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選擇一座城市?看完這10個要素可以做出決定!

新一線城市崛起,形成城市多極化發展趨勢,與過往人才擁向一線城市相比,2018大學生就業,已經不唯北上廣深,而是出現多元化的選擇。

某招聘網最新調研顯示,畢業生求職前15位城市中,一線城市佔比39.06%,新一線城市佔比56.36%,超五成畢業生選擇新一線城市。隨著新一線城市增強城市軟實力和城市品牌效應,人才虹吸現象顯著,新一線城市佔比逐年增加。排名前十五位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廣州、杭州、西安、南京、武漢、鄭州、重慶、青島、長沙、瀋陽、合肥。

怎樣選擇一座城市?看完這10個要素可以做出決定!

在逃離北上廣呼聲日高,新一線城市快速崛起的今天,我們該怎樣選擇一座城市?

擇業APP職業發展研究院強調,選擇城市比選擇職業更重要,而選擇城市不能只唯級別、只唯高薪,選擇城市是一個完整的系統,需要考慮個人與城市的匹配度,並找到各項要素的平衡點,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城市選擇方法包括城市產業、城市薪資、人才政策、房價收入比、房租收入比、子女就學機會、戀愛機會、人才需求指數、城市歸屬感、城市幸福感、城市鍍金計劃等考評系統,根據這套系統,個人需要全面考慮與城市的匹配度,並找到平衡點。

怎樣選擇一座城市?看完這10個要素可以做出決定!

1

城市產業決定職業發展匹配度

城市產業定位,決定了城市經濟發展方向,個人專業和職業符合城市經濟發展方向之時,就形成了個人與城市的高匹配,從而在這座城市找到發展機會,相反,則會與城市發展產生不協調,難以獲得機會,或者說導致事倍功半的結局。

城市的產業類型基本分為四種:一般傳統產業、支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

一線城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支柱產業穩定發展並轉型,新興產業發展迅速,未來產業超前領先;

新一線城市傳統產業發達,支柱產業穩定,新興產業處於發展之中,部分新一線城市在未來產業起步;二線城市傳統產業和支柱產業為主導,城市新興產業處於起步中;小城市多數以傳統產業為主導。

2

城市薪資水平差別

一線城市引領全國經濟,薪資水平處於屬於全國高位,而新一線城市快速發展,整體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也在不斷的拉近與一線城市的薪酬差距,城市薪資也處於不斷上漲的趨勢,與北上廣深這四座標準一線城市差距縮小,約佔到一線城市平均薪酬的70%。二線省會城市相對於新一線城市,在綜合經濟發展程度實力和發展速度慢稍遜一籌,二線城市的平均薪酬約佔到一線城市平均薪酬的63%。

3

城市人才政策五要素

各大城市招攬人才,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人才政策主要體現在落戶政策、人才安居保障、就業創業扶持、人才培訓,以及租房、生活補貼、購房補貼等五個方面。

怎樣選擇一座城市?看完這10個要素可以做出決定!

4

城市房價收入比

2017年末,住房大數據聯合實驗室數據庫和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發佈中國城市二手住房報價平均數排名表。數據顯示,一線城市房價已經在4萬元/平方米以上,北京平均房價直逼7萬元/平方米高位;新一線城市房價近年上漲迅猛,多為10000-20000元/平方米之間,小城市房價在5000-10000元/平米之間。

5

城市房租收入比“房格爾係數”

房租收入比,是指人均住房租金除以可支配收入之間的比值,一個人租房的開銷佔收入的比例越大,生活的幸福感就會越低,這種比例被稱作“房格爾係數”。一般情況下,

房租收入比在25%以內是合理的,在25% - 30%處於尚可承受的範圍,超過30%則表明房租壓力過大。也就是說只有房租在收入中佔比不到三分之一時,你才能有足夠的閒錢安排好生活的其他方面,才能獲得生活的幸福感。

根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2017年7月發佈《全國50城房租收入比研究》報告,全國50個城市超七成房租相對收入較高,其中北京、深圳、三亞、上海四個城市的房租收入比高於45%。

6

城市通勤時間與壓力

通勤時間已經成為上班族非常關注的問題,通勤時長與每個人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

早在2014年有一份關於全國50城市上班距離及用時調查,北京以平均距離19.2公里、平均用時52分鐘居首,上海以18.82公里、51分鐘列次席,廣州以15.16公里居第五,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整體靠前,其中北京是排名第50位的汕頭市的3倍多。

7

城市子女就學機會

子女教育是為人父母最看重的東西,當你選擇城市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未來結婚成家、養育子女時必須面對的學位問題。

小城市人口密度相對較低,一般不存在學位緊張的問題,相對來說,大城市人口眾多,教育資源短缺,競爭激烈。誰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現實就是,選擇了大城市,而且以租房為主的話,面對子女就學難題,很多人束手無策,恐怕短期內“租購同權”政策也無法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8

城市人才需求與競爭

一線城市的人才競爭非常激烈,以上海為例,在獵聘平臺上,上海中高端人才的主力軍是本科畢業生,佔比為59.17%;同時,碩士及碩士以上學歷的中高端人才比例接近30%。人才高度集中,必然導致人才的激烈競爭,從而帶來晉級加薪的難題。正如著名的名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諮詢機構美世公司的一位高管所說:“發展職業的最佳地點是那些最需要人才的地方,這都要歸結於基本的經濟供需規律。”

9

城市戀愛機會與成本

在不同的城市,擁有的戀愛機會、戀愛成本是不同的。

大城市待得久了,因為高房價、高生活成本,會帶來情感焦慮,單身情況更加普遍,而在二三線城市,一般來說,受傳統思想文化觀念影響,絕大多數人都習慣比較早地完成結婚生子的人生大事,同時,通過幾年努力,能夠買得起房子,有相對穩定的工作,有比較強烈的城市歸屬感。

珍愛網發佈的《2016單身人群現狀調查報告》顯示,單身族聚居地前10名的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廣州、長沙、南京、武漢、東莞、天津。

10

城市幸福感指標

“城市幸福感”是指市民對所在城市的認同感、歸屬感、安定感、滿足感,以及外界人群的嚮往度、讚譽度。

根據《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大調查》活動的評價體系,該體系由《瞭望東方週刊》中國城市評價中心完成。該中心通過十一年來對城市幸福感的調查研究,從科學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等多重角度進行考量,形成涵蓋教育、醫療、收入、環境、公共服務、安全、未來預期等16項指標調查評價體系。同時,調查通過居民收入、生活品質、城市嚮往、旅遊嚮往、就業、生態環境、治安、訴訟諮詢、交通、教育十大類共50個指標以大數據採集的方式進行。

幸福城市的評選反映出現在的人們越來越認為金錢並不能直接的等同於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