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1000多年前的極品文藝男青年

寫在篇首

宋徽宗趙佶生於北宋元豐五年(1082),史載其出生時,父親宋神宗夢見南唐後主李煜前來謁見,後世人也認為,徽宗趙佶身上有太多“千古詞帝”李煜的影子。

宋徽宗:1000多年前的極品文藝男青年

宋徽宗:1000多年前的極品文藝男青年

陳寅格說:中國文化,造極於“趙宋之世” ,中國的朝代雖多,但若想選出一個最美的朝代,答案就很簡單——宋代,這是一個屬於藝術的時代。

宋代詩詞,把中國古代漢語的美髮展到極致;宋代書畫,代表了中國文人的最高審美;而宋代的瓷器,則是中國古代陶瓷藝術的巔峰。而這一切,宋徽宗功不可沒。

生平

李煜是千古詞帝,趙佶是書畫雙絕。兩人都是稀裡糊塗做了皇帝,不過讓文藝青年來治理國家,註定凶多吉少。

宋徽宗是宋哲宗的弟弟,按理說是當不上皇帝的。但哲宗膝下無子,趙佶因此被納入了候選人的行列。宋哲宗死後,向太后與宰相章惇欽定端王為皇帝。這個端王就是後來的宋徽宗,但大家心裡都清楚,端王這個人整天就是詩詞歌賦,花鳥魚蟲,完全不是當皇帝的料子。於是章惇決定搞個大新聞,把端王批判一番:“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這句話一語成讖,成了宋徽宗一生的註腳。

趙佶一上臺,就頒佈了“求賢令”,並把“元佑黨爭”中被迫害的官員一一平反。被貶了一輩子的蘇東坡因此得以回朝,可惜在平反召回的路上去世了,趙佶為此還十分傷感。

瘦金體是宋徽宗趙佶所創的一種字體,是書法史上極具個性的一種書體,因其與晉楷唐楷等傳統書體區別較大,個性極為強烈,故可稱作是書法史上的一個獨創,代表作有《楷書千字文》、《穠芳詩》等。

宋徽宗:1000多年前的極品文藝男青年

瘦金體運筆靈動快捷,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見風姿綽約處。因其筆畫相對瘦硬,故筆法外露,可明顯見到運轉提頓等運筆痕跡,是一種風格相當獨特的字體。

宋徽宗:1000多年前的極品文藝男青年

趙佶的瘦金書即體現出類同的時代審美趣味,所謂“天骨遒美,逸趣靄然”;這種書體,在前人的書法作品中,未曾出現過。

這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書體,趙佶已把它的藝術個性發揮得淋漓盡致。這種瘦挺爽利、側鋒如蘭竹的書體,是需要極高的書法功力和涵養,以及神閒氣定的心境來完成的。

宋徽宗上臺後,首次將繪畫作為科舉考試項目,每年以詩詞做題目,其中膾炙人口的題目有“山中藏古寺”、“踏花歸去馬蹄香”等。獲得“山中藏古寺”第一名的繪畫作品沒有畫任何廟宇樓閣,只有一個和尚在山溪挑水;而得“踏花歸去馬蹄香”第一名的畫作也只畫了蝴蝶飛繞馬蹄間。徽宗的審美趣味超凡脫俗不可小窺。

宋徽宗:1000多年前的極品文藝男青年

他自己的畫,也具有很高的審美情趣和收藏價值。徽宗提倡柔媚的畫風,擅長畫竹、翎毛,偶作山水,所畫花卉能夠畫出不同季節下的特定情態,其藝術成就以花鳥畫為最高,他畫鳥雀,常用生漆點睛,小豆般的凸出在紙絹之上,十分生動,工筆山水《芙蓉錦雞圖》先後被明清兩代的多位帝王收藏。他繪畫常取鶴作題材,如《瑞鶴圖》、《藥莊縱鶴圖》等。

宋徽宗:1000多年前的極品文藝男青年

徽宗曾作《聽琴圖》現收錄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這是一幅優秀的中國人物畫。畫中主人公,居中危坐石墩上,黃冠緇服作道士打扮。他微微低著頭,雙手置琴上,輕輕地撥弄著琴絃。聽者三人,右一人紗帽紅袍,俯首側坐,一手反支石墩,一手持扇按膝,那神氣就像完全陶醉在這動人的曲調之中;左一人紗帽綠袍,拱手端坐,抬頭仰望,似視非視,那狀態正是被這美妙的琴聲挑動神思,在那裡悠悠遐想;在他旁邊,站立著一個蓬頭童子,雙手交叉抱胸,遠遠地注視著主人公,正在用心細聽,但心情卻比較單純。三個聽眾,三種不同態,都刻畫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宋徽宗:1000多年前的極品文藝男青年

這幅畫的背景和道具處理得十分簡練,主人公背後,畫松樹一株,女蘿攀附,枝葉扶疏,亭亭如蓋。松下有竹數竿,蒼翠欲滴,折旋向背,搖曳多姿。道具除琴案外,僅一幾,几上置薰爐,香菸嫋嫋。主人公對面,設小巧玲瓏山石一塊,上有一小古鼎,中插花枝一束,除以上這些外,別無它物。

使人感覺到,這是一個高級的園庭,但卻經過了作者精心剪裁。所有佈景、道具以及次要人物的位置,都是圍繞著主人公的演奏而安排的。整個畫面的氣氛,彷彿使人覺得,在這靜謐之中,有一陣陣的琴聲,混合著微風吹動松枝竹葉之聲,從畫中傳出。借用白居易的一句詩來形容,其妙處那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現在日本的禪院風格和極簡主義享譽世界,然而最早的清淨美學和極簡主義其實是來自於我們的宋朝。你可以在宋朝,發掘到現代極簡美學的所有組成要素。而現在卻無人提及,真的是身為中國人的一大悲哀。

汝窯

古代美學,到宋朝達到一個高峰。用墨作畫,燒單色釉瓷器。對瓷器的要求,是單純:圓、方、素色的絕對單純。

宋徽宗:1000多年前的極品文藝男青年

汝窯只興盛了短短20年,留存至今的珍品不足百件。關於汝瓷的來源有個美好的傳說:宋徽宗曾做過一個夢,夢到大雨過後,遠處天空雲破處,有一抹神秘的天青色,格外令人著迷。醒來之後,他便寫下一句詩:“雨過天青雲破處”,拿給工匠參考,讓他們燒製出這種顏色。一時間,不知難倒了多少工匠,最後汝州的工匠技高一籌,燒出了令宋徽宗滿意的天青色。而天青色釉也就成為汝窯瓷器的典型特徵。

宋徽宗:1000多年前的極品文藝男青年

在專家們看來,傳說僅僅是傳說,無論是宋徽宗的夢,還是他寫的這句詩,在歷史上都找不到史籍印證。

而我們還是可以從宋徽宗的審美意趣揣測汝窯青瓷的來源“宋徽宗本身是一個藝術家,也是一個道教信徒。道教以清淡為美,最不愛雕飾,所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青色本身比較符合道家的審美觀。而青瓷裡,越瓷介於青綠之間,耀州瓷是橄欖色,只有汝瓷,介於藍綠之間,是一種淡淡的天青色,冷暖適中,內斂,不張揚,在視覺上使人感到非常舒服,體現了傳統文人的審美。”

宋徽宗:1000多年前的極品文藝男青年

寫在結尾

趙佶在位25年,在太上皇位1年零2個月。在位時信任蔡京、童貫、王黼等奸臣,敗壞朝綱,使得北宋滑向滅亡的深淵,編寫《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說如果當初章惇的意見被採納,北宋也許是另一種結局。並還說如“宋不立徽宗,金雖強,何釁以伐宋哉”。他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被後世評為“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翻譯成白話文,就是什麼都適合,就是不適合當皇帝!可悲、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