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绿色的牛乳

花生:绿色的牛乳

汪鹤年

花生:绿色的牛乳

在植物王国里,花生是唯一的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而且一定要在黑暗的土壤环境中才能结出果实,并具花落子生的奇特秉性,这就是“落花生”名字的由来。

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奇品

因其来自异邦,又有番豆之称。由于微带参气的缘故,故有人参豆、落花参等名。因其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之为长生果、万寿果、延寿果等。此外,又因种种原因和地域上的差异,而有地豆、豆魁、地果、地蚕、白果、落地松、及第果、相思果、滴露生、滴花生、地露子、无花果、土豆、地果、唐人豆等种种别称。

花生为豆科落花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优质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种之一。花生为圆锥根系,根上着生豇豆族根瘤菌。茎匍匐或直立,有棱,被茸毛。叶互生,为偶数羽状复叶,碧绿色,外形像花生果实的样子。腋生总状花序,开黄色小花,分外惹眼。果实为荚果,通常分为大中小三种,形状有蚕茧形、串珠形和曲棍形。花生果壳内的种子通称为花生米或花生仁,种皮的颜色为淡褐色或浅红色,种皮内为两片子叶,呈乳白色或象牙色。光绪十四年《重修石城县志》就十分简洁地描述过其生物形态:“花生俗名番豆,蔓生,叶昼开夜合,花落根入土二三寸结实,壳有皱文,中有红衣裹仁,或一壳三四仁,相连不等。”民国九年《龙岩县志》“物产志”的描述尤为详尽:“落花生,变种颇多,栽培于陆田中,茎蔓延地上,叶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四片。夏秋间开花,花小,蝶形花冠,黄色。花后子房入地中生长而结果实。”

花生:绿色的牛乳

起源于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花生,大约于明初传入我国。现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其中以山东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

中国花生品种可分为4个主要类型:普通型、龙生型、珍珠豆型和多粒型。现在又有一种彩色花生,主要分为富硒黑花生、白玉花生、珍珠花生等几个品种。

长于滋养补益的花生,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并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其营养价值可与鸡蛋、牛奶、肉类等一些动物性食物媲美,因与黄豆一样被誉为“植物肉”和“素中之荤”,有“绿色牛乳”之称。

花生也是一味中药,中医认为花生有扶正补虚、健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利水消肿、止血生乳、清咽止疟的作用。《本草纲目》载:“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药性考》说:“食用花生养胃醒脾,滑肠润燥。”

花生的引进与食用

我国有关花生的记载始见于元末明初贾铭所著《饮食须知》:“近出一种落花生,诡名长生果,味辛苦甘,性冷,形似豆荚,子如莲肉。”从这段记述来看,完全符合花生的特征。贾铭是元代养生家,享年106岁。其百岁时,明太祖朱元璋曾召见他,问以颐养之法。因著此书以进,赐宴礼部而归。既然此书撰于明初,那么,也就意味着,早在明初,花生就已被引入中国。

主要生活在明正德、嘉靖年间的黄省曾在其所撰《种芋法》中也提到:“又有引蔓开花,花落即生,名之曰落花生。皆嘉定有之。”

其后,王世懋《学圃杂疏》的叙述印证了黄省曾的说法:“香芋、落花生产嘉定。落花生尤甘,皆易生物,可种也。”

花生:绿色的牛乳

明卢和所撰,比《本草纲目》的问世还要早50多年的《食物本草》亦有载云:“落花生,藤蔓生,茎叶似扁豆,开花落地,一花就地结一果,大如樱桃。深秋取食,味甘美,人们将此作为珍贵果品对待。”

到了明末,花生的生物学特性和种植方法,已为人们所熟练地掌握,并为一些文人所记录。方以智撰于明末的《物理小识》“番豆”条就有此一段记述:“一名落花生、土露子。二、三月种之,一畦不过数子。行枝如瓮菜、虎耳藤,横枝取土压之,藤上开花,花丝落土成实,冬后掘土取之,壳有纹,豆黄白色,炒熟甘香,似松子味。”

清初陈淏子《花镜》亦有载云:“落花生一名香芋。引藤蔓而生,叶桠开小白花,花落于地,根即生实,连丝牵引土中,累累不断。冬尽掘取煮食,香甜可口,南浙多产之。”

屈大均撰于清初的《广东新语》对花生性状的描述尤为具体:“落花生,草本蔓生。种者以沙压横枝,则蔓上开花,花吐成丝,然成丝而不能成荚。其荚乃别生根茎间,掘沙取之,壳长寸许,皱纹,中有实三四,状蚕豆,味甘以清,微有参气,亦名落花参。凡草木之实,皆成于花,此独花自花而荚自荚,花不生荚,荚不蒂花,亦异甚。予有赞曰:‘爰有奇实,自沙中来。以花为媒,不以花为胎。花生于蔓,子结于荄。香如松子,一荚数枚。和中暖胃,乃豆之魁。’粤多藤族,故凡草之蔓皆以为藤。藤菜者言其蔓柔如藤,非藤之菜也。落花生其蔓亦白藤,花生藤上,一花落土生一子,故曰落花生。以土为胎,故有暖胃之益。”可见,花生在当时的广东已相当普遍。

雍正八年《广东通志》引前人旧志(至迟是康熙三十六年成志的《广东通志》)也说:“落花参,蔓生,花吐别生荚于根茎间,掘沙取之,状如蚕豆。”康熙八年《汉阳府志》“物产志”在“果属”中亦列有“落花参”之名。

进入清代,花生的传播、栽培、利用更加广泛,连台湾这样的蛮荒之地都开始对花生进行种植和食用的开发。康熙三十四年《台湾府志·风土志·土产》载:“落花生,即泥豆,可作油。”可见,台湾居民已率先开始了花生油的加工。到乾隆时期,台湾居民对花生的认识栽培加工利用又有了新的发展。乾隆六年《台湾府志》“物产志”载:“土豆,一名落花生。蔓生,花开于丛,实结于根。一房三四粒,堪充果品。用以榨油,可代蜡。北人名曰长生果。”清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则曰:“田中艺稻之外,间种落花生[俗名土豆]。冬月收实,充衢陈列。居人非口嚼槟榔,即啖落花生。童稚将炒熟者用纸包裹,鬻于街头,名落花生包。”显然,在乾隆时期,台湾居民对花生的认识利用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诸如生啖、炒熟零食、榨油食用、代蜡照明等几大用场几乎无一遗漏。

花生:绿色的牛乳

大陆居民也很快发现了花生的食用油料作物属性并加以利用。乾隆十二年《福清县志》首次记载了福建地区出产“花生油”的史实:“落花生,出外国,昔年无之。……康熙初年,僧隐元往扶桑觅种寄回,亦可以压油。”

由于直到清中叶,花生的产地仍多在南方,清人檀萃因有“南果”之说。清郝懿行《晒书堂笔录》便有以下的叙事:“京师人张筵,必旅陈肴核,名品甚繁,而长生果居其一。……余以乾隆丁未(公元1787年)始游京师,友朋燕集,杯盘交错,恒擘壳剖肉,炒食殊甘。……俗人谓之落花生。”可见在当时的北京花生仍很珍贵,显然不是当地所产。

但在南方,花生却早已成为人们喜爱的零食。清人李化楠宦游江浙时搜集的饮食资料手稿,后由其子整理成书的《醒园录》中就记载了三种“腌落花生”的制作方法:“将落花生连壳下锅,用水煮熟,下盐再煮一二滚,连汁装入缸盆内,三四天可吃”;“用水煮熟,捞干弃水,腌入盐菜卤内,亦三四天可吃”;“将落花生同菜卤一齐下锅煮熟,连卤装入缸盆,登时可吃。若要出门,捞干包带作路菜不坏”。

从南向北逐步推进的移植路径

用途广泛的花生很快就得到人们的充分开发,人们不仅将其制作成餐桌和宴席上常用的下酒佳肴,而且用其榨制的花生油已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厨房之中。嘉道间曾为官云南的檀萃,在其所著《滇海虞衡志》就有详尽的记述:“落花生为南果中第一,以其资于民用者最广。……高、雷、廉、琼多种之。大牛车运之以上海船,而货于中国。以充苞苴,则纸裹而加以红签;以陪燕席,则豆堆而砌白贝。寻常杯杓,必资花生,故自朝市至夜市,烂然星陈。乃若海滨滋生,以榨油为上,故自闽及粤无不食落花生油。且膏之为灯,供夜作。今已遍于海滨诸省,利至大”;“粤海之滨,以种落花生为生涯。彼名地豆,榨油,皆供给数省”。作者还说,因其“惟宜沙地,且耐水淹,数日不死”,故认为“沙地甚多”的长江、黄河流域,“若遍种之,其生必大旺。……若南北遍种落花生,其利益中原尤厚。故因此志而推言之”。

檀萃的记载是可信的,其“若遍种之,其生必大旺”的预言亦为事实所验证。一些地方志的记载,便明显地勾画出花生从南向北逐步拓展的历史轨迹:

首先是浙江、上海、云南、福建等东南地区,最早接纳了这种外来果品。

浙江:《本草纲目拾遗》引明末浙江《万历仙居县志》:“落花生原出福建,近得其种植之。”乾隆元年《浙江通志》在记叙浙江衢州府物产时曾引前代的《衢州府志》也说:“[落花生]种自闽中,堆沙植之,花落沙上,结实如蚕。”乾隆二十八年《泉州府志》“物产志”载:“落花生,一名香芋,花落,其蒂入土而结成子,故名。俗呼土豆。”乾隆四十年《海宁州志》“物产志”中也有“落花生,一名长生果”的记述。

上海:清初叶梦珠记述上海掌故的《阅世篇》云:“万寿果,一名长生果,向出徽州。近年移种于本地。”

云南:乾隆元年《云南通志》“物产志”中也有“落花生,临安者佳”的记述。

福建:编著于乾隆三十年的《本草纲目拾遗》载:“今闽省产者,出兴化为第一,名黄土,味甜而粒满。出台湾,名白土,味涩而粒细,其油煎之不熟,食之令人泻,一名土豆。”《本草纲目拾遗》引清张璐《本草逢原》还说∶长生果产闽地,花落土中即生,从古无此,近始有之。“清乾隆朝德福辑《闽政领要》在“各属物产”中也曾有“莆田、仙游两县之苎布、红花、落花生”;“台湾府属之红白糖、落花生”等记述。

花生:绿色的牛乳

清中叶以后,除了原有的上海、福建、广东等地外,河南、江西、山东、广西、四川、湖南、河北、北京、湖北等地也陆续出现了花生种植的记载——

《嘉庆直隶太仓州志》”物产志“:“落花生,微似香芋,植沙土中,蔓生,花落入土而成,不从根实。”

嘉庆《惠安县志》:“落花生,一名香芋,花落蒂入土辄成实,故名,亦名土豆。”

嘉庆八年河南《商城县志》“物产志”:“落花生,俗名长生果,花坠土中生实,邑人多艺于山地,较岭越间差小。”

嘉庆二十四年江西《石城县志》“物产志”:“番豆,一名落花生。”

道光《广东通志》“物产志”:“落花生,蔓生,花吐别生荚于根茎间,掘沙取之,状如蚕豆。”

道光《胶州志》“物产志”:“落花生,俗名长生果,须垂地结实,东鄙种者尤广。”

道光十一年广西《博白县志》:“[落花生]近来出产愈多。博邑农民之利,稻谷外,惟此为最。”

道光十五年《龙岩州志》“土产志”:“落花生,花落地而生,炒食甘脆芳美,可炸(应为榨)油。”

道光十八年四川《仁寿县志》:“[落花生]遍山种之。九月驱猪食其中,一二百头瘠而往,辄肥而归。居民以此致富者甚众。”

光绪元年江西《瑞金县志》:“[落花生]向皆南雄与南安产也。近来瑞之浮四里人多种之。生殖繁茂,每种一亩,约收二三石不等。其苗可粪田,每年互相更代,且其田不粪而自肥饶,土人云较之种烟,本少而利尤多云。”

光绪三年湖南《善化县志》“土产志”:“落花生,洲土多种。”

光绪五年河北《永平府志》则说得更为明确:“落花生,昔无今有。”光绪十年河北《玉田县志》和光绪十五年《良乡县志》亦开始出现落花生的记载。

光绪十九年广西《贵县志》:“落花生,俗名地豆。各里业畲岭者多种之,花黄而小。……各商采买榨油,每年不下千数万斤,亦土产之大宗者。瘠土之民,并无谷粒,其完粮完婚之事多藉此。”

光绪三十二年四川《越隽厅志》“物产志”中即有“落花生,出河道大树堡”的记载。

花生:绿色的牛乳

宣统三年《东莞县志》“物产志”:“[落花生]俗呼地豆,邑人多种之。”

民国十一年湖北《南漳县志》“物产志”:“花生,出外国,有大小二种。小者清康熙初僧应元得于扶桑;大者咸、同间自欧美输入。”

据民国十年《湖北通志》载,该省的一些地区为提高花生的产量,还专门从国外再次引进一些大粒品种:“落花生,各郡沙地多种之,近有种来自外夷,土人谓之洋花生。粒较大,而味差劣,然种者亦广。市廛所货,大抵皆此种也。”

随着种植的普及,花生的各种吃法也日益丰富。仅清童岳荐《调鼎集》中记述的花生食品就有炸花生、醉花生、炒花生、糖花生、腌花生等。其中,“花生糕”的制法就别具一格:“炒花生肉,占刂碎,对糯米粉三分,洋糖、脂油丁,切糕。”

总之,从明初传入我国的花生,到晚清时期已遍种于南北各地。其在人们生活的地位亦日益显现出来。

花生:绿色的牛乳

如今,花生更成为家喻户晓的食品。花生清脆香甜,可做成各种菜肴。如用鸡茸、鸡蛋配制的黄金花生球;用蒜苗、袋装竹笋做配料的花生炒双素;用地鳖、鸡蛋配制的地鳖焖花生;用蛏子、胡萝卜配制的花生煮蛏子;以瘦肉丁等配制的宫保肉丁;以西瓜、葡萄、苹果、香蕉等水果配制的花生水果沙拉和花生拌鱼皮、花生炒素螺肉、花生米炖猪蹄等,就是颇有特色的酒席佳肴。而一碟花生、几样小菜,三五宾朋呼杯换盏,更成为村头巷尾最能体现朋友情、邻里意的一道独特的人生风景。

参考文献(略)

《咱们祖先的瓜果园》(连载)

版权作品:鄂作登字-2017-A-0001684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