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裸婚的都是些什么人?有人说都是义无反顾之人,你觉得是这样吗?

第一厨房


听到裸婚这个词,我不知道我算不算裸婚一族的一个成员,结婚时没有彩礼,没有车没有房房(也不能说没有,在他们村子里有一个三间半房子的院子,说是我们结婚用的,不过一直是公婆在住😄)我结婚前挣得钱也差不多叫我老公花完了,弄了有三四桌家常菜招待亲戚们就算结婚了,结婚后开始那一年多真可谓是分文没有,都是自己妈妈一千两千的给着还有姐妹的帮衬的救济着,老公当时对家里没什么责任心,觉得我并不需要多少钱生活,弄得我们四处游荡也不怎么管,后来还闹过一次离婚呢😊,再慢慢的他就有所改变了,对我也好起来,条件也慢慢好点儿了,挣了点钱我们自己掏钱在他们村又盖了一个厂房,在当时我觉得没少花钱呢,把所有的钱又花进去了,为了投资嘛,一切都是值得的,后来老天眷顾,我们终于有了房子,有了属于自己的家,现在有儿有女,有房有车,老公对我们也好的不行,觉得我和他结婚屁都没有,跟着他受苦了,尽他所能的包容我,我也觉得挺幸福,要是问裸婚好不好,我觉得除了辛苦在辛苦外还是蛮幸福的,你们觉得我这算得上是裸婚吗😊


懒得长虫


裸婚可以,半裸可以,全裸不干!

不知道有没有人考据过“裸婚”这个词汇的由来,它的出现似乎和房价的疯涨同步,当很多准备结婚的年轻人突然发现自己买不起婚房的时候,裸婚这个词悄然出现了。

也就是说,很多裸婚族并非自愿,而是出于被动——因为买不起房子、买不起车子、举办不了豪华的婚礼,只能够选择一无所有地走进婚姻。

从理性的角度来说:这本该是一个裸婚的时代,毕竟针对适婚的30岁左右的年轻人可以一下子掷出几十万、乃至几百万去买房买车、举办一场热闹的婚礼的还在少数!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裸婚却是难以被接受的、特立独行的。

因为在许多国人的心目中,婚姻意味着组建家庭,而家庭的依托正是房子,如果连房子都没有,家在什么地方?何况在房价尚且合理的几年前,大家都是结婚的时候买房,凭什么才过了几年,就让后来者什么都赶不上捞不着呢?这其间的差别也未免太让人伤不起……

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实生活中女孩子的父母们往往坚决反对裸婚,他们接受不了自己的宝贝闺女结婚了反而生活品质降了一个档次,甚至连个自己的家都没有。

某媒体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有多少人赞成裸婚。结果显示,赞成裸婚的男性高达80%,而女性只有30%。一个小伙子在接受采访时道出了广大男青年的心声:“对于一名年轻男性,现在的生活压力的确太大,如果靠自己的能力,要我有房有车才能结婚的话,那我可能大半辈子都要打光棍了。”

而女青年的代表言论是:“"半裸"我可以接受,"全裸"或许不行。房子就好比是我们的衣服裤子,车子好比是鞋子,婚礼和钻戒就是帽子和围巾。后三者可以没有,衣不蔽体总不行吧?”

男人和女人的观点差别如此巨大,只怕足以说明,这不是一个裸婚的时代。也正因为双方常常谈不拢,所以很多都市女性被剩下了,她们在等待、寻觅、争夺那些为数不多的有房有车有存款有人品的单身男性的爱情战役中败下阵来,却坚守自己不能“全裸”的底线。

很多都市男性也被剩下了,他们没房没车没存款(有没有人品不好一概而论),很难找到愿意和他们裸婚的新娘。

再来说说那些奔爱而去,勇敢迈进裸婚的小夫妻们吧。相信我们都看过许多情侣因为物质条件不达标而选择分手,甚至物质条件很达标,却为了婚房应该如何署名的问题不欢而散的案例之后,对于那些愿意为了爱情而坚定地选择裸婚的爱人们,我们祝福!


相比那些物质生活丰盈的新婚夫妇,他们除了要经历婚姻最初的磨合,可能还要经历一些其他的考验,比如对比身边别的小夫妻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可以潇洒地以车代步、不用那么省吃俭用攒钱买房还月供、时不时可以出国旅游一趟的时候,他们心里也许会有一些对自己婚姻的动摇、一些对伴侣的埋怨。



这不是一个裸婚的时代,但那些有勇气为爱选择裸婚的人们,相比那些宁愿剩着也不愿因为少了房子、车子放手去爱的人,以及那些一定要坐在宝马车里哭,而不愿意坐在自行车后面笑的人,未必是不明智的。不管怎么说,祝愿裸婚的你们幸福。


贵圈上下文


能裸婚的人,在别人眼中就是一个傻瓜!都是义无反顾的嫁给了爱情!视爱情为一切,好似不食人间烟火,不知世界会有黑暗,心存的一切都是美好,相信善待别人,别人就会善待自己。没钱,没房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可以陪伴灵魂的爱。相信,努力就会改变一切。勤劳就可致富,善良就会有善报。不怕,所有的一切都不怕,只要有你就好!


如月蓉儿


我们半裸,没车没房没存款,有彩礼,义无反顾地嫁给他,以为有情饮水饱,现在好了,房子有了,孩子一岁半,事业顺利,家暴了,离婚了,回头一看,什么都没了,没家了,没孩子了,没爱人了,没工作了,没激情了,女人啊,究竟是为了什么???


多情二姨太


我们就算裸婚,没车没房没存款,现在两个小孩,一直挺好😄,在一起有感觉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