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通了公路,却再也召不回那些离开村子的人

故乡坐落在永顺新寨坪一片青山绿水当中,和千千万万被人遗忘的小山村一样,她也有个通俗易懂的名字——胡家溪。

走近胡家溪,山峦叠翠,溪水潺潺。祖辈们挥汗耕耘的农田静静沉睡在这里,一条羊肠小路从茶树林中穿行而过。

村里通了公路,却再也召不回那些离开村子的人

小路是胡家溪的祖辈们通向外面世界的唯一途径,背篓和箩筐装满胡家溪一年的果实和希望,踩着湿漉漉的冬泥,一代接着一代,早出晚归。勤劳憨实的祖辈们很少留意小路美不美,对他们来说,天晴好走,赶场快一倍,落雨打滑走路慢许多就是最基本的常识。只有茶树开花时节,远远望去,绿的是叶,白的是花。茶花执拗的在深秋初冬之时吐露着芬芳,玉琢冰雕般装饰着大山的一角,不与群芳斗艳,宛若看破世尘的翩翩仙子,悄然而来,又飘然而归。

村里通了公路,却再也召不回那些离开村子的人

故乡的美何止油茶花呢?在我眼里,婆婆坐在堂屋门口讲古,五伯伯哼哧哼哧的挖地,嫂子去井边挑水,侄儿子在老坟后面抓蛐蛐儿,牛儿甩着尾巴啃草,……都很美,美得像画一样,像诗一样。

婆婆说:饿死不离乡,病死不离床。我那时候小,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婆婆就大声的对我说:人离乡贱!生你养你的是这片地,今后埋你的也是这片土,要不怎么会有叶落归根这个词呢?等到婆婆走了,叔叔们都老了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婆婆说得不对。
村里通了公路,却再也召不回那些离开村子的人

小路,已经没人走了,茶树被砍伐,取而代之的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杂草,肆无忌惮的将一条祖辈们遗留下来的小路遮得不见天日!右边的荒坡被铲平了,修了一条祖辈们没见过的水泥公路,从几座老坟前转了个拐,直入胡家溪村寨当中。小路不见了,或许是死了,继而诞生的是大路。茶树死了,因为茶油产量不高,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人们的路不再是那条布满泥泞的羊肠小路,身在山寨,放眼世界!谁说人离乡贱?但凡勇敢走出去的人,都在县城市区安了家,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孩子们上了城市的学校。

村里通了公路,却再也召不回那些离开村子的人

直到那一年,我回乡给祖上扫墓。我找了很久,才从大片杂草中找到那条小路。倔强的我挥刀劈砍着那些杂草,砍了许久,手上起了血泡,又被刀柄磨破了皮,我却咬着牙,不知为什么,我好想从这里再走一回,感觉走在这条路上,我很踏实,就像小时候趴在母亲的背上安然入睡一样。母亲的脊背虽然瘦弱娇小,但对于她的孩子来说,就是最安稳的依靠,最亲密的气息。

我终于累了,扔了砍刀,坐在一旁抽烟,我甚至想一把山火烧光这里的杂草。却在杂草堆中看见了几截被砍掉的茶树桩子,重新发出了枝桠,有的已经有了半人高。我开心的笑着,却又无奈的叹息着,把烟头丢在风里,望着山头逐渐黯淡的夕阳,这个黄昏,没有牛铃声,没有炊烟,没有人挑箩筐路过……

村里通了公路,却再也召不回那些离开村子的人

故乡,老了,和小路一样,早已经被人遗弃在深山之中。新修的大路能跑车,却无法把离开的人载回来了。只有那些茶树,为了守护这片故土,纵使落得个枝折桠毁,仍在顽强的活着!

叶落归根,总要让后人找得到这个根。(文/探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