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真跡被糊成「大花貓」宋徽宗帶壞頭, 最無恥還是清朝皇帝做法

李白是我國曆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有“詩仙”的美譽,後世對他的評價也頗高。李白的詩作流傳千古,而事實上,他不僅僅是一位偉大詩人,同樣在書法上也有所建樹,雖然流傳下來的書法作品只有一幅,可是物以稀為貴,這幅李白真跡被後人視為珍寶。

李白真跡被糊成“大花貓”宋徽宗帶壞頭, 最無恥還是清朝皇帝做法

這幅傳世作品叫做《上陽臺帖》,只有區區25個字,之所以有這幅作品,是因為李白有一個道士朋友,建造了一座道觀,叫做陽臺宮,《上陽臺帖》就是為這座道觀所寫。雖然字數不多,可是大家要知道,這可是李白的唯一傳世書法作品,因而得到了後人的無限追捧,乃至各路名人都往上面題字,本來篇幅不大的作品,活活被題糊成了大花貓。一位文化博物館專家生氣表示:其餘收藏就不說了,下面這位皇帝做法堪稱無恥之極

李白真跡被糊成“大花貓”宋徽宗帶壞頭, 最無恥還是清朝皇帝做法

先是宋徽宗開壞頭,宋徽宗很熱愛文化,因此對這幅作品愛不釋手,本身也是文人的他,自然要往上面題字。後來,張晏、歐陽玄等人也紛紛效仿,時間一長,其他人題的字竟然比李白的原作還多出很多,頗有喧賓奪主的意思。

李白真跡被糊成“大花貓”宋徽宗帶壞頭, 最無恥還是清朝皇帝做法

最無恥的是清朝乾隆帝做法,由於年代久遠,這副作品已經沒有地方可以題字了,這怎麼辦呢?乾隆自有辦法,他直接在旁邊接了一張紙,大筆題下“青蓮逸翰”四個字,以表示對李白的敬仰。如今,這副作品被珍藏在故宮博物院,原本短短的真跡已經變得比之前長好幾倍,令人驚歎!

李白真跡被糊成“大花貓”宋徽宗帶壞頭, 最無恥還是清朝皇帝做法

讓我們來看看網友們的評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