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這三個人,我不說,你們應該也都知道是誰吧?



置身黑白的精彩


因為毛文龍是大明朝忠臣,袁崇煥書生誤國,袁崇煥搞了個明朝版的“皖南事變”,毀了大明朝。老漢王七大恨起兵,打的大明朝步步後退,明朝只能把長城向東延伸,修建錦寧防線,直到渤海海邊。就像長城有九邊重鎮為支撐一樣,錦寧防線也有三個支撐點,陸地的寧遠、錦州,海上的皮島。盧象升、孫傳庭等薊遼督師全部都是以皮島鉗制後金側翼,威脅赫圖阿拉;以寧遠和錦州為基地,依靠堡壘和火炮對抗八旗鐵甲騎兵,步步蠶食,同時輔以關寧鐵騎,對後金汗國形成戰略包圍態勢。這其中皮島守將毛文龍居首功,他不但率領兵馬不斷襲擊遼陽、瀋陽一線,還在大連開闢敵後根據地,不但恢復了明朝的統治,還組建了由根據地的漢人組成的軍隊,史稱“江東軍”。可惜的是崇禎自毀長城、自掘墳墓,廢掉了盧象升、孫傳庭等人嘔心瀝血創下的大好局面,啟用了從來沒有軍事才能,只是八股文寫的特別好的袁崇煥為薊遼督師。什麼都不懂的袁崇煥在崇禎及滿朝文武面前拍胸脯保證五年以內解決後金汗國,恢復遼東局勢到李成梁時代的樣子。發了瘋的崇禎大喜,命令袁崇煥節制遼東及山東兵馬,關寧鐵騎、“江東軍”皆受其節制,是毛文龍的頂頭上司。但是袁崇煥一介書生,沒有軍功,就算是崇禎大力提拔,也不過二品;毛文龍軍功卓越、資歷老,是一品大員,將強而帥弱,就只能看上位者能力。可惜的是袁崇煥和提拔他的崇禎一樣,面對問題的時候不是想辦法解決問題,而是想辦法解決有問題的人。“新官上任三把火”,年輕氣盛的袁崇煥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上任以後廢除了前任的一切政策,要和八旗軍野戰,結果所有人都反對。面對反對自己的驕兵悍將,袁崇煥決定殺雞儆猴,搞一個明朝版的“皖南事變”。關寧鐵騎世代軍戶,勢力盤根錯節,殺了吳三桂或者祖大壽,肯定會激起兵變。江東軍新建,一團散沙,全靠毛文龍個人威望才能抱團。只要解決毛文龍,就解決了江東軍,所有人都會害怕袁崇煥,一定會令行禁止的。所以袁崇煥決定謀殺毛文龍。毛文龍認為袁崇煥不過一介書生,官沒有自己大,兵沒有自己多,關鍵是江東軍全靠自己支撐,自己出事的話後金汗國無人可制。袁崇煥藉口新到,到皮島勞軍。毛文龍以為袁崇煥向自己低頭,絲毫沒有防備,結果就在迎接袁崇煥的酒宴上,毛文龍被袁崇煥當場斬殺。誰都沒有想到,不過是意氣之爭,結果一個大明朝的軍區司令員被另一個新來的司令員給殺了,藉口是貪墨。明朝俸祿極底,毛文龍靠走私聚攏財物,給江東軍增加俸祿。袁崇煥書生意氣,斷了江東軍糧餉,要求江東軍餓著肚子和八旗軍正面決戰。這時,聽到袁崇煥倒行逆施的後金汗國馬上向江東軍揮舞銀票,要麼被袁崇煥殺掉,要麼在野戰中輕步兵對八旗鐵甲騎兵被殺掉,要麼投降後金汗國,金票大大的。經過商議,毛文龍麾下三大將孔有德、尚之信、耿精忠一致同意歸降後金汗國。後金汗國大禮迎接三將,高官厚祿,不但沒有消減三將兵權,還把制下漢人軍兵劃撥給三將(其實是摻沙子)。江東軍被袁崇煥逼反以後,後金汗國沒有了後顧之憂,開始劫掠中原。在毛文龍三將的帶領下,八旗軍繞過錦寧防線,破喜峰口,一直打到了北京城下。同時後金汗國以三將為榜樣,不斷招降關寧鐵騎和他們的領袖吳三桂、祖大壽。而毛文龍三將和歸降後的關寧鐵騎將領吳三桂合稱漢家四將,清朝進關以後成為漢家四王,定鼎天下後稱之為三藩(孔有德戰死)。可以說明朝的毀滅,清朝的建立,就是從毛文龍被謀殺成為了必然。


用戶55995989010


因為毛文龍沒有那麼陰!

毛文龍作為一個戰鬥在前線的武將,真刀真槍,茹毛飲血,九死一生,看過千萬種死法,同仇敵愾,他身邊真的沒有背後捅刀子的戰友,否則在強敵面前早就湮沒了!絕對不會憑空取人性命的,否則戰場上那麼多死法,選一種死法,還少兩肋插刀的死黨嗎!更何況大家都冠冕堂皇,都揹著把"小刀"!按綱常來說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而且是在前敵,誰料人面獸心,在戰場上被自己人黑、被自己人惦記,且自己還想不到,那是逃不掉的,什麼初一十五,什麼借與不借的,就只憑他有一方所謂決斷黑白的權力。

對於陰謀,謀於前,這在朝堂之上,尤其在大明,對於東林黨人類,再正常不過了,什麼無中生有,李代桃僵,本該用在戰場上的三十六計,都用來直取人性命!不必贅述!所以對於其真的輕車熟路,下意識的。究其根本,本性使然,更何況飄飄然少了約束的時候。

對於陰謀,動於後,才能有冷血的結果。但對於一個戰壕的戰友,但凡有共赴朝廷危難的想法,也不會拿戰友的性命當兒戲,因為兒戲戰友,對於其同袍將來的反應是什麼,這上過戰場的人都會知道。同袍在戰場上,首先想到的是同生死,其他都是胡扯,尤其對於今人沒經歷過的冷兵器時期的戰場,那絕對是過命之交,因為一個步伐、一個眼神,都將直面同袍的生死,自己的生死!

所以毛文龍那些戰友日後的作法,於情無可挑剔;於理,對於封建王朝,家天下,就是放到今天,人們都在批判愚忠,對於他們有什麼可說的!不要說那些雙重標準的話,掩飾著虛偽!

所以在前線取戰友性命之人,那絕對是九陰之人!只有九陰之人才能做出此等!

陰謀往往不計其他後果,個人目的為首,否則沒必要用這種陰謀,因為光明正大的做法多的是,何況拿出那麼"多理由",不自信嗎?歷史上真的沒有在戰場上建功立業人,有如此行徑!而且在朝廷危難之時,誰能說出一二。

而且其所謂"平",是進攻行為,接戰,可結果是讓對手在那邊進入差點給平了!而且後知後覺,跟著敵人屁股後面走,應對無策,進退失據,累死千軍,據說那是關寧鐵騎啊!況且敵人精銳盡出!其骨子裡就沒有那嘴上的膽氣與豪氣!一切結果何談詭辯的餘地,否則最後也不至於惹得雷霆震怒!

但凡有點男兒之心,沒有一種悲愴嗎?


F1242240855


袁崇煥為什麼殺毛文龍

一、袁崇煥殺毛文龍的原因:

1、毛文龍傲慢無禮。毛文龍對袁崇煥傲慢以至於袁崇煥東山再起後就開始精心策劃除掉毛文龍。離京出關之前,內閣輔臣錢龍錫親自到其住所,詢問“五年復遼”的方略。袁崇煥說:“首先從東江做起。”錢龍錫詫異地問道:“為什麼不從陸地進攻,而從海道呢,而且毛文龍用起來也未必很得力。”袁崇煥說:“毛文龍可用就用,不可用就殺了他。 ”可以說他早就有殺毛文龍之心。

2、毛文龍私通敵國。“以謀款則斬帥”是同時被指控的兩項罪狀,所謂“謀款”就是私下密謀與後金議和,所謂“斬帥”就是誅殺了毛文龍。加到一起就是指控他為了私下與後金議和而謀殺了毛文龍。

二、人物簡介:


1、袁崇煥(1584年—1630年),字元素,生於廣東東莞石碣,祖籍廣西梧州(籍貫爭議)。明朝末年薊遼督師。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後通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邊關任職,得到孫承宗的器重鎮守寧遠。在抗擊清軍(後金)的戰爭中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但因為不得魏忠賢歡心辭官回鄉。

明思宗朱由檢即位後袁崇煥得以重新啟用,於崇禎二年(1629年)擊退皇太極,解了京師之圍後,魏忠賢餘黨以“擅殺島帥(毛文龍)”、“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等罪名彈劾袁崇煥,皇太極又趁機實施反間計,袁崇煥最終被朱由檢以通敵叛國罪處以凌遲。


2、毛文龍(1576年2月10日—1629年7月24日),字振南,一名毛伯龍,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人(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祖籍山西平陽府太平縣(今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明朝末期將領,歷仕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朝,官至左都督平遼總兵官。

毛文龍曾開創了軍事重鎮東江鎮,在與後金的戰爭中頗有戰功,但為人驕恣,所上事多浮誇,索餉過多。後被袁崇煥矯詔所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