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偉人與10結下不解之緣,昔日受交口稱讚,今朝遭坊間微詞

此偉人與10結下不解之緣,昔日受交口稱讚,今朝遭坊間微詞

(第159集)

不管你信不信,一些偉人名人與某個數字有著一種神秘的聯繫,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毛偉人與“28”的不解之緣。今天要說的是另一位偉人與另一個數字的“緣分”。

這個偉人叫“黃興”,他的緣分數字是“10”:生是(1874年)10月,死也是(1916年)10月;成功始於武昌起義的10月10日,得病也是10月10日……需要說明的是,上面這種說法來自臺灣,其目的自然是給“黃偉人”塗上一層神秘的色彩,證明其“特殊性”,與普通人大不一樣。

此偉人與10結下不解之緣,昔日受交口稱讚,今朝遭坊間微詞

黃興過去對黃興評價很高,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高過中山先生,因為黃興的人品以及為革命所做的實實在在的貢獻。

比如,宋教仁被刺殺的時候,黃興也在現場。槍聲一響,黃興的反應是什麼呢?按理,他似乎應該衝上去抓住兇手,但實際上,他沒有衝上去而是掉頭就跑——以為刺客是衝自己來的。表面上,這種表現似乎有損黃興的光輝形象——還是那個被打斷手指還堅持戰鬥的革命元勳嗎?實際上,不必那麼較真,因為不少名人在生命面臨危險的時刻表現也不咋樣:梁啟超得知維新派被緝拿的消息逃到日本使館,臉色蒼白;吳晗面對日軍飛機來襲,也嚇得趴在地上臉色煞白……

另一個對黃興不利的說法是他並非稱職的指揮官卻偏偏指揮了多次起義,屢戰屢敗,損失了不少革命精英。黃花崗起義是最有名的一次起義,黃興是指揮官,人馬只有100多人,並未表現出軍事指揮上有多出色。相反,他“連開三槍”反而成了調侃歷史高考題的素材:

黃花崗起義第一槍是誰開的?

此偉人與10結下不解之緣,昔日受交口稱讚,今朝遭坊間微詞

蔡鍔、宋教仁、黃興

A.孫中山;B.黃興;C.宋教仁;D.徐錫麟。

這個簡單,考生一般不會答錯——黃興,“孫氏理想,黃氏實行”嘛。

第二個題難度加大了:黃花崗起義第二槍是誰開的?備選答案還是上述幾個。

有人想選D,因為徐錫麟是著名的刺客,可問題是他1907年就死了,而黃花崗起義發生在1910年,所以只好選C宋教仁了。參考答案發下來,大夥兒傻眼了——C是錯的。

第三個題難度係數更高了:黃花崗起義第三槍又是誰開的?

這回,學生們徹底被逼瘋了。老師公佈的答案讓大家無語凝噎:三個題的答案都是B.黃興,因為教材白紙黑字寫道:黃興連發三槍……老師以此教育學生,讀書要仔細,不可囫圇吞棗。

黃花崗的事兒說得有點多了,其實說黃花崗是為了引出武昌起義。清末革命軍多次起義,黃興可謂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沒有參加武昌起義的組織和籌備,只是後來趕去參加的。當時,武昌革命軍與北洋軍正在緊張對峙且處下風,“黃興”這個名字在革命軍中是神一樣的存在。黎元洪很高興,特地命人制作了一面大旗,上書“黃興到”幾個大字,派壯漢躍馬繞前線一週,令革命軍士氣大振。

此偉人與10結下不解之緣,昔日受交口稱讚,今朝遭坊間微詞

黃興故居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黃興的到來和指揮並未改變武漢革命軍被動挨打的局面。頭頭腦腦們坐在一起討論怎麼辦,黃興認為武漢守不住了,不如把革命軍撤出,到上海或南京去。他的建議幾乎沒得到任何回應,於是他迅速走人,正如他迅速地來……

這些歷史細節被挖出來,可能讓有些人大跌眼鏡。其實沒啥,這些局部小瑕疵並不影響黃興整體上的光輝形象。更何況,誰能十全十美呢?你要告訴我有這樣的人,一定是“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