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粟裕大將爲何沒能掛帥出征

說到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經常會遇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就是有不少人抱怨,這一仗為什麼會派許和尚(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去?為什麼不派我軍最能打的戰將粟裕去?許和尚只會猛打猛衝、人海戰術,思想意識還停留在解放戰爭年代,對現代戰爭所知甚少,因此造成我軍傷亡慘重,打得很不理想。粟裕就不同了,那是我軍有數的天才軍事家之一,思慮細密,百戰奇謀,擅長指揮幾十萬人的大兵團作戰,他要掛帥出征肯定計劃更周全,指揮更出色,不會讓我軍受那麼大損失,戰果也會更大。

對越反擊戰,粟裕大將為何沒能掛帥出征

那麼,上邊的這些抱怨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應該說,有點兒道理,但也僅此而已,因為不合常規,難以實行。

說有點兒道理,主要是指粟裕大將和許世友比起來,軍事成就高得多,歷史戰績更加輝煌,這是世所公認的。況且許世友還是粟裕多年的部下,鞍馬相隨,是指揮和被指揮的關係,孰高孰低一目瞭然。

但也僅此而已。從唯物主義認識論上說,對未曾發生的歷史進行假設並無實際意義,因為客觀世界存在太多的偶然性,每個偶然性都會影響歷史走向,那些如何如何一定一定之類的觀點不過只是腦洞而已,無法用來證明。粟裕畢竟沒去對越前線,未曾創造歷史實踐,誰能保證他一定比許世友打得好?這是明明白白的道理。

主觀問題說完了,再說說客觀問題,為什麼說不合常規,難以實行呢?

什麼是常規呢?現官現管,帶兵的一定比不帶兵的更能掌握部隊,在前線的一定比在後方的更加熟悉情況,執掌權力的人一定比在野村夫更負有責任,實際決策層一定比鍵盤俠們更懂得這些道理。這就是常規。

具體來說,軍事上講究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何謂知己?現官現管,熟悉部隊,熟悉將領,熟悉環境,有隸屬關係,有統馭實踐,在軍事行動中作為一個獨立單位立即就能遂行任務,是為知己。

對越反擊戰,粟裕大將為何沒能掛帥出征

那麼何為不知己?空降大員,不熟悉部隊,不熟悉將領,不熟悉環境,臨時隸屬,無統馭實踐,紙上談兵,臨陣磨槍,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是為兩眼一抹黑,兵家大忌。

上述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在歷史上的案例比比皆是,此不多述。

論證了常規後,再來看無法實行是什麼意思。

眾所周知,1958年粟裕大將從掌實權的解放軍總參謀長調任虛職的國防部副部長,具體接收單位是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任副院長,但有規定他不能再接觸軍隊。此後粟裕又先後擔任軍事科學院第一政委和國防工業軍管小組組長等職務,卻再未直接馭將帶兵,時間長達21年。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20多年時間部隊都換了多少茬了,軍隊建設和戰爭實踐與歷史上早就不可同日而語。再是如何天才將帥,多年遠離實踐鍛鍊,經驗已經過時,早就落後了。即使是強趕鴨子上架,也需要時間磨合,人的主觀意志畢竟無法對抗客觀規律。

1979年決策對越自衛反擊戰時,粟裕除擔任軍事科學院領導職務外,還兼任軍委常委。他參與了這次戰爭決策,也提出了一些很有建設性的建議。此次作戰動用的部隊不少,打算牛刀殺雞,速戰速決。從掛帥人選的條件來說,最符合常規的就是前述的現官現管,用磨合已久的主官帶部隊去打仗,這既是常識,也到哪兒都說得通。參戰的主力是廣州軍區部隊,軍區司令員是許世友,由他擔任東線廣西方向總指揮,邏輯太正常了。反之,用粟裕來掛帥,就太背離常規,沒法兒在秩序森嚴的軍事體系中執行。一次計劃三到五天就打完的邊境作戰,需要大費周章將如此地位重要的主管大員來回挪窩嗎?出了問題誰來負責任?又不是評書中的金殿選帥!

對越反擊戰,粟裕大將為何沒能掛帥出征

或許有人又要提出開篇的觀點,認為粟裕比許世友更會打仗。可惜沒什麼用,這個論據實在勝不過現官現管的體系常規。由此聯想到1962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當時我軍那麼多老一輩軍事家都還在,可掛帥出征的是誰呢?張國華、何家產、丁盛。為啥那麼多老帥老將都沒去而要這三人去呢?原因無他,人家熟悉環境、熟悉部隊,知兵知將,打起來更有把握,也更容易理順指揮體系。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決策者深循此理,知道責任重大,就沒閃過異想天開的念頭。

最後的結論:79年由許和尚掛帥,而非粟大將,正常,實在太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