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oo」希望透過大公司的產品服務提升大衆生活

「Wowoo」希望透過大公司的產品服務提升大眾生活

雖然區塊鏈技術進入“2.5時代”,卻依然沒誕生出“大眾級應用”。Odaily星球日報近期接觸的日本區塊鏈服務商Wowoo認為,最有機會改變這一現狀的,也許是已經有落地應用和用戶基礎的大公司。因此,Wowoo採取了類似B2B2C的商業模式,先向想參與區塊鏈、卻沒有技術背景的公司和團隊提供包括技術支持、白皮書撰寫、發幣、ICO、社群等在內的一站式服務,再通過這些分佈在各領域的“區塊鏈化”產品直接影響C端大眾的日常生活。

據CEO Fujimaru Nichols介紹,Wowoo現已服務十餘家合作方,分佈在醫療、運動、視頻、捐贈、智能手機等行業領域,其中有日本最大的在線問答平臺OKWave(曾投資過比特幣錢包Breadwallet、日本區塊鏈創企TechBureau等)、做新藥研究和測試的醫療上市公司I’rom、從旅遊配套服務起家的臺灣Redhorse等。

Fujimaru通過一些合作實例向我們進一步說明區塊鏈帶來的改變。比如Wowoo參與的醫藥項目Lifex(將於本月ICO),在醫療大數據方向應用區塊鏈技術,藉助P2P網絡和智能算法連接罕見病患者和發明新藥新療法的中小醫療科研公司,為公司提供更多的研究數據,讓病人獲得更便宜的新藥。再比如與Redhorse和日本政府合作,藉助區塊鏈讓公益捐贈的過程更加透明化。更to C的案例是,允許球迷跨越球隊和組織,直接用token支持那些不是冠軍或巨星、卻給球迷帶來感動的運動員;或者為社區用戶建立一個渠道,以token鼓勵公益事業踐行者等各種“令人感動”的事件。

站在大眾用戶的角度,在接受上述服務時,可以在Wowoo的錢包APP中使用多種付款方式(同時支持主流數字貨幣、在線支付、信用卡)。Fujimaru認為,市面上大多錢包面向投資者,Wowoo希望用更簡潔的UI和操作流程讓普通人也參與到區塊鏈服務中。這就是前文提到的“B2B2C商業模式”。

Wowoo的壁壘在於團隊中有IT和區塊鏈經驗的工程師,服務的核心是幫助企業設計和發行token(客戶也可選擇使用Wowoo的token,WWB)。為此,Wowoo開發了兩項技術:SAC(smart active control)通過添加更有延伸性的協議層,讓智能合約的編寫更靈活、簡單;TAC(token active control),為缺乏實際使用場景的虛擬資產賦予投票權等更多用途和權益。

Wowoo收入的一部分來自向合作方收取服務費。此外,Wowoo將於今夏發佈測試版平臺,把合作形式從“線下籤約”切換到更方便的“在線填寫需求”,正式版平臺計劃在明年上線。

考慮到政策環境,Wowoo會先面向歐洲、東南亞市場。

目前,Wowoo處於私募階段,正在接觸各國資方。包括ICO階段在內,Wowoo已募集約合3億美元的WWB。

雖然團隊核心成員來自日本和法國,但公司主體註冊在政策相對寬鬆的新加坡。團隊現有約50人,分佈在香港、臺灣、日本等地。Fujimaru Nichols,有跨國商業經驗。首席架構師Yukio Yamashita,曾為交易所等設計交易系統,同時有創業和量化經驗。開發者Augustin Vidovic,曾參與Morgan Stanley證券等公司的金融系統設計,有豐富的架構和開發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