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三杰中的段祺瑞,为什么一直当不上大总统?

峩是一个矛盾体


借这个问题来聊一下北洋时期的各位大总统以及夹在大总统中间的段祺瑞。

清廷覆灭后,北洋时代出过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这六位正式大总统,外加段祺瑞临时执政以及张作霖军政府大元帅这两位实质上的大总统。

所以说段祺瑞一直没当上大总统,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不准确的。

孙中山当大总统,摘的是辛亥革命的果实,但这果实很快就让乱世枭雄袁世凯夺了去,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袁世凯当大总统也不算抢夺辛亥革命、孙中山的胜利果实,因为他才是清廷灭、民国立的关键先生,所以他当大总统是实至名归。

在这六位北洋大总统中,只有袁世凯是执掌乾坤、统御天下的实权大总统,他的大总统职权大到了何种程度呢?不仅终身而且还可以指定接班人,实质上跟帝王没什么区别。

但就这样,袁世凯依旧不满足,于是搞出了复辟帝制这一历史丑剧。结局是这位乱世枭雄没料到的,不仅皇帝没做成,大总统的位子和自己的身家性命最后也弄没了。

取而代之的黎元洪,是那个时代选择的大总统第一替补,但这位大总统却从未有过真正的实权,实权一直都在总理段祺瑞手里。

袁世凯含恨而死后,段祺瑞想不想当大总统呢?想。但在当时的政局下,他却只能享其实,而让其位。

政治向来讲究平衡,群龙无首的情况下,被誉为北洋之虎的段祺瑞没法打破这种平衡。这是他第一次离大总统很近,却始终没法登台上位。

利用张勋复辟将黎元洪搞下台之后,按理说段祺瑞是应该当大总统的。遗憾的是,还不行,因为他的旁边还站着直系大佬冯国璋。在与冯国璋的竞争中,段祺瑞最明显的劣势即是你原先是总理,那你接下来最好还是总理。

这又是一次政治平衡,结果冯国璋成了大总统。冯国璋这个大总统比黎元洪好些,毕竟手里握着枪杆子,但冯国璋这人命不太好,早早地就死掉了。

那有人说了,既然冯国璋死掉了,那大总统之位这下该轮到段祺瑞了吧。还不行,因为这时候段祺瑞的皖系和冯国璋之后曹锟、吴佩孚的直系已成水火不容之势,段祺瑞要想当大总统,那首先得问曹锟、吴佩孚同意不同意。

大佬间打架向来都要有个过程,在酝酿打架的这个过程中怎么办呢?只能找个大家都认可、对彼此都没实质威胁的过渡人物,于是始终以文角色示人的老资格徐世昌在这空隙中登上了大总统宝座。

虽然徐世昌也曾试图利用直皖间的争斗把大总统的位子坐实,但一番努力的结果只能是枉然,政治归根结底讲的是实力。

没实力,不是过渡,就是傀儡。

到直皖开战,皖系段祺瑞大败,直系曹锟、吴佩孚大胜之后,徐世昌的大总统之位也就算坐到头了。

对段祺瑞而言,境遇更不妙,这时候他实质上已彻底丧失了竞争大总统的资格。

但此时也不是直系一家独大,关外有正崛起的奉系张作霖,南边还有孙中山等众多反对派,所以作为直皖赢家的曹锟想登上大总统之位也没那么容易。

但号称“曹三傻子”的曹锟是个没有政治节操的人,在一片争议反对声中,他先是用一场直奉战争扫除了张作霖这个主要障碍,接着又用手里的大洋解决了民意的问题,于是他成了北洋时代著名的贿选总统。

但登上总统大位之后,曹锟的日子并不好过,内有吴佩孚的不支持、不配合,外有张作霖联合段祺瑞、孙中山的明枪暗箭。

尤其是东北王张作霖,在第一次直奉战争败给直系后,这位乱世又一枭雄始终想雪耻报仇,进而染指北洋权柄。

就这样,第二次直奉战争很快爆发了。张作霖买通原属直系的冯玉祥,给曹锟、吴佩孚来了个战场死磕外加釜底抽薪。

结果,直系大败,大总统曹锟成了冯玉祥的阶下囚。

这时候,论实力谁有资格干大总统呢?当然是奉系张作霖。

但此时张作霖的资历不够,于是只能再玩政治平衡。

段祺瑞当上临时执政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但曾经的北洋强人早已没了昔日的霸道实力,他这个临时执政,从名字就能看出来,他就是个撑台面的临时工。

乱世枭雄张作霖是绝不允许他在这个位子上坐太长时间的。

时机一到,他必须让位当时的北洋第一人张作霖。

按说,这时候张作霖应该能做大总统了吧?

依旧不行。

一来,军阀割据的局面他无力荡平,二来新的政治军事强人蒋介石已经强势崛起。

所以他最终只能以军政府大元帅的名义过过瘾。

等到他把这瘾过完了,北洋时代也就结束了。


黑句本



段祺瑞是有机会做总统的,只不过在权衡利弊之后,段祺瑞主动放弃了。

袁世凯去世之后,按照新约法的规定,中华民国新总统的产生取决于上任总统的选定。根据袁世凯留下的人名单,可以继承袁世凯总统位置的有三个人,第一个是副总统黎元洪,第二位是徐世昌,第三位就是段祺瑞。

虽然排名在后,但是考虑到当时的形势,正统出身的段祺瑞无疑是北洋武人的首选。因此,袁世凯去世之后,北洋方面一致推举段祺瑞为总统。

但是段祺瑞有自己的考虑,一来自己候选人身份是新约法指定的,二来南北方面有关于约法新旧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一旦自己登位,势必会引起南北的决裂,因此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之下,段祺瑞拒绝做总统,把总统让给了黎元洪。


黎元洪本就是副总统,因此他继总统位旧约法也说得过去。黎元洪一开始是很拒绝做总统的,第一自己不是北洋人,上位之后一定会被“欺负”。第二,他自己也没有兵权,与其是个傀儡总统,还不如踏实的做副总统。

不过在得到了段祺瑞的力挺以后,黎元洪最终还是做了民国的第三位大总统(前两位分别是孙中山和袁世凯)。段祺瑞则继续做国务总理。而北洋的二号人物冯国璋,则在南京做了副总统。

由于总统府和国务院的职能规定不清,很快就爆发了府院之争。在一系列权力斗争之后,由张勋复辟重新洗牌北京政治圈。由于黎元洪受逼迫解散了议会,自己也在总统位上呆不下去了。辞职走人,但临走时把总统位按照旧约法规定交给了冯国璋。

冯段二人后又因南北和战问题爆发第二次府院之争,最终冯国璋段祺瑞同时下野,徐世昌继任总统。之后,直皖战争段祺瑞输光了家底,没有了政治实力。

不过之后,由于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的失败,使得总统位置再度空缺,冯玉祥张作霖商议之后请段祺瑞出山。由于没有经过议会选举,因此段祺瑞并没有被叫做总统,而是称为临时执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