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唯美短句精選


漢字是中國文字的一種,也是中國文化當中最為主要的文字。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漢字與古代的漢字實際上還是有比較大的區別的。那麼,漢字究竟經歷了一個怎麼樣的演化過程呢?

迄今已經知道的漢字的演變過程為: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幾個階段,這些都是漢字字體和形狀的變化。甲骨文是已知的漢字的最早的形體,也正是因為甲骨文的發現使得商朝的歷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確認。

在草書出現之後,漢字就沒有新的形體出現了。近代以降,許多人開始反思中國文化的弊端,其中文字太過繁雜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因而近代以來,漢字簡化開始加速。不過一直到民國時期,都是以繁體字為主導的。

新中國成立後,漢字出現了新一波的簡化。1956年漢字簡化工作開展,1964年《漢字簡化總表》公佈。1977年,我們國家曾經公佈過第二代簡化字,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並沒有被採用。

漢字的演變史實際上就是中國文化的演進的歷史。


青年史學家


漢字的發展歷史,經歷了兩個本質相同的文化階段。

第一個叫做“小範圍使用文字”的階段。這一時期的最早時間,根據考古發現,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湖北宜昌夷陵楊家灣的陶器,還可以追溯到陝西西安半坡文化時代的陶器時代。可以說,甲骨文以前的刻刻劃劃,都是我們的祖先使用文字的發端,這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

在這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我們的先祖,為使用文字,積累了豐富的造字經驗,同時,也影響了以後使用文字的進一步發展。


這一時期文字使用的特點是,範圍非常小是其本質特點,因為範圍小,所以,還不是一種公眾化的公共文化。文字必須具有公共化的意義。


文字在經歷了漫長的“小範圍使用”以後,就會朝著“大範圍使用文字”的方向發展。

我們的漢字,在刻刻劃劃的寫法使用的基礎上,到了商朝中晚期有了很大的變化,最大的變化,就是國王重視。當時,這種寫法還是“神秘符號”的文字,是用於宗教活動的工具,文字是一種“天的旨意”。但是,這個時候,這種“神秘符號”,已經可以代表語言,同時使用的人數明顯增加了很多,也作為語言吉語或者訓令在青銅器上也出現了,這說明“神秘符號”已經具有明顯的“大範圍使用”的特點。


從甲骨文開始,漢字的進化速度加快了。到周代,文字已經比較普遍使用,而且文字也開始記錄事件和語言,例如《詩經》可能是用文字記錄的一個最早的文學文獻資料。產生的時間,最晚也不會在春秋早期。而孔子時代已經有私人著書的情況。


由於使用文字的人越來越多。因此,書寫文學,就會成為一個問題。

也就是說,如何把文字能夠寫得又好又快?於是漢字產生了新的歷史演變,這就是漢字的書法歷史。

我們按照漢字演變的歷史順序。大體經歷了篆書系統的時代,這一時代分我大篆和小篆兩個歷史時代。


大篆是秦代以前的書法,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為了實現“書同文”的政治理想,名李斯等人,依據秦國流行的秦篆,整理頒佈的“標準”化字體。

事實上,在戰國時代,民間已經通行了“隸書”,隸書,就是基層讀書人對篆書的一種速寫或者草寫,因此,隸書的書寫風格可謂絢爛繽紛。

秦始皇頒佈的“標準字”,雖然在使用領域意義不是很大,但是第一次確立了漢字的制度化標準,結束了戰國以來的“六國”不同書的混亂歷史。

秦代以後,小篆是漢字的標準地位始終沒有改變,這在一定的意義上,具有保存漢字原始記錄的重大意義。東漢時代許慎的《說文解字》,主要是以小篆為“文字”資料來研究漢字的,甲骨文只有很少一部分。


秦代由於已經通行隸書,所以,從漢代到魏晉時代,隸書是主流的實用字體。同時,在魏晉時代,也產生了“楷書”這種字體,同時產生的還有行書,章草,草書。王羲之是這一時期的書法代表人物。


由於從秦漢就就流行隸書,而隸書也是不斷髮展演變的,南北朝時代流行的“魏碑”就是隸書的最後階段。

不過,魏碑與楷書比較接近,唐代就完全流行楷書了。

從甲骨文到楷書。正好是漢字的開始和結尾。楷書是漢字的最晚也是最後一種書法形式。



千千千里馬


漢字作為我們漢民族幾千年的文化瑰寶,能夠集形象、聲音以及辭義於一體,這樣特性的文字,在全是世界時獨一無二的。當然漢字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現在的漢字,是經歷幾千年演變來的,現在說下漢字的前世今生,來龍去脈。

漢字的起源:

①倉頡造字:黃帝史官倉頡根據動物的印跡,創造了最初的文字。不過這只是傳說,有待科學考證。

②良渚文化玉器上的一組組刻符,與大汶口文化所出土的刻符很像。這也可能是雛形漢字系統之一。

原始漢字新石器時代中期產生,到它發展成初步的文字體系時,大約經過了近2600年之久。

漢字的演變:

①甲骨文:(約公元前14世紀,是初步的定型)


甲骨文是目前我們能見到最古老的文字,這些文字是商朝刻在甲骨上或者鑄在銅上的文字。

②金文(商場金文、西周金文、東周金文、秦漢金文)

商朝金文多刻在青銅器上,一般用作鑄造著或其先祖之名。到商末已經有1200多金文。

西周時,金文漸興,多記天子之事。

東周時,金文被廣泛使用,在鐵器、青銅樂器亦或青銅器外側都可用金文。這個時期是金文的鼎盛時期。

秦漢時,秦朝統一文字,金文漸衰,漢時鐵器廣泛使用,青銅器很少用。於是金文不見於史。

③小篆(秦篆):

西周後期,文字就演變成大篆,大篆看起來線條簡練生動,字形結構規範整齊。逐漸脫離圖畫原形,奠定方塊字基礎。秦時,秦始皇統一文字,丞相李斯刪繁就簡,形成小篆。小篆使文字更加符號化,減少書寫和認讀方面的困難。是中國第一次將文字書體標準化的過程。



隸書是秦始皇統一文字時,保留下來的一種字體,由程邈所作隸,成為秦隸。漢朝時,隸書又有所改變,稱為漢隸,並且是隸書的發展高峰。漢隸是古今漢字的分水嶺,漢隸在書法史上也極具意義。當然,隸書在現代我們生活中也經常使用。

⑤楷書(魏碑,唐楷)


楷書是從漢隸演變而來,特點是更加簡化,橫平豎直。現代通行漢字手寫正體字。魏碑是指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書體,也可以說是隸書演變楷書的過渡期。唐楷是指楷書在唐朝逐漸成熟起來。

⑥宋體(鉛字體):

宋朝時期,隨著印刷術的發展,漢字進一步發展完善,產生了一種新的書體——宋體(宋體印刷字體),這種字體橫細豎粗,醒目易讀。宋體有肥瘦,肥的有顏體、柳體;瘦的有仿歐體、虞體。

中國文字自始皇統一後,多次演變發展,到唐楷之後,中國文字基本定型。


每天學點history


漢字作為一種古老文化的載體,經歷了幾千年傳承,一些漢字的部首在演化過程中失去了原來的意義,使現代人無法通過對字形的觀察,領會其原始意義,從而影響其組成漢字的意義。

近代西方文明進入東亞之後,整個漢字文化圈的各個國家紛紛掀起了學習西方的思潮。其中,放棄使用漢字是這場運動的一個重要方面。

這些運動的立論以為: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漢字是繁瑣笨拙的。許多使用漢字國家即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漢字簡化,甚至還有完全拼音化的嘗試。

中國將漢字筆劃參考行書草書加以省簡,於1956年1月28日審訂通過《簡化字總表》,在中國及新加坡使用至今。臺灣省則一直使用繁體中文。

目前在使用漢語的地區,大都使用兩種規範漢字,分別是繁體中文(繁體字)和簡體中文(簡體字)。

目前常用字有7000個左右,共有漢字90000多個。,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一種文字,也是壽命最長的一種文字之一,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

顯而易見,它是承載文化的重要工具,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歷史與寶貴的智慧財富依靠漢字得以保存。據考證,漢字起源於生殖崇拜文化,發明於太極文化(異於自然產生說),創造於刻契、繪畫、結繩、編貝等。


一、漢字的起源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

值得注意的是,良渚文化處於中國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誕生的前夕,夏朝應該是正式的漢字系統形成的最關鍵的時期,對漢字的發揚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佈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

二、漢字造字原理

六書是漢字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禮中就有提到了六書,只是沒有說明具體內容。到了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詳細闡述了“六書”這個漢字構造原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

三、漢字的發展演變

1、起源:新石器時代的陶器上的一些刻畫符號,與後來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淵源關係。

2、成熟: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商周時期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稱為“金文”。西周晚期,形成金文的標準文體—“籀文”。

3、統一:“書同文”。秦統一時,秦始皇推行“書同文字,”以秦國的小篆為基礎,統一全國文字,後又以書寫簡便的“隸書”作為新字體。

4、秦統一文字的背景:

(1)、隨著社會的發展,漢字數量不斷增加,使用也更加廣泛和頻繁。

(2)、春秋戰國,漢字交流的功能受到嚴重削弱,不利於文化的發展和生產的進步,而且也不利於國家的統一。

(3)、秦統一六國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逐步統一。

秦統一文字的影響:有利於經濟文化的交流,增強了民族的認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對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四、漢字演變發展的總趨勢

漢字按照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的脈絡演變發展。

1、由繁到簡,其過程可以分為古文字和隸楷兩大階段。

2、字形字體逐步規範化、穩定化。

(1)、古文字階段,演變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書、秦隸。

(2)、隸楷階段,演變的序列是隸書、楷書。隸書盛行於漢代,魏晉時期是隸書向楷書的過渡階段。楷書盛行於隋唐。隸書和楷書是正式書體。在隸楷階段,還出現了輔助書體——草書和行書。


印記公社


漢字,是漢語的書寫用文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中國曆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

那麼今天,就為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漢字七體”中的前三體。

金文,是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文字,也叫鐘鼎文。眾所周知,歷史上的青銅時代,所指的便是商周時期。在當時,青銅器中主要用來作祭祀的禮器,以鼎為代表。

而樂器則是以鍾為代表,即我們所熟知的編鐘。於是“鐘鼎”就成了青銅器的代名詞。

所以,鐘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