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康震?

粤神通


康震可以说是中国最炙手可热的文化学者,说他是现象级的,也是毫无疑问的。从2006年开始,康震数次登上央视的《百家讲坛》,从而声名鹊起。随后在2017年,随着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作为点评嘉宾的康震更为人们所熟知,而津津乐道。

虽然康震圈粉无数,但他也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他坦诚自己是一位“明星”学者,号召力、影响力很强,但是越是这样,越要把学问做好。

康震认为,只有把学问做得更扎实、更深厚,才能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得更广泛、更精准。

2016年,国家层面在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许多学术界的主流大咖在座谈会上发言,这其中就有康震。让我们先看看发言人的名单: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汝信、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钟君、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樊锦诗、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教授张维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马怀德、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沈壮海、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教授金一南、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王文。

老中青三代学者可谓汇聚一堂,他们也就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学、政治学、文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军事学等学科和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就如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创新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康震位列其中,这样的荣誉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可见他在影响力之大。

众所周知,康震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对于学校的校训,他也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他说: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仅仅意味着在知识、道德、言行等方面为学生、社会作出积极表率,更要为时代、为国家、为民族不断创造出先进的思想资源,成为时代、国家、民族思想文化的奠基者、开创者、先行者。”

但是,康震的根应该在陕西,他是陕西文化大家霍松林的弟子。霍松林,字懋青,1921年生,甘肃天水人,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书法家、教育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名誉院长。

只可惜,霍先生去年仙逝了。也希望康先生继承霍先生的衣钵,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光明大先生


康震,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文化学者。其实有博士教授名头的人在中国几十万还是随便有吧,但是一方面是博士教授,一方面又是网红的就没几个了。



康震在《百家讲坛》其实并没有火起来,同样在百家讲坛开讲的易中天,纪连海,蒙曼曾经都比康震更有知名度,但是现在都不如康震有名气,各类文化综艺节目尤其是在央视康震基本上就像是节目主持人一样不可或缺,像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等都是嘉宾评委。


康震虽然是标准的70后,但是在各类节目中综艺感还是蛮强的,其实他从2008年就开始了文化综艺之路,能够有这样的知名度当然主要得益于央视这两年弘扬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同时也是他自己渊博的知识征服的众人。

不用去怀疑一个学者上节目的初心,就像没有人怀疑央视弘扬国学是因为利益一样,我很相信康震是一个真正的高人,一个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国学大师不会是驱名逐利的俗人。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喜欢康震,因为他知识渊博,也因为他有这样隐士的风范!


柠檬王者


谢谢邀请,康震,陕西绥德人,著名文化学者,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担任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嘉宾主讲,主讲《唐宋八大家》系列、《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李清照》等;担任中央电视台《汉语桥》、《中国诗词大会》 点评嘉宾被人广泛熟知。



我比较喜欢康教授在央视诗词大会的点评,我觉得点评非常精准,每首诗词普通读者都能读懂,又或者说读者可以明白诗词的含义是什么,但康教授能评说出作者写这些诗词的典故,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这样的诗词,包括当时的历史背景,又或者作者出于什么典故写这样的诗句,我本人非常喜欢他的点评,觉得很有历史文化内涵。
而且他反应机敏,信手拈来,言语幽默,语句淡定,表现从容,不愧是国学大师。而且他书画的功底也非常好,看央视诗词大会,我主要是想看他评说作者的典故,诗词的历史背景等内容。我比较喜欢的嘉宾之一,另外丽波教授我也非常喜欢。


知事渊博


康震,祖籍陕西榆林绥德。1970年生。陕西俗语“米脂婆姨绥德汉”绥德多猛男,但康震却温文儒雅,往往娓娓道来。

上节目,从不与人抢镜头抢话筒。轮他发言皆会做到“逢源会委,川流如注。”唱“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东坡,“梦里挑灯看剑”的辛稼轩 还有“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赵李氏,在康震的讲解中,总会感觉到如鼓心跳, 看到月照青剑。



戊戌国家公祭黄帝陵,特邀康震为导讲,其浓浓家乡情,浩浩文史识,折服天下焉!


绿茶清香梁子


0

0

0

00知道康震是在《中国诗词大会》里,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教授,康震作为点评嘉宾,个人觉得,康教授的现场点评更加精彩,诗词大会的经典不是在什么飞花令,什么擂主赛,而在几位老师的点评,特别是康震,学识渊博又不失幽默,笑起来还有点萌萌哒。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


中道出文化的孤苦,“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中,古诗词除了学生在校在课堂学习外,貌似离我们的生活愈发遥远。《中国诗词大会》像一股清流,曲高和寡的诗词节目在娱乐当道的大市场里爆发,成为让人敬畏的小宇宙。很喜欢看《中国诗词大会》
这个节目,尤其喜欢看康震教授对诗歌的点评,特别是他对大唐的赞美,常称大唐之音令人向往,每当谈到杜甫李白的诗总是滔滔不绝。
同时,康震教授对毛泽东诗词也是相当欣赏,说他的诗词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想象,常常能化腐朽为神奇,是一部史诗级巨作,还说他是数百年来写古体诗词中最好的一位诗人。

这个节目播出以后,网上有些关于康震教授的言论和评价,说他不如其他几位点评教授之类的言论,不管其他人说怎样怎样,那是人家的言论自由权,我没办法控制,反正我喜欢康震教授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的点评,没有作为一个老师的威严跟架子,而且有点小幽默,反正就是喜欢。


mqeryhczw


清一色的褒扬,相信我,夸他的都是门外汉。真正潜心学术的人是不汲汲于功名利禄的。你问如何评价康震。以我的经历来看吧,不同的人评价不一。把他批评的一无是处的是我的导师,说他是扒手,败类,懂吧,就是剽窃!这个在学术上是性质最为严重的。

但是这些文化名人,毕竟还是有点作用的吧。在普及大众的文化知识方面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让热爱中国文化的人能够学习、了解中国文化,尽管他们普及的不一定是正确的知识。或者说,他们的确学识不够,会教给大众很多错误的东西。

我对康震的评价: 对普通人(中国文化的门外汉)来说,文化名人确实起到了指引我们入门的作用,我就是听康震讲李清照喜欢上李清照的。但是在我一步步学习古代文学的过程中,真心发现了康震就不是学者,别看他挂着博导的名头,屁都不是,我从进入本科就不屑看他的书了,纯科普没有一点学术含量,是一点没有。去知网查他的论文,一篇正经文章没有。我导师的学术论文已经六七十篇了。所以他就是“文化”名人,但是亵渎了文化。


禪月嘚瑟


能在百家讲坛面对全国人民开讲、能在北师大当博导的人,学问毋庸置疑。这跟前些年靠买靠骗混来博士、硕士头衔的官员、老板们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学问之外,充满激情、观点鲜明、风趣幽默、表达清晰、文采飞扬,这些都是康震的特点,非常契合于电视综艺节目的要求,这是康震被电视青睐的原因。

契合电视之外,康震表达内容上,非常注重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这是深受央视青睐的原因。人都不可回避政治,知识分子也如此。在国家强调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的前提下,知识分子用自己掌握的文化资源,为民众强化文化、道路方面的认知、认同,是推动社会凝聚力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


车马闲闲


康震确实有才识,文学、历史、诗词等储存量特别丰富,随手拈来。他在《百家讲坛》上没有火,毕竟这个节目的观众群体不是大众型的,况且大家认为是备好课讲的,体现不出他有多大的才华。《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观众是普及型的,从小学生到老人,观众特别多。而在这个节目中很多是现场互动,临场发挥风趣幽默恰到好处特别重要。正是如此,此节目不仅成就了董卿,而且成就了康震。全国人民都知道也佩服董卿是个有才华的主持人,康震是个才华横溢的教授。当然有人说康震有点卖弄,其实这也不是缺点,他不卖弄,我们哪能知道他有才华。


桃李源书生将军


康震参加诗词大会成为网红,但即席作的诗多数格律不合,实在有悖博导头衔,传说是霍松林弟子,天水人认为霍家军有康震实不是幸事。


陇右观察


康震学识渊厚,指点诗词典故,铿锵激昂,是个有良心的学者。在当前浮躁的氛围下更属难能可贵!现在学者教授专家多如牛毛,学界横行,但康震是个正解者,充满正能量,不是念邪经的歪嘴和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