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一把大提琴改變世界——馬友友與絲路合奏團

文 / 綠蘿

“Ensemble”——重奏團或合奏團,是一種古老的室內樂演奏形式。相比起交響樂,重奏由單件樂器擔任獨立聲部,寫作技法更加細緻、複雜,給予其更豐富的表現空間,更能展現演奏者的技巧。自16世紀末出現至今,“Ensemble”從絃樂四重奏、五重奏等經典範式發展到現代音樂文獻中靈活多變的樂器配置,一直是演奏家們心之嚮往的表演形式——在其中,他們可以暢快地展現個人魅力,又能享受默契的合奏體驗。而馬友友的絲路合奏團(Silk Road Ensemble),則將這種古老的表演形式拓展到了某種極致——合奏團從2000年成立至今,集合了近60位演奏家、作曲家和製作人,沿著古絲綢之路,通過音樂在沉睡的文明中尋找靈魂的碰撞。

他用一把大提琴改變世界——馬友友與絲路合奏團

伊斯坦布爾,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下的市民廣場:少年玩輪滑,小販攤煎餅、榨石榴汁,孩童岸邊嬉戲,還有女子在觀賞閒步的群鴿。遠處,拜占庭式圓頂的邁吉狄清真寺和海面上的郵輪安靜如畫。音樂家們提著他們各自的樂器悉數入場:敘利亞的Kinan和他的單簧管,伊朗的Kayhan和他的民族樂器Kamancheh(卡曼恰琴),美國的馬友友和他的大提琴,中國的吳蠻和她的琵琶,西班牙的Cristina和她的風笛……動感而悠揚的異域曲調就此奏響。地上還有畫家在即興作畫,遊客們紛紛駐足,情不自禁地搖擺點頭,與音樂家們共同沉醉在音樂的美妙之中。

他用一把大提琴改變世界——馬友友與絲路合奏團

這是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導演Morgan Nevelli為絲路合奏團拍攝的紀錄片《陌生人的音樂》的開篇。無論觀眾來自何種生活背景,都很難不被絲路合奏團的音樂所吸引。他們的音樂有著原始而質樸的活力,讓人想要融入其中,呼應那熱烈的生命召喚。人們不會在乎這曲調來自何處,樂器屬於哪個民族,演唱的語言是否能聽懂,純粹的音樂便能傳達人類共通的感情。

馬友友,這位樂界金童的音樂之路享有比其他演奏家更多的鮮花和掌聲。但舞臺之下的他一直在尋求更適合自己的聲音。

“整個世界踉踉蹌蹌地走,政府在瓦解,而我們在輸出音樂。”

他用一把大提琴改變世界——馬友友與絲路合奏團

馬友友在哈佛上學時,指揮家伯恩斯坦去演講時這樣講到:音樂能做什麼?當戰爭、災難湧向我們,音樂家又應該怎樣與這個世界發生聯繫?

世界上有很多民族樂器,長相不同,但發音方式及音色卻相近,比如馬友友的大提琴和伊朗演奏家Kayhan的卡曼恰琴,他們同屬弓奏樂器。馬友友在一次音樂會導賞時,就這樣向觀眾介紹Kayhan:“這是我的孿生兄弟。我們出生起就被分開,多年以後當我們相遇,靈魂的DNA證實,我們連事業的選擇都是一樣的。”在創作中,馬友友會經常借鑑卡曼恰琴的演奏技法,融合到大提琴中來。

他用一把大提琴改變世界——馬友友與絲路合奏團

在最新專輯《歌詠鄉愁》中有一首《故鄉》,改編自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第二樂章“思鄉曲”,由笙演奏家吳彤和美國單簧管演奏家Chris共同填寫中文歌詞。在錄音室版本中,《故鄉》由一組極具好萊塢配樂色彩的和聲進行開場,笙與單簧管二重奏,絃樂拉奏綿長的持續音,由格萊美獎得主Abigail Washburn演奏班卓琴撥奏,並用中文與吳彤對唱。

在專輯的MV中,可以看到吳彤一直是閉著眼睛在演唱,馬友友則始終面帶微笑,留意每位演奏家的細微變化,以提供最恰到好處的伴奏支撐或重奏對位。

他用一把大提琴改變世界——馬友友與絲路合奏團

而在去年11月份合奏團來北京國家大劇院現場表演《故鄉》時,班卓琴換成了中國的琵琶,單簧管換成了日本的尺八竹笛,仍由吳彤獨唱。樂器換了,但氛圍相近,同樣能感受到這種靜謐而溫馨的氛圍。

回家嘍,回家嘍,我得回家嘍……

路不遠,在眼前,家門仍在開;

事已了,沒煩惱,不會再擔憂……

舞臺上的音樂家們表情各不相同,但內在感情是一致的——和音樂在一起時,他們專注而幸福,他們找到了家,找到了靈魂的歸宿。

他用一把大提琴改變世界——馬友友與絲路合奏團

絲路合奏團中的音樂家們,多是故鄉的遊子。有的帶著對新世界的好奇離開故土,比如中國的吳蠻:中央音樂學院畢業後她前往美國,起初外國人連她的樂器都不認得,她只能在唐人街為一些司機、工人演奏;到後來,她跨界爵士、舞臺劇,將琵琶與自己推到了世界舞臺的前端。有的揹負著文化傳承的責任,比如西班牙加利西亞的Christina:她吹著西班牙風笛長大,卻不想一輩子停留在加利西亞的傳統藝術形式中,於是她離開了家鄉,甚至沒帶上她的風笛。有的承受著生活動盪,比如敘利亞的Kinan:家鄉大馬士革每天都是戰火硝煙,以及伴隨而來的飢餓、流亡,音樂既不充飢也不能救命,於是他開始流浪。還有伊朗的Kayhan:他17歲時伊朗發生政變,於是帶上卡曼恰琴開始了流浪,歷盡苦難與孤獨;回家短短一個月,伊朗就再次發生暴亂,他的言行也受到了政府反對派的控制,於是不得不再次離開。

絲路合奏團在近20年的時間裡,為這些故鄉遊子搭建了一個靈魂的庇護所。他們不僅用音樂的合奏、共鳴來抵擋不幸,也用實際行動為合奏團的成員創造現實生活的安寧。

他用一把大提琴改變世界——馬友友與絲路合奏團

樂團中有一位印度音樂家Sandeep,從小跟隨師傅口傳心授,從不看樂譜,全憑記憶,因此他的表現靈活生動,令其他團員折服。Sandeep的性格開朗,與樂團裡的每個人都開心相處。但他和他的家庭一直籠罩在被恐嚇的陰霾中,持續了近20年。Sandeep的父親是印度的最高檢察官,在上世紀90年代,因起訴一位當地官員在離開法庭時中槍身亡。隨後Sandeep一家接到匿名恐嚇——不能以此起訴,否則他們全家會挨個死掉,Sandeep本人也別想演出。他們一家在20年中,一直頂著威脅堅持申訴,終於在2013年將那位官員告倒。隨後,Sandeep全家在樂團的幫助下移居波士頓——馬友友為他挑了一所景緻優美的房子,其他成員為他購置好傢俱,讓他們家一到波士頓,就可以安穩地住下。

“他是那種要改變世界的人,只不過手裡剛好有把大提琴。”

他用一把大提琴改變世界——馬友友與絲路合奏團

馬友友用大提琴將散落世界各地的音樂聯結到一起,用音樂的形式探索人類、文明、社會等重大命題。上世紀90年代初,他就曾因為“走得太遠”而觸怒了古典音樂界的保守派,維也納國家劇院直接取消了與他的簽約演出合同。但他堅守了下來,用“絲路計劃”這塊磁石將所有的偏見、質疑統統吸引、轉化成最普遍的人文關懷,用音樂的力量跨越國界和宗教,消除世界的隔閡。時隔12年,維也納歌劇院迫於外界壓力,再次向他邀約。2006年,他獲聯合國和平使者稱號,以表彰他在年輕人中推動集體價值觀,溝通促進古絲綢之路沿途的藝術文化和智慧傳統的研究。他終於做到了——“找到自己的聲音。”

他用一把大提琴改變世界——馬友友與絲路合奏團

“找到自己的聲音”——幾乎是音樂家們共同的主題,無論是音樂上或生活中。在排練巡演之外,合奏團的家人們也回到各自的家鄉:Kinan買了很多笛子“走私”到約旦,在難民營裡教小朋友們音樂,啟發他們去探索更廣闊的世界——或許在他教的十幾個孩子中,就會有一到兩個“小Kinan”,可以通過音樂,走出戰爭和苦難;吳蠻帶著鄉親們的秦腔劇團走上了紐約卡內基舞臺演出,連香港都沒去過的陝北老漢們,在鏡頭前提起美國經歷笑得合不攏嘴;Kayhan回到伊朗準備他六年來的第一場本土演出,但在演出前一週再次因政府反對派的阻撓而取消,唯一寬慰的是他終於見到了久別的妻子——這是世界上最平凡但最美好的事;Christina開始回加利西亞舉辦文化交流活動,希望在家鄉的文化發展中留下自己的印跡。

Nicholas這樣理解父親的絲路計劃:“這個計劃,不只在於讓音樂家們回家(going home),更在於走向遠方(go away)。”絲路合奏團這個“小家”的生命力將通過每個音樂家的“小我”散播開去,潤物無聲,直至“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他用一把大提琴改變世界——馬友友與絲路合奏團

影音推薦

絲路合奏團成立近20年,先後出版了6張專輯。《歌詠鄉愁》由索尼音樂公司投資數百萬美元,花費兩年時間打造,在如今慘淡的唱片市場可謂大手筆。特邀了流行樂金牌製作人Kevin Killen擔任製作——在音響效果上大大超越了普通古典音樂專輯,兼具了古典音樂的豐富頻響和流行音樂生動鮮活的音場。在今年2月份,《歌詠鄉愁》當之無愧地獲得了第59屆格萊美“最佳世界音樂”專輯。

紀錄片《陌生人的音樂》由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導演Morgan Nevelli跟拍絲路合奏團近十年後剪輯製作。鏡頭流暢地在世界各地的自然、人文景觀間切換,唯美呈現了絲路合奏團蘊含的異域風情;跟蹤樂團從排練、錄音到現場演出,再現了演奏家們沉浸音樂中的迷人魅力;走訪了當今樂壇50多位頂級音樂家,挖掘了文化、人性、音樂方向及社會發展等命題。相信無論觀眾從哪個角度切入,都會被這部音樂紀錄片深深觸動。

他用一把大提琴改變世界——馬友友與絲路合奏團

他用一把大提琴改變世界——馬友友與絲路合奏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